APP下载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2022-11-11赵庆杰柳玉鹏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栽种营造苗木

赵庆杰,柳玉鹏,杨 洋

(济南新绿豪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在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是主要的指导思想。营造林工程作为林业工程建设的主要组成,其质量对林业工程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为保证林业工程的高水平推进,一定要做足对营造林质量的管理控制。从分析营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入手,结合林业工程的实际发展,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解决措施,真正的实现科学造林,技术造林,是保障营造林质量水平的关键。

1 林业工程中发展营造林的重要作用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改善荒漠化

荒漠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在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中,土地的过度利用造成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林业工程中发展营造林,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在不断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改善造林地区的土壤环境,恢复当地的植被条件、生态条件。另外,大量发展营造林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土壤的充分保护,有效保护水土资源,切实改善土壤荒漠化现象。

1.2 净化空气

森林资源中大量的植被系统,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进行交换,将空气中存在的杂质、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充分发挥出净化空气环境质量的效果。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快速推动过程中,工业发展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污染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通过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开展,能够快速增加绿地面积,使当地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对于调节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当地人们居住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价值作用。

1.3 消除噪声

森林资源还有一个降噪的作用。在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噪声成为影响人们的主要污染之一,在城市更加明显。比如像建筑产生的噪声、汽车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等等。根据专业的数据表现,在声音超过90分贝的情况下,人们将无法保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但是在森林资源的作用中,能够有效的消除各种噪声,人们置身在营造林中,安静的环境不仅在听觉感官上实现了降噪的效果,在心理上也能够实现更舒适、更安静的降噪效果。

2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统计数据

数据的统计与汇总,分析与应用对于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营造林的各种统计数据需要足够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为后期的数据提供条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着林业部门对营造林数据统计汇总不够重视的现象,对数据的忽视应用,是当前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在开展营造林数据统计的工作中,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统计过程中不认真,存在敷衍的现象,并没有根据实际的造林情况展开全面的检查,而是根据数据核对数据,存在数据不准确的现象。还比如,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统计流程的设计不合理,前后工作之间的关联性、衔接性不够,造成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还比如,在对统计数据向上级汇报的过程中,只是将统计的概括性数据进行上报,存在着没有具体到细节数据的现象,不利于从整体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应用。由于数据的统计失误,很有可能会造成上级领导的决策失误,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影响到整体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人员管理

林业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将具体的工作分配给不同的工作部门,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的管理力度也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的营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大范围的植树造林活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参与植树的人员普遍存在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有的甚至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还存在有待完善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在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管理失误,影响营造林的整体质量水平。比如在开展营造林的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对于林业知识和农业知识的综合掌握不够,重点体现在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中,针对不同的栽种苗木,时间,是需要使用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治的,但是一味的进行统一防治,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很容易造成病虫害的防治时机延误等现象,不利于栽种树木的成活率保障,更不利于营造林整体质量的控制管理。

2.3 建设技术

受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开展的林业工程营造林技术是不同的。有的地方先进,有的地方落后,营造林建设技术也是影响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在一些地区,对于开展营造林技术的认识不够,专业性不强,在开展造林的活动中,没有做好全面的规划,技术人员的指导也不到位,这种情况下,营造林的整体质量水平肯定不高。还比如,在有的地区,开展营造林工作,过分的追求造林的数量,没有进行栽种苗木成活率的保障,出现了重视数量、轻视质量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开展营造林工作的过程中,建设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水分环境、温度条件、苗木的生长喜好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技术应用。只要一个方面的因素不能充分结合,就有可能会造成后期的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体林业工程的质量。

2.4 外界环境

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还表现在复杂的外界环境。营造林的建设,对于不同的温度环境、季节条件、雨水情况都有严苛的要求标准,更多的情况下,会选择在春季进行造林活动,保障成活率。但是在实际的营造林过程中,如果春季没有雨水,干旱的季节没有做好水分的后期供给,也是不利于苗木成活的。或者是春季的雨水过多,还会存在苗木因涝而死。还比如,在春季出现倒春寒的现象,突然的温度降低、气温条件改变情况下,也会对栽种苗木的成活带来更大的威胁。因此,在开展营造林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外部环境因素的充足保障,确保整体质量水平。但是在当前的林业工程中,经常存在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面积营造林出现枯萎、死亡的现象,直接影响整体林业工程的质量,造成重要的损失。

3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对数据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数据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首先,要对营造林数据的统计内容、统计流程、统计作用进行整体的认识,并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其次,在开展营造林数据统计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统计数据的高标准监管,从多个方面对数据进行检验,确保统计的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再次,要加强对数据统计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在开展数据统计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认真细致的开展每一项的数据检查,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相对应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深入的实地勘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在进行统计数据的上报过程中,不仅要将统计的整体营造林数据进行上报,还要对每一个细节的数据进行上报,并且根据数据的分析提出自己的初步建议和意见。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最后,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营造林的验收阶段中,做好对各种数据的质量保管,确保不能出现错误、失误的现象,在根本上保证数据的准确,为后期开展营造林的质量管护工作,提升苗木成活率提供依据,进一步保障营造林的质量。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开展林业工程营造林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以专业的态度展开工作,确保工作质量。首先,各级部门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肯定,并且提高重视,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提升纳入到质量管控的整体计划中,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方法,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全面培训和提升,不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在营造林的各个阶段展开高质量标准的工作。其次,结合实际的营造林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补充到现有的团队中,通过专业人才的带动,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比如在当前的营造林工作开展中,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存在年龄大的现象,可以到专业的林业学校进行年轻人才的补充,通过富有经验、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引进,能够在理论层面进行整体团队素质的提升,还能充分利用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为整个工作团队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整体的专业性。最后,在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工作开展中,要重视各种培训活动的展开。通过定期展开各类专业培训,培养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培训的内容中,可以从苗木的性能、栽种的时机、栽种的要求、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进行。针对每一个培训之后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考核,通过实地的考核检验其学习效果,保证培训的有效性。还可以结合激励制度,对培训中进步大的进行表彰,激励工作人员能够展开积极主动的自我学习,全面提高整体技术实力,确保营造林的质量。

3.3 科学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

科学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也是保证营造林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首先,在开展营造林工作之前,要求对林木的种植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结合实际的地理条件、选择使用科学技术方法,从种植的位置、土壤、温度等不同的方面,做好考察,确定适宜的树种,并结合调查的数据情况,最终确定种植的树种、栽种的区域、栽种的方法、栽种的时间等等细节工作。其次,要对栽种的树木进行科学的分配,构建多元化的复杂生态体系,减少病虫害,提高栽种苗木的成活率。再次,针对栽种成活之后的苗木,要加强养护管理。根据制定的苗木养护管理规定、苗木的生长特点,进行统一的精细化管理,并且从水分、养分、土壤、病虫害等不同的方面展开全面养护管理,及时浇水、施肥、松土,驱虫,保证苗木健康成长。尤其是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更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树木品种特点,选择最佳的防治措施。

3.4 多方面应对外界环境

针对各种外界环境的复杂影响,在进行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质量保障。

营造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的方式,有效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面积等问题。比如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可以在苗木采购环节中加大应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条件限制,从源头上保证苗木的质量。还可以通过引入保险制度,应对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降低损失。另外,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将市场中的资金、技术与林地中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实现资金、技术的深入,最大化的保证了营造林质量。通过将分散经营权进行集中,由造林大户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对造林大户进行适当的技术、资金扶持,能够有效提升养护水平,这种规模化的养护管理方法,对于实现营造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在应对外界质量影响因素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加大资金、人力资源的投入有效解决。首先,营造林的建设需要得到资金的保障,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能够为后期开展各种工作做好硬件保障。在进行资金的投入过程中,要注意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根据具体营造林的实际情况,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合理划分资金,最大化的发挥出资金的价值作用。其次,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投入,能够将人力资源的价值开发到最大化,确保整体工作的高质量运行。在对专业人员进行工作分配的过程中,也要开展全面的调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技术人员在培育、栽种、养护等不同环节的安排,发挥出技术人才的优势作用,确保营造林质量。

在营造林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要注意不断创新管理养护的方式方法。具体设计营造林工程的部门和实施营造林施工的部门之间要做到及时的交流,对选择使用的养护管理方法进行沟通,切实发挥出管理养护的作用,确保营造林的质量。在进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对营造林的宣传工作,要求当地群众对营造林能够有主动保护的意识,减少人为破坏,保证其生长质量。其次,结合不同的地区,发布相关的政策,确保营造林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加强对营造林的日常养护,对多发的病虫害进行集中防治,使用科学方法,确保栽种苗木的健康成活。

4 结语

总之,林业工程中营造林的质量控制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保证我国林业水平的重要条件,要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及时关注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对现有已知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应对。对未知的影响因素进行提前预判,通过使用专业的技术方法,有效应对,不断提高栽植苗木的成活率。最大化的发挥出营造林的综合价值,为我国的林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栽种营造苗木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最新苗木行情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