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服务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2-11-11赵书琪克明亮苏赛龙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特色服务

白 雪,赵书琪*,克明亮,李 洋,苏赛龙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6)

1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1.1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研究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战略的实施。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群体的幸福生活已是不容小觑的问题了。艺术设计作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延续传承以及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起点。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曾提出“设计服务民生”的观点和“为三农设计”的时代命题。他认为,通过设计介入到乡村建设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民生状况、还可以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拓展民生生计来源,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设计界2018年4月首次对设计扶贫作出正式回应,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组织、机构、企业以及大专院校在杭州良渚共同发布了一份《设计扶贫宣言》,正式提出充分运用和发挥独创、道德、情感、美学的设计力量,有效提升产业活力和生命价值。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可以从环境规划、产业升级、特色文化着手,通过艺术设计建设乡村景观,改善乡村自然环境;通过艺术设计优化地区产业,培育升级特色品牌;通过艺术设计推广民族文化,营造特色文化氛围。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国家未来的战略和目标,而让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则是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力所能及的范畴,以期实现艺术设计描绘青山绿水。

1.2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方向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共同富裕”五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从而推进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独特作用,就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设计服务乡村的高质量发展。艺术设计作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途径,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彰显出艺术设计服务乡村振兴的特殊地位。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是一个缓慢的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依据民族地区的分布规律,使用因地制宜,稳打稳扎的服务方法。在不伤害乡村原生环境、本家产业、特色文化的基础下,合理利用有效的设计途径来服务、激活、升级乡村。

1.3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价值

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技术振兴是核心要义,“赋能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艺术设计服务乡村振兴协同创新的模式,在尊重乡村群落、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基础上,善用当地文化、尊重当地制度、推动当地发展。相比于其他的输入型、被动式扶贫模式来说,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更加能够调动乡村的内生动力,参与式地促进本土文化与产业创新。在艺术设计介入的加速调整下,充分体现地区特色,建立品牌意识,帮助地区经济建立有效竞争、做出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助力产业升级、开通网络渠道。由带有艺术创新的民间技艺传承人、设计师联合设计,促使农村由单一的种植业转型为现代服务型农业,用乡村服务设施设计的服务方式,并搭载互联网以及实体渠道的传播营销方式,推动乡村经济文化消费,同时促进乡村特色旅游的发展。

2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现状

2.1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案例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振兴,它还包含了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涉及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涉及农村的乡村规划、治理环境、振兴产业、文旅融合等方面,所以乡村振兴要抓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而艺术设计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提供服务。

高校可以通过人才智力和技术优势来响应乡村振兴的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帮助,促进政策的具体实施。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拥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专业优势,艺术设计类师生可以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创作出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设计作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艺术创作、创意设计的有机结合,推动艺术学科专业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对于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通过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等形式建设美丽乡村,为乡村的布局规划增添美观性;对于高校内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通过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插画等形式服务于乡村产品的外包装与增加产品品牌效益;对于高校内的工艺美术专业,通过墙绘、雕塑等形式加以贴近乡村生活化或是文化教育类的文体宣传内容作为服务的主体。

2.2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作为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探索艺术设计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学生力量。

乡村是小康社会综合建设的短板,在新时代下乡村也逐渐成为需要优先发展的板块,目前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的形式越来越多,但也存在失败的案例。在乡村农民全面发展中,要汲取经验,总结教训,注重乡村的文明建设,把乡村文化融入到振兴乡村中,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未来在推动乡村经济循环的同时,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打造舒适宜居型的居住环境,就要在生态发展方面,从资源利用、原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三不、二○、一全”的绿色发展总体目标。例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同区域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直接关系到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包装设计上要从满足消费者的角度对区域农产品的需求出发来做好设计,促进购买行为的产生,借助农产品产业发展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依据良好的乡村自然景观适度地发展旅游业,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村发展的价值。

2.3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定位分析

艺术是具有价值的,寄托了一定的文化思托。优良的艺术设计总是借助一些形式或手段表现出来,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多变性,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一种独特的情感文化的传递。通常来讲,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因物制宜,设计师所设计的产物也有一定的情感融入,艺术设计服务就是将情感与作品结合去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的全方位设计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对于乡村居住环境美化设计,使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内涵对空间环境设计进行,打造优美、舒适的乡村环境;在对于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进行创新设计,衍生相关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赋予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符号标签;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乡风文化,在进行美丽乡村墙绘宣传时,可以通过创作有关传统优秀文化思想与现代艺术设计手法结合,以新形式表达出优良乡风,例如拍短视频等方式加快宣传。

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的全方位设计中,要强调绿色设计理念。打造乡村产业发展、良好的乡风环境、促进居民生活富裕、从而建设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在推动乡村建设及发展的同时,坚持加强按照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注意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已经被破坏的环境及时保护改善,在乡风文化建设宣传方面也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生态也是另一种的经济发展资源概念能够在乡村业推广传播。

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的全方位设计中,乡村生活现代化也是重要的一点。可以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艺术设计,使之具有适宜性、趣味性。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艺术服务设计可通过绿色可持续设计、形体设计、功能设计、文化内涵设计等设计方面进行实现。绿色可持续设计符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加强对美丽乡村的建设。设计以服务群众、创造价值和便于实施为核心,协同多方利益相关者,实现创新的设计更好地服务人民,满足乡村建设需求的设计活动。

3 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的路径

3.1 景观规划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3.1.1 目前市场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现在,人们渴望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乡村景观规划目前仍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城市化方法,在总体的规划上还不够完善,从规划思路上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用传统的城市化方法规划农村景观过于单一,不能充分体现乡村景观的独特地理特征。另一方面在进行农村景观规划时,由于没有掌握详细的农村固有自然景观、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初步资料,植被的过度转换往往导致乡村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影响创造共生循环,乡村生态的本质。

3.1.2 构建乡愁景观设计,激发乡村活动力 一个村庄由无数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又都是村庄的组成部分。可以在建设每个单元体——“家”中来体现乡愁。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通过漫长的时间才形成了现在所见到村庄的基本地理特征。在对村庄做重新规划时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维修,而不是拆卸。其次,为营造乡村的氛围,乡村整体空间感是由村庄整体的外部空间到村庄内每个家庭的内部空间的一个过渡,在规划居民庭院时必须考虑居民保存其基本生活生产工具的日常需要。

长时间居住在城市中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个乡村田园梦。农业发展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景观规划,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各类田园农业景观,如梯田、田地和田地带等,田园农业景观很多样,包括广阔的北方农田、长江流域的稻田,还有西南山区的梯田。农业景观设计应考虑农民生产利用的特点及其地理环境和耕作文化、景观等。

3.2 产品包装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3.2.1 目前市场乡村产品包装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销售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但在信息时代,商品销售发生新变化,传统农产品包装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无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因此,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产品特性的农业产品,包装必须在传统包装中凸显出来。树立“一乡一品,百乡百品”的独特形象,同时助力农产品销售,更好的促进农业产业的经济发展。

3.2.2 创新品牌包装设计,提升产业影响力 包装设计是一种以生活为基础的、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包装设计不仅仅是物质的运用,还有精神文化综合体。好的农产品包装可以给相同的产品带来不同的文化意义。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当地特色自然景观,各民族独有的精神文化等都可以在农产品包装上体现出来。农产品包装最重要的是走进大众的视野,提高大众对农产品关注,所以必须要根据当地特色农产品地域文化、民俗民风、产品特性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提炼。在满足农产品所需要的功能时,同时还可以对当地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使其在众多农产品中脱颖而出,提高村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3.3 工艺美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3.3.1 目前市场乡村工艺美术的现状 工艺美术产业具有文化产业的一切要素,是发展至今的情感文化产业。千百年来,乡村不仅是中国人主要居住地,更是礼仪的发源地、传统伦理的根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说,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传统手工艺中承载着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追求,蕴含着风土人情和美好回忆,是乡村文化的精神根基和纽带,能激发各界对本地手工艺产品的认识和兴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传承乡村传统手工艺文化有利于振兴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品位。传统工艺产业以当地文化为核心驱动,通过整合农村自然和文化资源,拓宽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空间,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实现文化富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

3.3.2 助力特色文化设计,塑造文化凝聚力 十九大以来,传统工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高校充分发挥设计专业的特色优势,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创立“设计+”服务计划。高校是乡村文化凝聚力“设计+创意”的源头,工艺美术作为“设计+”计划的一部分,可以持续地助力乡村文旅融合,让民族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学校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探索非遗传承的多种可能性。众多高校还开设了扎染、蜡染、苗绣、首饰、漆艺等与传统工艺相关的课程。传统工艺产业以文化为核心,高校通过持续的关注和帮扶,让传统工艺赖以生存的土壤更加坚实。

4 结语

本文依据艺术设计实践路径,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把艺术设计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不仅是为了推动政策发展,更是为了推动乡村建设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艺术设计的引领下,居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乡村产业品质有所提升、特色文化产业有所发展。艺术设计服务于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为乡村接下来的发展考虑,不仅要做到现在振兴,更要做到未来的延续,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让乡村的各方面都得到共同发展。通过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力量,把艺术设计和乡村振兴建立起共生共长的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才会焕发活力。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特色服务
特色种植促增收
《星.云.海》
《花月夜》
中医的特色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完美的特色党建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