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税降费对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思考

2022-11-01余红艳

中国民商 2022年8期
关键词:降费财政收入财政

余红艳

宁国市财政局

减税降费是在我国大力开展产业结构升级性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积极主动财政政策的关键构成部分。2013-2017 年5 年里,“总计减税超出2 万亿,再加上采用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清除各种各样收费等对策,共减轻企业登记负担3 万多元亿人民币”;2018 年“全年度为公司和本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2019年“全年度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这类持续规模性减税措施,毫无疑问对在我国维持经济发展中快速提高,推动优化结构,经济发展长期性稳步发展的股票基本面持续推进和发展进行了关键贡献。此外,大家还要见到,这轮以“减税降费”为关键的积极主动财政政策与传统的需求管理总体目标下的积极主动财政政策大不一样,不但处理下行压力问题的突破口不一样,并且对财政局自身的影响也不一样。要综合“稳定增长、促改革创新、调构造、惠民生、防风险”,因而,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减税降费现行政策的历程中,预防财政局风险性也是题中之意。

一、减税降费与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减税降费的内涵

我国税收收入居世界前列,税负高于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发展趋势使中国的税收收入也相对应增长,但GDP却没有同步增长,这促使在我国变成一个高税收低保障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的功效不言而喻。与其他国家没有政府干预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有很大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由政府核心并推进的,在此过程中,政府一直在控制工作中,造成效率低下。而现在政府放应该权于企业,政府只需要在市场难以调和的时候控制局面,就能提高市场的运行活力。由于进出口贸易受限,仅有在消费和投资层面下功夫才可以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减税降费现行政策可以从源头上推动消费及投资,使中国经济更加稳定发展。

(二)减税降费的一般原理

现阶段,国际性经济发展已进到低迷期,进口、出口和交易可以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但当前国际形势繁杂,肺炎疫情也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进出口贸易遭受非常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同样受阻。要想成功变化经济发展方式,就一定在投资和消费层面作出努力。而进出口贸易的限定,使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注重消费和投资才能的方式。减税降费政策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消费和投资,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稳定。

(三)减税降费的原则

从增值税层面而言,一般纳税人对增值税有应税个人行为时,将原适用为16%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的调节为9%;纳税人选购的房产不会再扣减2年,可在收购当期完成扣减;进项税额和留存抵免较大的纳税人,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办理出口退税;疫情防控期内,纳税人的收益在快递服务、公共交通、生活服务等方面免征增值税。

从企业所得税方面来说,疫情防控期间,纳税人弥补2020年电影产业亏损的时间将由5 年调整为8 年。为了能够保证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收益,要求小微企业应纳税额不超过100 万余元,其中12.5%确定先减,之后按20%的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对制造业,若扣除实际支出的100%,则应在2021年1月1日逐渐依照无形资产的200%成本摊销。

从个人所得税层面而言,2018 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500 提升到5000,有儿女和老人的员工可享受尤其附加扣除等有关现行政策。

二、减税降费的现状

(一)减税降费的经济状况

自2008 年中央政府初次明确提出“结构型减税”至今,在我国颁布了很多积极主动的经济政策推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在2016 年全面推行所得税总需求改革创新后,中央政府大力推动全方位减税减费。2013 年至2017 年5 年里,在我国“减税超过2万亿,缓解企业登记压力超过3万亿”。2017年减税超过1 万亿元,2018 年超过1.3 万亿。预估到2019 年,这一数据将超过2万亿。从我国财政收入的上涨现状看,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率持续下降。结合县域情况而言,安徽省宁国市2021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反映“落实减税降费7.1亿元”。该市先后落实以下六种税收优惠政策:对月销售额10万余元下列(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自2021 年4 月1 日起,前述月销售额调整为15 万元)、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征收地方税及附加、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2009 年以来,我国财政和政府支出长期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工作压力逐渐暴露,财政局和政府部门赤字有所增加,根据规模性减税降费,财政收支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观的使用价值尚需进一步讨论。

(二)减税降费的减负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一直在对我国减税政策的性质和定位进行深入的研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高一部分,特别是在我国,税收主要是间接税,个人所得税正在减少。收入越低,税收压力越大,对于政府收支平衡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现阶段财政收入的压力下,虽然减税、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财政收支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再次增加,或有债务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地方政府继续发行债券。

(三)减税降费与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差异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适用各县区贯彻落实减税降费现行政策,处理地方财政的问题,2019年10月颁布的《执行更规模性减税降费后调整中间与地方收益区划改革创新推进方案》,明确提出了“维持所得税平均分占比平稳,调整健全税款遗留下的分税制分配机制,落伍的所得税征缴阶段和平稳整治地方”等规定,这也缓解了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局压力。

三、减税降费对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对财政收支情况的影响

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20 年财政总收入约为18 万亿,2019 年财政总收入约为19 万亿元,比上年下降5.56%。税收收入约15万亿,占预算的83.33%。在其中,中国增值税56791亿元,比2019年下降8.9%;企业所得税3642.4亿元,比2019年下降4.3%;个人所得税11568亿元,比2019年增长11.4%。财产税收入2842 亿元,比2019 年下降4.9%;城市维护建设税收相比2019 年同样有所下降,全国预算支出245587亿元,比2019年相对增长2.8%。

尽管2020年比较特殊,国家财政收入与开支很有可能遭受疫情影响对比一般年代都有一定的降低,但考虑到在我国在疫情防治期内对很多公司税金的推迟了征缴,因此疫情没有对中国的财政局税款造成太大影响,因而对2020 年的会计数据的分析还具备实用价值。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得出,在我国减税政策现行政策的成效是比较显著。财政收入是在我国费用预算收益的关键构成部分,因此减税和免税政策的实施将直接降低我国财政税收的总收入,但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改善相关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财政收入结构优化造成的影响

减税降费现行政策的实施将减少国家税收收入。此外,在我国财政支出大,要从多方面增加财政收入。主要是经营政府的固定资产,或投入国有资金以提升相关部门收入,最终国企的收入还可以用以财政收支。殊不知,以上对策大多数无法在实际实施全过程中获得普遍实施。仅有盘活存量财产,才可以使财政收入提高。在很多地区为了更好地实施此项现行政策,财政收入构造发生了非常大的更改,大多数地区都是有根据售卖国有资产处置和国有土地出让来提升收入的状况,但采取这种方式只会使收入暂时得到改善,而政府所拥有的长期资产更少无法长期出售,所以这种增加收入的方式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三)释放经济活力带动财政的发展

尽管减税减费现行政策的执行会降低国家预算的全年收入,但可以减少公司的相关成本,提升企业利润,充分运用公司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功效推动企业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进而提升中国税收。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绩效提高应高过减税,以填补减税给政府部门产生的税款损害。实施减少税费政策以来的一系列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2020 年的GDP为1015986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2.3%,和平均国民生产总值72447 元比2019 年提升了2.0%。据数据统计分析,在中国开展减税政策工作中获得了特别大的取得成功,经济发展迅速发展趋势,产业布局获得了提升,实体企业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人均收入水准也取得了提高,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给予了制度保障。因而,平稳的经济发展将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十分充分的影响。

(四)对政府债务的影响

2020 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值是288075 亿人民币。到2020 年12 月底当地政府的负债减少到了256615 亿人民币,在国家容许的范畴内。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本息约28719亿人民币,在其中本息20757亿人民币,贷款利息7963亿人民币。尽管财政收入有一定的降低,但在我国并没有根据借债来增加收入,因此地方债务并没有超过政府部门控制的范畴。

四、减税降费对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对策

(一)完善减税降费税收制度

首先是要理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局的分配关系,这也是处理地方政府财权与行政权移位的前提条件。分税制改革之后,在我国金融体制逐渐呈现出财权往上迁移、行政权力分散化的局势。地方政府在文化教育文化艺术、医疗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存在非常必要的支出需求。将增值税取代营业税后,主要税种消失,大规模减税和减费使地方财政更为焦虑不安。地方政府部门迫切需要中央政府改革创新中间与地方的财政局分配关系,授予地方财政权力和资金,确保和提升地方政府职能。

二是加强预算管理。法定预算原则是完善预算制度的前提,定期预算均衡体制是预算制度改革的关键。标准、科学、严格的预算规章制度是优化财政收支构造的关键。最后,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要注重结果导向,突显绩效考核管理,注重预算资产的配备效率和应用效率,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在实行层面的一般公共性预算新项目绩效考核,我们还需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实施绩效管理。此外,政府预算绩效改革是完成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而,健全政府预算绩效改革,必须加强政府预算执行的内部、外界和结果控制,在会计、采购、审计等重要方面实现预算绩效改革。

(二)促进县域财政可持续发展协调

免减税款尽管可以降低公司的工作压力,可是会对全国各地财政部门的工作中造成很大危害。提升是社会经济发展可以从源头上处理财政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大力推广实体经济、塑造大量更杰出的优秀人才、塑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科学研究能力、高等院校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教学工作中、提升产品品质等方法都能够推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还应当重视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帮扶小微企业,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对小微企业的运作开展指导工作,便于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除开发展经济外还应当减少财政支出进而减少财政部门的工作压力,实际可以根据减少有关管理成本来减少财政支出,与此同时必须融合不一样区域的具体情况减少有关财政支出,进而确保财政局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减税降费机制

要降低税费减免的潜在性风险性,不但要重视地方财政收支构造的提升和优化,还必须加速有关对策的改革。改革并不是独立存有的,仅有全面推进各类税务体系改革,互相填补,才可以做到期望的极致实际效果。因而,着眼于解决地方金融风险,也可从相关制度上寻求解决方案。一是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实施进展必须有专业的监督部门开展监督。第二,注重提高税款征管能力。税收征管要全面提高征管水准和征管能力,紧随税收优惠改革脚步,防止征管水准与体系改革脱轨。标准政策优惠,加强惠普金融性税收减免,提升政策优惠的合理化和可预测性。搭建有益于高质量发展的低税赋规章制度自然环境,健全文化建设。最终,提议尽早确立社会保险费的相应现行政策期限和征缴单位,进一步减少社会保险费利率。社保改革是全方位推进税务体系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一直以来,在我国一直存有税金支配权分派不合理的问题。加速社保改革过程,确立税款和非税收标准,提高当地政府减税政策现行政策实际效果。

五、结论

总的来说,总的来说,有关部门根据执行减税降费政策,为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工作中给予非常大的政策适用,将减税降费政策贯彻落实到实际的企业中,可以真正充分发挥该政策的益处。增值税免税费不但可以提高实体经济活力,还能够提高住户的交易能力,只是企业发展起来,住户的交易能力没有升高也不会做到政府部门需要的成效,假如居民收入能力较弱,企业生产制造的商品再好也没法带动在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增值税免税费是有益于国家发展且非常重要的政策。与此同时,以往在我国企业担负的税金过重进而促使企业没有不必要资产开展项目投资活动,销售市场会因而欠缺其该有的活力。因而我国期待根据降低征缴企业的有关税金,提高企业的周转资金便于企业开展项目投资主题活动,进而促使销售市场可以有较多的资产开展相关调整活动,因而减税降费政策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好政策,有益于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降费财政收入财政
图 话
税务总局:今年以来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 万亿元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减税降费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社保降费不应是权宜之计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