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境电商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与开发策略探讨

2022-10-31韦诗麓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跨境实训

韦诗麓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迎来了跨境电商时代,这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贸易行业的进步。在对传统的市场营销造成打击的同时,也对市场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推动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应积极转变自身的培养意识,为本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跨境电商人才,以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持续发展。

一、跨境电商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的必要性

(一)当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

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策略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国各大高校积极转变自身的培养模式,为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培养大量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所谓跨境电商,主要是将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结合所产生的,拓宽了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及渠道,加快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和发展。跨境电商企业依托于网络来开展传统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境营销活动,但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始终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参与跨境电商的人员基本都具有雄厚的财力,主要以一些大企业和对外贸易公司为主,而中小企业在跨境电商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且参与渠道较为狭窄;其次,跨境电商大多以B2B为核心模式,也就是采取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交易金额越高,则表示其周期越长,除了需要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其余业务均采取线下沟通方式,并且网络贸易也仅仅在国际贸易前期才会得到应用,还大多依赖于传统的营销模式。从商品进口的角度讲,国内消费者也是利用传统的购买模式,如海淘等来购买产品,换言之就是利用转运或者直邮的形式来获取产品,以此来完成跨境消费。同时,跨境消费没有较广的消费范围,且国内的跨境消费尚未成为专业的消费文化。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首先,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参与到跨境电商中,这一发展趋势为市场营销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尽管商品依旧以B2B作为主要的出口模式,但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可以将自身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国外消费者,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也不断完善,与传统的消费模式相比,这种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业务环节,而且除了某些跨境物流外,其他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借助跨境电商来实现,因此,市场营销无法与传统的消费模式一样将其他的贸易出口环节分离。再次,随着B2B/B2C销售模式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出口模式形成,消费者也开始追求更多元、更高效、更便捷的消费文化,因此,在当前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市场营销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但现在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远远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其培养速度相较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市场发展速度滞后。最后,随着B2C和C2C进口模式的完善,以该模式为主的跨境电商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一些新的运营模式也随之产生,例如,天猫国际、苏宁海外购等,同时,以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追求高质量、高性价比为特征的国内跨境购也应运而生。

上述变化都导致现有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显然,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滞后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因此,对跨境电商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改革是满足当前跨境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弥补跨境电商的人才缺口

当前,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我国为了支持和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相继推出了多项政策,使跨境电商行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同时,该行业的市场发展也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但是,面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速度,并且对于该行业的人才缺口也无法及时弥补。另外,对于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培养,其更加侧重于境内营销人才的培养,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相对较少,因此,这一形势也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很大的就业挑战。同时,市场营销专业还面临招生难等问题,因此,对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培养出既能够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又掌握国内外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人才,以此来完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中人才缺口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跨境电商营销人才的培养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人才培养现状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从高校教育的层面看,通过对学科进行交叉整合来获取实践创新尚未形成一种教育常态,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面对跨境电商的发展缺少认知,也缺少深入思考。同时,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心理,扩大教育市场,高校过于追求速度,忽视了质量,这就导致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与其他相关专业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失去了对专业的敏感度,缺少了本专业应有的特色,无法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从家长的角度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毕业就业问题等并没有明确认识,因此,高校无法清楚了解到家长的真实需求,这就导致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缺少先进的目标定位,缺少培养动力,进而导致该专业发展落后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缺少专业匹配度

在当前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师资团队存在匹配度较低的问题。在该专业的师资力量中,拥有研究生学历尤其是工商专业研究生学历的师资数量较少。尽管当前各大高校招聘都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但却很难招聘到专业对口的教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观念及待遇等因素的影响,高学历的市场营销人才大多不愿意到校园内教学。这就导致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大多是由其他相似专业的教师所形成,极大削弱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跨境电商这一行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尚未形成专业的培养渠道及体系,并且在一些朝阳行业中具有跨境电商经验的人员也很少会选择成为一名专业教师,而现有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也基本不会参与到跨境电商实操技能的培训中,因此,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中具有较高专业匹配度的教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三)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环节薄弱

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常常因为无法较好的还原市场营销情境的真实性和复杂性,陷入情境设置不足、缺少真实有效的困境。为了为学生营造真实有效的实训环境及情境,大部分高校都从自身硬件出发来自建市场营销实训基地,但是在基地建设中,不是因为缺少经费投入而导致基地建设水平较低,就是因为盲目追求先进性而忽略了基地建设的实用性,导致实训教学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高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大多停留于形式,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其原因在于参与实训教学的学生大多不具备实践能力,与企业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不仅无法为企业创造较好的效益,反而会导致企业的人力成本及管理风险大幅提升,因此,企业便会失去合作的欲望。即便一些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得到正常运转,但是,从中长期的教学效果来看,也仅仅是一个实习基地,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由于存在较强的行业流动性,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流失风险,因此,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及精力。在实际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实训教学面临着较多的困境,而跨境电商市场营销实训的拓展更是困难重重。由于跨境电商市场营销的开展都需要依托于跨境电商平台来进行,中小企业则需要借助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来实现跨境贸易,例如阿里巴巴等。这些平台的使用都需要企业先注册,所有操作都必须基于真实的信息来进行。这样的限制导致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无法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提升自身的实训技能,也导致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缺少合理的设计。同时,当前市场上缺少有效的跨境电商实训软件,这些因素都导致人才培养无法满足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需求。

(四)缺少科学、合理的跨境电商行业营销教学资源

当前,我国高校缺少成功的市场营销教学经验,跨境电商企业缺少有效的岗位培训资源。从各个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情况来看,基本是没有机会在行业第一线挖掘教学资源的,企业对员工在学校兼职的行为比较反对,而具有实践经验的营销专家大多工作任务量较大,无法对高校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跨境电商企业也很少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见习机会和岗位,这是由于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安排大量的相同岗位。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根据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需求。

(一)及时更新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

与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动态相结合来再度审视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及时更新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加入跨境电商营销的关键课程,并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国际贸易实务、电商运营等相关课程,按照一定比例来设置课时,以完成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深入挖掘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拓展。同时,通过对跨境电商行业、学生及家长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以实现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

(二)提升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匹配度

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师资力量是其课程教学的承载者,只有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才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匹配度。因此,高校应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实施跨学科研究,增强教师的专业融通能力,拓展教师的视野,从而打开教师培养人才的新思路。同时,高校还需要根据当前营销专业师资的具体情况来组织培训,组织年轻教师深入到跨境电商企业中,参与真实的锻炼。对于非市场营销专业的经济类专业教师,高校需要积极提升他们对市场营销这一专业的认知,增强各个学科教师的交叉教学能力,为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三)开展行业与专业协同教学

各大高校需要与跨境电商行业的协会相联合,积极挖掘企业的资源,从院校到系部各个层级出发来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及针对性。第一,高校要积极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企业挂职率,增强挂职锻炼的力度,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跨境电商的培训工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创造足够的机会来接触行业资源。第二,高校需要依据学生的专业能力来整合其他院校营销专业的资源,创新自身的行业理念,积极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吻合的跨境电商项目,为学生制定一体化的教学计划。第三,高校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可以对校园内现有的实训基地进行升级改造,为学生开展实训课程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四,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通过硬性手段来为组织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并加强指导,促使学生在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提高实习的有效性,促使顶岗实习可以真正融入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环节。

(四)构建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教学数据库

高校需要依托于网络平台来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为高校教育、行业培训及社会学习者创造良好的教学资源,建设持续性、动态性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数据库。学校之间需要加强讨论与教研,成立跨境电商营销方向的共建项目。高校需要积极参与到跨境电商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种项目建设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资源开发,构建一体化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使其可以覆盖到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跨境电商营销专业,处理好当前的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各个学校及企业的资源共享。

四、结语

当前,在我国市场营销发展中,跨境电商行业已经成为主要的营销模式之一,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要创造条件,如师资力量配备、行业与专业协同教学、加强实训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加强自主学习,积极地深入企业来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跨境实训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