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2022-10-31郭俊宝赵梦莹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

高 山 康 毅 郭俊宝 刘 超 赵梦莹

(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36)

一、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内涵

(一)科研项目内涵

我国国有企业科研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关联活动,其主要是围绕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展的。分类大致有两种:一是纵向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在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基础之上所实施的,并且资金由上级机关单位或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所资助,例如,“863计划”等,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二是横向科研项目,主要是指企业、地方政府、个人及团体学校等合作研究的科研项目,例如,科技开发与协作、技术成果转让等,这种合作形式包括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以及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二)项目管理内涵

国有企业科研项目均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及目标,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及预算内完成,资源配置也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因此要企业实施好科研项目管理,才能保证项目获得预期的成果。科研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结构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品质管理等内容,企业加强科研项目管理能有效规避项目中所存在的诸多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助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企业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的流程管理通常严谨且比较复杂,其中包括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整个科研项目的每个节点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因此,企业只有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丰富管理手段,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一是科研项目的管理有利于科研团队工作职责的分化,可以保证技术人员在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高效运转,有利于提升项目的整体工作效率。二是控制科研项目质量,在管理中设置相应的考核办法,可以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相关科研人员的责任意识,优化项目整体质量。三是规范人员的行为,在科研过程中经常会涉及保密技术或商业核心信息,因此,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可避免科研人员为寻求私利而做出的违法违纪的行为。

(二)助力企业提升科技研发水平

企业通过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有助于完成预期技术研发目标,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技术领先优势,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通过丰富科研项目管理手段,可以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潜在的风险问题,还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使企业研发团队更具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水平不高

在科研项目中最大的管理难点在于人管理人,这也是造成项目出现风险的主导因素之一。由于人是独立的个体,在组织机构中存在独立的思想,因此,如果无法实现战略目标和思想意识的统一,则会导致项目组织不力,进而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没有充分落实岗位责任制去制约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不利于管理层对于科研项目整体进度的把控,容易出现风险因素。

(二)缺乏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流程不足

由于科研项目的管理环节较多,需要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然而,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未能抓住管理的重心,导致部分工作的质量水平较差。虽对项目整体有统一的规划,但未能做到精细化管理,对于细节的把控有所欠缺,进而导致项目质量无法在源头得以把控。科研项目过程中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未能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极易产生风险。

(三)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

构建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是企业实施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为实现科研组织的最终管理目标,应根据科研项目所涉及的环节设立不同的管理体系,但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在构建项目管理体系上下功夫。因此,容易出现重复管理以及空档管理的现象,从而造成科研项目在执行时,各部门存在推诿、纠纷等问题。此外,企业科研项目具有时效性,在实践过程中,部分科研管理人员欠缺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灵活性,因此,管理体系未能根据项目发展而变化。

(四)技术质量管理不规范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如果配套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项目整体质量出现问题。一是项目各个环节未能形成标准指标,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返工和重复实验的现象。二是制度制定不够完善,未能贯穿于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人员技术规范方面存在缺陷,就会出现技术实施不规范的现象。另外,部分人员在专业水平上还不成熟也是导致项目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

(五)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企业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因此,项目资金以及成本的管理工作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未能认识到资金成本投入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加以管控。再加上项目组队过程中的监管体系设置不合理,因此,在成本预算管理方面就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时效性。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较差,未能设立风险预警方案及应对措施也容易造成项目风险的出现。

四、国有企业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提升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水平

国企科研项目不论对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而言的要求都极高,因此为提升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整体水平,应选择合适的人才安排至合适的位置上,用专业的管理及科研水平,降低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首先,管理人员在开展项目之前要充分地做好动员工作,调动项目内各个小组的工作积极性,达成共识,明确统一的战略目标,保证团队工作意识高度集中。其次,为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地进行,应做好职责的分化,明确到个人,使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可正确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及负责权限。再次,设置岗位责任制,将工作性质及岗位特征进行分化,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明确各个工作人员和部门小组的职责权限。在设置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人才与岗位相统一,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对内部职工的基本资料和特长进行梳理,给予管理人员可靠的参考依据,并调整人员,扬长避短,保证每个岗位运作的效率。第二,职责要与权力相统一,每个岗位都要设立职、责、权、利管理范畴,并要加强落实力度,避免滥用权力和有权无责任的现象出现。

(二)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

企业要把过程管理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全流程,最大限度地防止科研项目中出现风险问题。第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内容要全面,应包含课题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等。第二,设立内部监督小组,由于科研项目环节较多,部分单位由于受到人力资源的限制,在监管方面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因此为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可在分项中设立组长,负责传达上级的命令,落实监督下级工作,阶段性地将工作进行总结,并以文本的形式递交上级,便于对内部各个环节作业的把控与改进。第三,针对科研项目的不同环节,要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及应对预案,避免在发生风险时,得不到控制,影响项目整体科研质量。第四,加强预案演习,在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之后,要加大演习力度,并对演习过程形成系统性的资料分析,做好总结,以保证出现问题时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处理。第五,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问题的总结与反馈,针对阶段性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应成立科研探讨小组,对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形成档案资料进行存储,避免后期作业过程中会发生重复现象。第六,定期开展抽查监督。

(三)健全科研项目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建立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项目建立初期就应注重体系建立的科学性。第一,管理体系是用于实现项目方针及目标的要素,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落实岗位职责、找准权限定位,并在机构中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减少内部项目工作人员的舞弊现象。第二,管理体系的设立要充分坚持以岗定人原则,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管理岗位及执行岗位,禁止出现一岗多人或多岗一人的现象,导致工作权限及职责分化不够明确,最终出现管理上的失误。第三,注意层次的分化,应采用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人员管理体系并入其中。一方面,可以提高项目整体的管理质量,使组织体系发挥最大价值;另一方面,还能够集合多方管理思路,以控制论、系统论以及信息论作为基础理论指导,加大管理体系之间的合作衔接性,并可保证体系的持续发展与改进。第四,要注重核心管理流程的体系的设计,并要加大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协作,与内部审计部门经常性沟通,提高体系管理的科学性及实效性。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为进一步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应加大对于科研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由于技术人员是科研项目中活动的主体,因此要从源头入手,做好科研技术人员的管控并注重人才的培养。第一,人员资质方面。依照项目内容在企业内部进行有关专业的选拔,保证项目的质量,加大对于人员资质的调查,禁止出现无证上岗现象。部分项目环节技术性偏低,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时,企业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部分缺乏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的员工,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做好交接。企业也要为职工提供考取资质证明的平台,并鼓励和资助相关工作人员在科研资质方面进行考试及进修。第二,加大培训力度。科研即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知识和优化自身专业水平,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实现创新,帮助企业更好的研发项目和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因此,有关单位可通过与专家组合作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方式,为有关科研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资源,并帮助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第三,设立项目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以及战略思想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要注重个性化需求,依据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物质方面的奖励;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岗位优势进行精神激励,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

在预算管理方面要使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可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将科研项目每一环节进行分组,并采用对比和筛选的方式,最终确定预算金额和计划经费支出问题。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可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形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便于信息的实时共享,让参与的相关人员了解资金预算的改动情况,形成有效的沟通。为进一步减少科研项目中存在的企业经营风险,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体系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单独设立内部审计小组,针对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经济活动给予检查、监督和评价,要与主要负责人进行业务上的对接,对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予以记录,并将其形成文本性的资料,附上整改意见,优化和整顿项目作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大沟通与协作,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体系,针对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并要加大对于信息系统的管理力度。在项目验收阶段,要加强预算费用和实际经费支出的对比,并对出入金额,进行分析与评估形成资料封存,优化未来的科研项目经费规划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是科技兴企的内在需要,也是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对此,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充分落实精细化管理,做好科研项目的组织工作,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大对于资金投入的管控,实现经济利益与科学技术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