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完善措施探析

2022-10-31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制度过程设计

李 静

(青岛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山东 青岛 266000)

一、引言

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针对这一现象,中小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设计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全新的内部控制框架,必须与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准则等相连接,推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使内部控制制度在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科学化。

二、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企业为了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企业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和舞弊,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以及程序进行相关工作,使企业管理制度更规范化以及系统化,形成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更加完整及严谨。通常情况下,根据控制目的可以将内部控制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会计控制,另外一种是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主要是指在实际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控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同时也保证了企业内部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以及真实性;而管理控制主要是指在实际进行经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相关领导制定的发展决策以及方针可以贯彻落实,同时也可以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以及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小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虽然按照控制目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会计控制以及管理控制两种,但是,两者之间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可以相关配合,共同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

三、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从国内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模式来看,监事委派、会计委派、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是国有企业常见的内部控制监督手段。而中小企业受企业性质、结构规模、经营融资等条件限制,其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其自身特点、作用及实施的特殊意义。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一系列的管理。内部控制涉及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因此,其控制范围越广,控制得就越严密,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中小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挥约束以及协调的作用。对此,企业要进行科学化管理,而这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管理的科学化,中小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的规范化、监督的实效性,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良好实现。

二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实施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各项经营活动之间的协调性,同时也可以对运营的各环节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约束,有效避免错误决策,进而推动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是有利于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管理。为了避免发生违法乱纪行为和会计舞弊行为,企业在实际进行经营运行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管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此项制度的规定的标准要求,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运营的规范化。同时,也避免发生违法乱纪行为。内部控制是从内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和管理,主要是为了进行相关的约束和防范,从根本上对其违法乱纪行为进行约束。

四是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企业管理人员大量核算类信息,以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保证组织做出合理的战略决策。通过内控体系的建立运行,为会计核算信息提供安全环境、可以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其他经济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是组织规划控制。在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因此管理人员在明确组织结构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工作原则,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制约性同时也可以明确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内容。

二是授权批准控制。权限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取得授权批准,其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涉及的会计以及相关工作进行控制。例如,其范围、权限、程序以及责任等内容,且内部管理层面必须在授权批准的范围之内承担相应的责任,经手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在授权批准的范围之内办理相关的经济活动。

三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对企业的融资、投资、生产、销售等多种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控制。

四是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限制接近控制以及定期清查控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实物资产安全进行相应的控制。

五是成本控制。从现阶段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分为“粗放型”以及“集约型”两种。“粗放型”主要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材料消耗,进而实现对成本的控制;“集约型”主要是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改善产品工艺,进而对成本进行控制。将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代化的成本控制。

六是风险控制。风险一般是指某一行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变动性,与风险相连的另一个概念的不确定性。而风险控制主要就是避免这种不利因素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来讲,可以将其分为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两种。

七是审计控制。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对内部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控制,也就是对会计进行控制以及监督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会计的资料进行内部审计,这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控制形式。

(三)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基本法则,同时也需要依照客观规律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但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保证其适合本企业的发展,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实际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相互牵制原则。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相互牵制原则,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一项完整的经济活动,具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制约环节,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监督和核查,从而在全过程中降低发生错误的概率。

二是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企业的生产运营,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如果以内部控制的角度为出发点来看待问题,那么参与控制的人越多,控制就越复杂、严密,且其控制效果越好,发生违法乱纪以及错误事件的概率就越低。但是,随着成本投入的增加,在实际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成本投入以及获得的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需要严格控制企业重点内容以及影响范围较大的关键控制点。

三是坚持岗位责任原则。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企业的管理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按照当前应用的管理模式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并赋予工作人员一定的责任、权利、义务,并保证其工作流程的程序化及规范化。

四是坚持协调配合原则。该项原则主要是强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职员之间需要相互协调配合完成整体的经济活动,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也可以在最大限度地避免只制约不协调的情况,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五是坚持系统网络原则。在实际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系统网络原则的规定和要求,各项控制点应在企业管理模式的控制下,设立齐全,且需要保证点点相连、环环相扣,不能脱节。

四、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完善措施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之前,企业需要完善其内部控制环境,并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价值和作用,保证其监督经营的功能性,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起到核心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我国已经建立相对完整的独立董事制度,其关键内容是设计全面的规范,主要是针对独立董事会的功能定位、任免、资格以及职权等,同时也需要保证制度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保证独立董事制度的可实施性,保证其施行效果和力度。独立董事会制度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同时也保证了董事会应用的权益。独立董事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以及提名委员会的同意;独立董事有权提议聘请或者是解雇会计师事务所,同时也有权独立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和咨询机构;另外,也需要健全独立董事的机理和约束机制,即“报酬机制”。

除此之外,也需要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和质量。管理人员是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重要决策人,其专业素养情况、品行情况对企业整体的发展运行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对于董事会成员以及管理层工作人员在聘请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审核,保证其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且需要保证其品行端正,这样不仅有助于公司制定任何决策,可以帮助基层员工了解企业的各项政策方针,也能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二)以战略管理为出发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型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制定内部控制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这其中生存是前提要素,站在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此项问题,就需要全面考虑该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进而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保持生存状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保证财产物资的完整性,同时也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性,进而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内部控制制度要突出侧重点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对部分行为进行约束和协调,因此,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流于表面、华而不实,需要分清侧重点内容,并着重突出重点内容。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中,会计控制是其重点内容和核心内容。中小企业在实际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基础层面为基石,开展相对应的内部牵制以及会计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与之相关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应收账款控制制度以及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等。同时需要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以及管理制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其中包括生产质量的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的控制,并保证其全面性以及完整性。在分清侧重点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将长期战略目标作为其发展方向,进而引导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化以及制约化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情况,而且以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此项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

(四)建立长效、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实际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建立长效、完善的监督机制,即“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直接由企业高层领导负责招聘,且其工作情况直接由高层领导负责,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当前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对应的管理意见,但是,需要保证提出意见的有效性和作用,而不能流于表面。内部审计也具备自身部门的工作目标,主要是推动中小型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并提高发展运行机制的实效性,保证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保证企业当前也全面化发展,并保证其功能的多样性、业务发展的拓展化以及发展手段的多元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是遵循产权利用归属、保障企业日常运作而衍生出的管理规则。中小型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范风险、保证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正常实施、提高经济效益、管理效率。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为企业的经营降低了风险,使经营成本和费用有效地减少,是中小企业长期发展、全面管理的保障策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小型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大规模,且其经营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发挥出内部控制的最大价值和作用,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制度过程设计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某些单位的制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