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多卡因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在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产妇血流指数及泌乳功能的影响

2022-10-24单东海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卡因利多卡因泌乳

王 军,郭 翠△,单东海,梁 艳,单 靓,李 凡

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1.麻醉科;2.超声科;3.妇产科,陕西安康 725000

随着分娩镇痛的广泛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逐渐成为分娩镇痛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公认,局部麻醉联合阿片类药物对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多项研究表明[1-2],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易产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利多卡因作为一种酰胺类麻醉剂,具有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作用;盐酸罗哌卡因对阻滞、分离运动感觉神经有较好效果,是产妇分娩镇痛的首选麻醉药[3-4]。因此,为进一步研究利多卡因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应用的效果,本研究比较和分析了两者联合用于48例足月产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93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观察组48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足月单胎头位;(2)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患者[5];(3)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4)无妊娠并发症;对利多卡因、盐酸罗哌卡因无过敏。排除标准:(1)存在阴道分娩禁忌证;(2)椎管内阻滞麻醉禁忌证;(3)对利多卡因、盐酸罗哌卡因麻醉药物过敏患者;(4)宫缩乏力者。

1.3方法 两组产妇进入产房后均采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并记录其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同时监测宫缩强度及胎心情况。两组产妇均建立上肢静脉通路并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至宫口开置2~3 cm时选择L2~L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4 cm。

对照组用药:给予0.1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36,下同)麻醉;观察组用药:给予0.09%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 mL的1.0%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621)进行PCEA。两组产妇均给予150 mL剂量的镇痛药液,负荷剂量设置为10 mL,背景剂量10 mL/h,单次给药8 mL,锁定时间设置为30 min。当产妇宫口全开后停止输注。若麻醉过程中出现心率低于60次/分,需给予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天津金耀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2)静脉注射;血压低于80 mm Hg,需给予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5)静脉注射;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面罩加压给氧。胎儿娩出后会阴缝合结束,将硬膜外导管拔出。

1.4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起效到胎儿娩出时间;(2)采用改良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6]对下肢麻醉阻滞情况进行分级,具体为:无运动神经阻滞为0级,无法抬腿为1级;无法弯曲膝部为2级;无法弯曲踝关节为3级;(3)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7]将两组宫口开至3 cm时VAS分值作为PCEA前基础值(T0),分别记录PECA后10 min(T1)、30 min(T2)、宫口全开时(T3)及胎儿娩出即刻(T4)的VSA评分,评分标准:产妇评定分值越小,疼痛情况更轻;(4)血流指标[8]: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并记录镇痛前30 min(T1′)、镇痛后10 min(T2′)、镇痛后30 min(T3′)及宫口全开(T4′)时两组产妇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PI值)、阻力指数(RI值)与收缩期峰值流数(S/D值),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选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泌乳功能[9]:记录两组乳汁首次溢出时间并比较产前、产后24 h及产后48 h泌乳素(PRL)水平;(7)观察两组发热、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麻醉效果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

2.2疼痛评分 两组镇痛在T0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1、T2、T3及T4时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3血流指标 在T2时,观察组子宫动脉血流测定PI、RI及S/D值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子宫动脉血流指标比较

2.4泌乳功能 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胎儿娩出即刻、产后12 h的PRL水平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泌乳功能比较

2.5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产妇对无痛分娩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无痛分娩的麻醉方式及药物需对产妇及胎儿影响小,对产妇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弱,保证产妇正常宫缩,让其能够配合医生进行分娩,而且给药方便、起效安全迅速。而PCEA作为目前临床常用分娩镇痛法,是将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再经硬膜外腔注入麻醉药,使其直接与阿片受体结合,进而达到镇痛作用,对产妇及胎儿影响较小;但其镇痛效果会因麻醉药物的差异受到影响[10]。因此,本研究针对利多卡因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对产妇PCEA分娩镇痛效果进行分析。

既往在王占晖等[11]研究中发现,研究组采用利多卡因+盐酸罗哌卡因+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PCEA,泌乳时间及泌乳量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分娩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镇痛后,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PRL水平比对照组高,且T1、T2、T3及T4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盐酸罗哌卡因作为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麻醉、镇痛效应,通过阻碍钠离子进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其作用机制是阻滞沿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大剂量的罗哌卡因可用于外科麻醉,但在硬膜外使用会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间接性心血管效应,且其过量会导致产程延长、抑制新生儿呼吸等不良事件发生[12];利多卡因是一种膜稳定剂,对抑制Na+内流,促进肌细胞内K+外流具有较好效果,主要作用为抑制房室旁路传导,在给药后,组织分布快,能穿过血-脑及胎盘屏障产生作用,其麻醉强度大、起效时间快且长,但血药浓度升高会引起心脏传导速度减慢,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使心排血量降低[13];两者联合使用,可减少用药剂量,加强麻醉效果。在张茂鹏等[14]研究中,对剖宫产产妇应用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总有效率高,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好,有助于产妇术后凝血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2时间段内,对照组血流指标PI、RI及S/D值均低于观察组,且妊娠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提示,利多卡因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在PCEA分娩中,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延长麻醉效用时间。因此,两者联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两种药物均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因此在麻醉时需斟酌用药剂量。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PCEA分娩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卡因利多卡因泌乳
利多卡因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和IL-6、IL-10 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利多卡因还有这个副作用千万注意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加拿大警示2%利多卡因凝胶婴幼儿严重副作用的潜在风险
母猪泌乳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