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影像体验式报告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应用效果*

2022-09-29曾斌曾江婷万江花

关键词:体验式实验组病例

曾斌 曾江婷 万江花

(1.海南医学院 海南海口 571199;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海南海口 570102)

医学影像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医学影像诊断学》是通过影像图像诊断疾病的课程,实践性强,图像识别最重要;与前期的解剖、病理等基础理论联系密切,需要大量图像病例的阅读与理解,再结合理论知识,即对疾病的特点认识,才能提升学生的影像诊断能力与水平。对于医学影像诊断学这门课程来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片能力,从而达到通过影像表现诊断疾病的目的,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课堂上会有大量的影像图片向学生讲解,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因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片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1-4]因此,我们需要探讨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影像体验式报告书写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影像体验式报告的书写也是情境模拟教学的一种,情境模拟是指被训练者置身于模拟的真实工作场景,按指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该方法具有更直观、更生动形象等特点。[5]因此,影像体验式报告书写(情境模拟式教学)引入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能更直观真实体验工作性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影像思维能力及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学习者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岗位胜任力和创新力,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高度一致。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海南医学院2017 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班79 人为实验组,2016 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班71 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报告书写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法。将实验组分为两个小班,再将每个小班平均分为8 个组,平均每组5 人。

(二)研究方法

1.选取课程腹部系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授课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教学+体验式报告书写—课后提升”的模式进行授课。

线上自主学习:课前3 天,借助MOOC 平台《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和自有的病例库,利用雨课堂提前向学生发送线上自主学习任务单及相应的测试题目,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前任务。

课中(线下教学):分理论课和见习课授课。

理论课:授课过程采取BOPPPS 授课法,即引言、目标、课前自测、课中讨论思辨、课后自测与小结。课前老师通过雨课堂对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并当场反馈学生测试结果。接着老师解读自学的重要知识点和解决学生线上自学的疑难问题;然后重点放在学生互动和学生分组讨论上。讨论主要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将学生分成两个班,每个班分8 组,平均5 人为一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推出学生代表进行汇报,组与组之间进行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沟通协调能力;课后再次通过雨课堂向学生发布测试题,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计算机见习课:整个上课过程以训练学生阅读实际病例图像为主,课程实施以“三段式”教学法(老师示范—学生自主阅片—教师总结)开展。任课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大纲,筛选好影像病例(病例包含患者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图像及影像诊断报告)录入影像病例库供学生阅片,课堂上老师给学生示范讲解病例30 分钟,帮助学生学会辨别正常与异常、异常的基本病变识别及基本的诊断逻辑和报告书写,老师示教结束就是学生的自主阅片时间,全程都是学生自主阅片,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答疑解惑。最后老师对本次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结合雨课堂进行课后检测,检测本次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像诊断阅片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2.结合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对实验组17 影像本,设计在每一大章节(一个系统)课程结束后安排一次体验式报告书写。章节授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回顾所学知识,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老师会将需要书写的病例报告(包括患者的信息、临床病史、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包含X线、CT、MR 图像)。将病例输入“影像病例诊断云系统”,并按照影像报告书写的标准,设计评分标准,满分30 分,评分项目主要包含影像学表现(10 分)、影像诊断(10 分)、鉴别诊断(10 分),此分数纳入课程的平时成绩。一次报告书写两个病例,报告书写时间为80 分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告书写,模拟了临床的急诊报告书写,给学生营造一种在病人面前要争分夺秒的紧迫感。这样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给学生提供病例和临床病史,学生现场给病人写报告,这个环节既能教给学生影像报告书写的流程、规则,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影像阅片和影像诊断思维能力,再者体验式报告书写的现场情境让学生提前进入医生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心。

(三)教学考核

1.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样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成绩构成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40%(包含学生观看视频、随堂测试、课堂表现以及线上报告书写的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卷面理论考试占50%、阅片成绩占50%),理论考试主要考所学过的知识点。阅片考试是通过对影像图像的阅片做出的影像诊断选项,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

2.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学生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体验式报告书写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学生从手机端完成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对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实践阅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以及是否向其他课程推广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以x±s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考试成绩结果分析

混合式教学组《医学影像诊断学》期末理论成绩(74.58±7.66)和阅片成绩(70.00±10.87)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理论成绩(71.62±9.59)和阅片成绩(60.48±1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二)问卷调查1 结果

向实验组发放对体验式报告书写的满意度问卷调查79份,回收79 份,有效问卷率为100%。内容主要包含提高学习兴趣、理论结合实际及提高临床思维、提高实践阅片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等多个方面的问卷(见表2)。

(三)问卷调查2 结果

向实验组发放对混合式教学效果的评价问卷调查79 份,回收79 份,有效问卷率为100%。问卷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自身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教学方法值得推广5 个方面进行设计(表3)

表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问卷结果

三、讨论

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实验组阅片成绩的优势更加明显,提示基于体验式报告书写的混合式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综合思维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腹部章节中的应用,教学过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课前带着问题观看线上的教学视频,完成相应的测试题;课中基于课前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并分组进行病例讨论,提出疑问,老师当场答疑;实践课上进一步对课堂的病例进行巩固、阅读和体验式报告书写。整个学习过程,知识学习为循环迭代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影像体验式报告书写的混合式教学还可以:1.提高知识内化能力:体验式报告书写模式是将理论知识融到情境模拟中,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6-7]2.和传统授课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具有互动交流友好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线上、线下交流的质量。[8-9]

结语

本课程开展基于影像体验式报告书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产出为导向,通过课程选用章节的整体设计,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方法与能力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0]本次的改革可有效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教学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阅片紧密衔接,加大学生参与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阅片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实现课程目标。在未来课程开展中,应该进一步展开基于体验式报告书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方式研究,在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和课程改革适应度上进一步研究和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体验式实验组病例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