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消防培训考核机制的实践探讨

2022-09-28

科技视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消防火灾

李 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医院消防宣传培训是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安全制度,在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中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的重点是火灾危险性、防火灭火措施、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人员疏散演练。传统的消防宣传培训方式在医院消防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有待于逐步完善消防培训制度,切实加强医院消防宣传体系建设。针对目前医院消防宣传精细化水平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医院消防宣传培训水平的合理化建议。

1 医院消防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1.1 医院医护人员重视不足

在医院组织的消防宣传培训中,参与人员多数是年轻人或刚入职人员,科室主任、护士长、年资高的职工积极性不高,认为消防培训讲的内容自己已经掌握。

1.2 培训机构设施设备薄弱,培训不专业不规范

目前在大中城市的一些消防培训机构借着消防协会名义,免费上门提供消防培训,课程结束向受训人员推销高价灭火器材。整个培训课程多以家庭火灾案例教育、灭火器的使用等基本常识进行讲解。培训缺乏对医院火灾危险性的针对性分析,培训教师又无教师资格证,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1.3 特殊岗位人员意识和技能薄弱

医院特殊工种人员有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消防监控人员、锅炉操作人员、电梯操作人员、高压电工等。由于专业工作的特殊性,加之工作场所还设置有气体灭火等单独的灭火系统。如果这类特殊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漠、麻痹大意,不懂得如何进行妥善的处置,十分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1.4 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医院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清洁保安人员、施工单位人员等人员结构复杂。加之,现在多数医院将清洁、食堂、保安等工作进行了外包,承包公司管理人员不了解医院的火灾危险性,往往表现为对员工的消防宣传能力不强或重视不足,而且此类人员文化层次不高,安全素养较低,培训的接收度较差。

1.5 培训方式单一,内容局限

医院的消防安全培训基本上是说教式的课堂,培训人员泛泛的讲解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内容局限、单一,讲解枯燥乏味,授课流于形式。参加人员被动接受,多数人员为签到打卡完成任务,安全常识没有从根本上有所提升。一旦遇到火灾突发状况,慌乱之中盲目逃生将会酿成悲剧。

2 消防培训考核实践的调查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是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共调查医护人员和培训考核人员278人,其中医生占35.7%、护士人员占32.5%,管理人员占31.8%。40岁以下人员占比79%,40岁以上人员占比21%。

2.2 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星调查、发放问卷表格、消防技能考核等方法。

2.3 统计方法

采用Eecxl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经检查核对使用KAISER模型法做调查分析。

2.4 调查结果

医院多年重视消防安全培训,将消防安全考核纳入培训中,医护职工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不安全行为减少,火灾安全风险值逐年降低。但火灾事故的严重性一直位于最高位,说明医院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消防技能考核成绩调查,通过对使用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项目的参与人员年龄、岗位进行分析,发现40岁以上管理人员在查看压力表、灭火安全距离的合格率最低。在开启防火门项目中,医护人员普遍合格率偏低,人员没有意识应首先去触碰门把手是否发烫可否开启防火门。就说明在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在情急之下容易忽略一些关键的细节步骤,当在初起火灾的扑救和组织患者疏散时,忽略了这些细节的把控,可能会延误初起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造成火灾的实际死亡率上升。

3 消防培训考核机制的实践

消防培训的目的是使得人人都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知识,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有利于了解掌握培训效果。在日常的医院消防培训中如何进行考核,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呢?现有了以下实践。

3.1 建立考核模式

如何提升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医护人员对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消防制度、预案等的掌握情况,这是需要不断进行宣教强化的。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不可能把所有人员都集中进行强化学习。医院是否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线上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消防法规、行业消防指南,以及医院的消防制度。在OA系统中,可以增设消防考试模块,每年根据不同的消防宣传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所有职工进行一次消防基本知识的在线考试,提升并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对新进职工在入职前进行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使其做到“一懂三会”(即懂得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患者疏散逃生)。通过在线的考试成绩,就能分析出哪些科室人员知识的掌握情况,医院保卫部门就能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化个别强化培训,从而补齐短板提升医院整体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3.2 体验式培训

创新培训方式,让医护人员亲身体验感受,制作一些医院场景的项目进行考核。这需要确保资金投入,地方卫健系统、医院都应投入资金,按照国家卫健委消防行业标准的要求,与地方消防救援机构制定针对医院各类人员的消防培训指南统一标准,培训机构就有了参照的标准化培训模板,就能开展符合医疗机构火灾危险性的有针对性培训。同时,培训机构还可以利用高校、高新企业等科研优质资源,参与到开发针对医院人员消防安全培训软硬件。增强消防体验式项目,如将VR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提升交互性、体验性、多维性。根据不同部门训练目标和任务,为实训提供一个三维虚拟的训练场景,并在场景内通过VR仿真建模,模拟医院火灾发生的突发状况,形成逼真的3D虚拟仿真演练环境。让参训人员身临其境,真正感受真实火灾现场的模拟,使其接近于实战训练效果,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灭火认知。如医院尝试与四川大学灾害学院对医护人员、实验室人员、学生开展了3年的联合培训及技能考核,利用学院一流的烟热逃生红外系统、灭火器及水带扑救系统等科目让参训人员切身感受到火灾现场的场景,并对其疏散过程中姿势的标准程度、器材操作的规范性进行电脑评分。通过考核成绩分析出不同岗位人员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培训的内容,促进消防宣传培训工作的良性有序开展。

3.3 分层精准培训

医院人员有医护、管理、后勤、外包公司人员等类别,对不同类别人员根据其岗位特性和其文化程度制定适合的培训教案因材施教,进行精准化的分层次培训教育。这有利于各类人员更好地掌握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处置初起火灾、疏散逃生的能力,便于其接受并达到培训的目的。如配电房工作人员就应在掌握基本消防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气体灭火系统的运行原理、操作方法及疏散注意事项,其还应掌握扑救配电设备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医院消防宣传培训中,还要高度重视对外包公司人员的宣传教育,针对此类人员文化层次不高,安全素养较低,培训的接收度较差的特点,应在培训过程中,将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用最简洁的方式向其进行讲解。还可结合一些医院火灾事故案例,播放一些火灾现场的视频,拉近与培训对象的距离,通过对火灾原因、火灾损失、责任处罚的剖析和讲解,提高培训的警示性和效果。分层精准培训更有利于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对风险的发生率进行降低,让医院更加安全。

3.4 考核效果评价

消防培训的目的是提升人员的技能,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有序进行灭火疏散。每位参训人员是否能达标,能否通过客观评判考核尤为重要。可以在技能考核中强化疏散逃生、灭火器初起火灾扑救等项目。通过实践模拟考试考核人员触摸发热门、匍匐前行、触碰电梯按钮、靠墙疏散等关键考核点是否合格。在初起火灾灭火器扑救考核中,重点考核检查压力表、拔出插销、灭火器喷嘴握持、灭火安全距离、观察复燃五个考点。通过考核效果评价,利用考核的成绩报告,结合被考核人员的工种、年龄、性别等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找到普遍性和个性问题,并进行统计分析、趋势分析。为下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方案,使受训人员技能达到合格的要求。

3.5 规范运维体系

消防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接受培训人员的组织、培训大纲的确定、授课人员的培训考核分析以及培训器材的保障等。如何让消防安全培训更加生动,这需要去收集掌握更多的消防历史文化、医院火灾警示案例以及分组疏散演练强化小组人员的协调配合能力提升。这也需要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组织专门的力量,负责整体的协调运行。希望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参加培训的人员自然而然地内化珍爱生命、关注消防的价值观,强化安全用电、用气、用火的意识观念。

4 结语

医院消防培训考核的建设是医院消防安全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安全保证的有效方法和措施。首先,可以通过丰富化、精准化的消防培训考核建设,不断地培养大家热爱生命、关注消防安全的理念,从而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素养,有效地预防、控制以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其次,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关注,以建立起一个规范、高效的消防安全培训环境。最后,借助消防培训考核建设,实现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减少消防安全事件的发生,持续整改安全隐患,构建平安稳定的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环境目标。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通 知】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