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体金法检测TP和HbsAg漏检原因分析

2022-09-01张波南宁中心血站广西南宁530007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初筛胶体金梅毒

张波(南宁中心血站,广西 南宁 530007)

乙肝和梅毒居广西乙类传染病患者发病数前三位[1],乙肝和梅毒是经血传播性疾病,作为无偿献血常规检测项目得到了采供血机构的高度重视。以胶体金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联合检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特殊检测仪器和设备,在广大献血人群中进行TP和HbsAg筛查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血液的浪费[2],但是在血液初筛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乙肝和梅毒漏检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血液的浪费,还为血液安全埋下了隐患[3]。本文通过分析初筛环节TP和HbsAg漏检的各项因素,探讨初筛漏检的主要原因并为减少血液浪费和保障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2021年7月-11月南宁市各献血点成功献血采集的血液标本60521份。

标本的保存:血液样本用5ml的EDTA-K2真空采血管留取,2℃-8℃冰箱保存待用。

1.2仪器与试剂 STAR全自动加样系统,帝肯EVO全自动加样系统,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URANUS AE 368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WT)、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KH)生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WT)、法国伯乐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BL)生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剂5)生产。所有使用试剂均经质检合格,在有效期范围内。

1.3方法

1.3.1留取所有的标本经离心后(离心条件:离心力1600g,离心时间20min,离心温度25℃)采用试剂1和试剂2进行常规抗-TP ELISA检测、试剂3和试剂4进行常规抗-HbsAg ELISA检测,将两种试剂初、复检测定的S/CO值≥1的反应性标本(阳性标本)按照血液初筛要求用试剂5重新进行检测。吸取60-80μL血液标本滴在加样处,加样15分钟最终观察并判断结果。

1.3.2用唐山9.0血站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导出反应性标本的血液初筛信息,包括采血点、检测时间、检测人员、献血频次、当天采集人数等信息。

1.3.3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利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以[n(%)]表述,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算P值,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60521份血液标本经酶联免疫法检测后TP和HbsAg反应性标本共112份,占所有经血传播疾病检测项目237份不合格标本的47.26%。其中HbsAg反应性标本60例、TP反应性标本52例。反应性标本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阳性27例(45%)、阴性33例(55%);TP阳性37例(71.15%)、阴性15例(28.85%)。不同S/CO值金标法检测阳性结果比例,χ2=24.7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金标法再次检测反应性标本漏检情况[n(%)]

2.2外采、血屋和首次、重复献血者反应性标本胶体金法检测漏检情况 胶体金法检测TP和HbsAg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分别占总献血人数的0.11%和0.08%。外采和血屋TP和HbsAg阳性占比,χ2=0.003,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首次和重复献血者阳性占比,χ2=4.25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外采、血屋和首次、重复献血者反应性标本胶体金法检测漏检情况[n(%)]

2.3采血人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 外采和血屋不同采血人数TP和HbsAg阳性占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屋采血人数16人以上TP和HbsAg漏检比例为32.81%,外采人数超过100人时TP和HbsAg漏检比例为45.31%,见表3。

表3 血屋和外采不同采血人数漏检情况[n(%)]

2.4不同工龄和初筛时间段漏检情况 工龄5-10年TP和HbsAg漏检率分别为51.35%和51.85%。初筛时间分段统计TP漏检各时间段无明显差异。HbsAg漏检9-12时占比较高,为59.26%,见表4。

表4 不同工龄和初筛时间段漏检情况

2.5采血人数同阳性漏检标本判断时间对比情况 0-5分钟的39例阳性漏检标本中26例(66.67%)是在采集量大情形发生。10-15分钟显示结果有8例(12.5%),见表5。

表5 采血人数与结果显示时间情况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抗体联合检测试剂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同时测定全血、血清或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梅毒抗体,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特异度高而且肉眼可判断结果[4],联合试剂的应用在献血前经血传播疾病筛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再次用胶体金法试验验证仍然有15例TP和33例HbsAg阳性漏检,漏检率为0.08%,酶联免疫法检测S/CO值>10时胶体金法检出率较高,而S/CO值<10时胶体金法检出率较低,甚至S/CO值<5时只有3例TP显示阳性(表1),说明胶体金法检测TP和HbsAg有一定的漏检比例,主要是因为胶体金试剂灵敏度有限,其需要较高浓度的标记,而且直径较大的胶体金颗粒才有较高的灵敏度[5],此外,层析速度过快也可导致对照线很快显色,检测线显色不明显出现假阴性的结果而出现漏检[6]。提示生产厂家要采用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材料制备试剂,提高试剂灵敏度和稳定性。TP和HbsAg的漏检同时提示,虽然在血液初筛环节已经进行了TP和HbsAg的检测,初筛结果合格也只是说明初筛结果符合献血标准,并不能作为疾病检测的依据。此外,在献血者健康检查过程中应该重视献血者健康宣教并且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让献血者明白无偿献血不能作为化验血液的途径,不安全的血液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献血者捐献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会给受血者带来危险,应承担对受血者的道德责任。献血者如果认为已捐献的血液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尽快告知血站[7]。同时工作人员在血液及标本的处理过程中都应该做好个人防护,不能因为献血者血液初筛合格就放松防备,应当谨慎地对待每一份血液和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8]。

既往已经在我站成功献血并且血液检测结果合格的献血者再次来献血的,血液初筛时不再重复进行TP和HbsAg项目的检测,导致本研究中重复献血者有8例HbsAg和2例TP阳性标本漏检,漏检率为0.016%。目前部分采供血机构在血液初筛环节对所有献血者进行乙肝/梅毒项目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合格血液的浪费,但是会增加初筛检测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血液初筛环节TP和HbsAg胶体金法检测阳性标本漏检64例,占比0.11%,这在献血屋和外采献血人数分类统计中可以看出,漏检受献血场所影响不大,但是随着献血人数的增加,漏检比例增加明显,采血人数在15人以内时漏检比例较低(3.13%),随着献血人数的增加,尤其是外采采血人数超过100人时,漏检比例增幅明显(45.31%)。说明随着献血者增加,工作量明显增加,在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在初筛加样还有观察时间上会大打折扣[9]。胶体金法5分钟能够检出阳性结果39例中捐血屋31人以上献血的8例、外采100人以上献血的18例,占比66.67%。一方面提示血站要根据血液采集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人员,采集任务超出工作能力范围时,需及时增补工作人员,以保障优质的服务质量和血液检测质量,避免工作人员长期高强度作业导致漏检或者差错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则是胶体金法5分钟能够检出阳性结果39例中有13例是在采血量不大的情况下漏检,说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质量存在问题,应该加大培训力度,在常规工作下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64例阳性漏检标本中,8例是在10-15分钟内出现阳性结果,提示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加样量和时间观察要求操作,确保血液初筛结果的准确性。S/CO值>10仍然有17例漏检(15.18%),说明工作中要注意试剂的保存,防止受潮、避免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做到随用随加,确保试剂的有效和正确使用[10]。工作人员工龄和初筛时间的统计结果显示,工龄5-10年阳性漏检率较高,主要原因为工作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虽然初筛操作熟练程度提高,动作更加麻利,但是此时更加容易出现麻痹大意,暴露出工作中不注意细节、工作严谨性不够等问题,从而出现误判、漏判导致漏检现象发生。这也提示血站在对员工的培训中不仅要加强新员工培训和考核,同时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也要进行岗位技能的再培训、再学习,从而达到纠偏目的,让各项操作和技能更趋成熟。

综上所述,胶体金法检测TP和HbsAg在血液初筛环节的应用价值明显,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检比例,这提示一方面要按照要求保存和使用试剂,保证试剂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另一方面要做好初筛环节的关键点控制,加强工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血液安全意识,保障献血场所人员配备,可以进一步降低TP和HbsAg漏检率。

猜你喜欢

初筛胶体金梅毒
隐性梅毒更危险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临床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MPB64免疫胶体金检测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清远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现状与初筛对策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一株不产“透明圈”解磷菌的初筛及其溶磷能力的初步测定
气肿疽梭菌胶体金诊断试纸条的研制
浅谈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