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2022-09-01赵静杨婷杜小琴王亚梅牛彩云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二聚体阻塞性

赵静,杨婷,杜小琴,王亚梅,牛彩云(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气流受限为疾病特征,具有发病率高及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气虚、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到不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影响,近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情则会不断加重,可引起心力衰竭、肺感染、肺栓塞等合并症,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以往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技术及肺功能检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受外界因素及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且临床应用较为局限,需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诊断。有研究表明[3],相较于健康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amino-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存在异常现象。认为通过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本文现针对院内9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患者列入健康组,另抽取同时期在本院就诊的3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3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分别列入疾病1组及疾病2组,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号:2021年审(22)号]。健康组纳入患者男女比例为15∶15,最小30岁,最大70岁,均值(50.32±6.14)岁;疾病1组纳入患者男女比例为16∶14,最小31岁,最大70岁,均值(50.63±6.07)岁;疾病2组纳入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最小30岁,最大71岁,均值(50.45±6.15)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且组间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疾病1组及疾病2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②疾病1组及疾病2组患者经肺功能、影像学等检查确诊;③健康组患者机体健康,未患有相关疾病;④均为自愿参与研究;⑤临床纳入资料完整无缺失。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史或意识、语言障碍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10ml静脉血,向抽取的血液标本内注入抗凝剂,并将标本放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离心后分离上层血清分别进行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PCT采用飞测全自动免疫荧光检测仪及配套试剂,按照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检测,正常值为<0.5ng/ml;NT-Pro BNP采用多功能免疫检测仪及配套试剂,按照双向测流免疫法进行检测;D-二聚体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按照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正常值为<0.3mg/L或<0.5mg/L。

1.3观察指标 比较组间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组间各指标水平发现,健康组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疾病1组及疾病2组,而疾病2组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疾病1组,P<0.05,见表1。

表1 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症状并无明显特征,因此诊断难度较大,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混淆,出现误诊、漏诊现象,对疾病治疗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如何有效诊断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逐渐成为社会及医学界关注重点之一[5]。

以往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肺功能检查等进行诊断,虽可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但其在诊断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及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可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导致误诊、漏诊[6]。临床学者发现[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在部分血清学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认为可通过相关血清学指标检测进行诊断,如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本文通过比较组间各指标水平发现,健康组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低于疾病1组及疾病2组,而疾病2组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疾病1组,P<0.05。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进行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可起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病后可出现胸闷、气虚、呼吸困难等症状,表明患者处于缺氧状态,而当患者处于缺氧状态时,血黏度较高,而D-二聚体是一种交联纤维特异性降解产物,作为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敏感指标,当患者血黏度较高时,体内凝血和纤溶活性被激活,D-二聚体水平可异常升高。因此通过观察D-二聚体水平可对患者体内血栓、高凝状态进行观察,起到判断疾病的目的。而当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时,可导致肺循环重塑,引起肺动脉高压,当心室受刺激后可促进BNP分泌,当心室壁张力增加后,BNP水平可提高,而NT-Pro BNP作为BNP前体,能够有效反映心室超负荷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阶段的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PCT是由肺部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当存在细菌感染症状时,PCT水平可呈异常、迅速、稳定上升,若未被病毒感染,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因此通过观察患者PCT水平可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在诊断疾病的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8]。

综上所述,应用PCT、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可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二聚体阻塞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科常见疾病诊断编码思路分析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思路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孕产妇分娩前后D-二聚体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