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复新凝胶在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9-01张铭鑫天津市河西区口腔医院天津30020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牙周袋患牙菌斑

张铭鑫(天津市河西区口腔医院,天津 300203)

慢性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进行性损伤的炎症性疾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道该病为全球最流行疾病第11位,目前已有患者7.5亿例[1]。我国吸烟人群数量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使慢性牙周炎问题更为突出,45%-50%的成年人有轻度慢性牙周炎[2]。慢性牙周炎不仅影响牙齿美观性,还可导致牙齿脱落,影响咬合功能;目前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清除牙龈下细菌生物膜,从而缓解或根治炎症,并适当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从而持久改善牙周健康;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指导患者自行清洁口腔,控制菌斑,以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采用牙周手术。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是常用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法,能大量去除牙结石、菌斑,改善牙周袋内壁环境,但操作也可能刮除结缔组织、上皮,形成新创伤。为了进一步改善治疗方案,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致力于药物研究,其中以含有强力霉素、盐酸四环素、甲硝唑等局部药物应用较多;此外,也有不少研究指出,含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贝复新凝胶具有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愈合的作用,可应用于口腔多种疾病[3];但目前关于贝复新凝胶在牙周基础治疗中是否有良好效果,尚不明确。笔者为此纳入所在医院2021年5月-2022年3月60例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年龄≥6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除第三磨牙外,全口余牙至少20颗;患牙至少有2个真性牙周袋,治疗前PD≥4mm,探诊出血;既往1年无牙周治疗史,研究前3个月内不曾使用抗菌药;经凝血检查、血常规检查等无异常。

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异常;有修复体患牙;存在咬合应力集中等所致牙龈创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其他慢性炎症性病变;治疗依从性差。根据上述标准,最终将笔者医院2021年5月-2022年3月60例慢性牙周炎老年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0-82岁,平均(68.12±3.15)岁;病程2-12年,平均(6.54±1.13)年;患牙78颗。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0-85岁,平均(67.56±4.76)岁;病程1-11年,平均(6.60±1.51)年;患牙73颗。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0.05。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治疗器材与药物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规格:21000IU×5g)。牙周袋探针(沪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1061617号;生产公司:上海康桥齿科医械厂)。UDS-G啄木鸟牌超声洁牙机(生产企业: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2.2治疗方法 治疗前1周均做全口超声龈上洁治,给予口腔健康教育,让患者每日正确使用牙线、刷牙,控制菌斑。所有患者均行基础治疗(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立即使用0.9%生理盐水进行局部冲洗,隔湿,擦干后不做其他治疗;1h内禁止进食、饮水、漱口,等待复诊期间不可使用抗菌型漱口液,不可服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复新凝胶,即在基础治疗后进行局部冲洗(方法同对照组),隔湿,擦干后观察口腔出血情况,出血停止后用装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的冲洗针插入患牙牙周袋底部,按近颊到远颊、近舌到远舌的顺序缓慢推注,推注时向后退针头,直至凝胶溢出牙周袋;每周复诊上药(贝复新)1次,持续用药2周;其余处理方法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1.3.1牙周指标 以治疗前(基线)以及治疗后1周、3周、5周为时间点,观察两组患牙牙周附着丧失(Attachement Loss,AL)、牙周袋探诊深度(Depth of pocket,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点位百分比。SBI指数:牙龈健康记0分,牙龈有轻微水肿但探诊无血为1分,牙龈水肿且探诊出现带脓状出血为2分,牙龈水肿且探诊有沿龈缘出血征为3分,若血溢出龈缘则记4分[4]。PI指数:根据牙面菌斑量以及厚度评估,检查每颗患牙4个牙面,每颗患牙评分为4个牙面评分之和除以4;龈缘无菌斑为0分;有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经探针尖刮侧面可见菌斑为1分;牙缘或邻面有中等量菌斑为2分;龈缘、邻面或龈沟内有大量软垢为3分[5]。

1.3.2疗效评估 显效: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等症状消失,PD至少变浅2mm,牙龈指数降低>50%;有效:症状显著缓解,PD至少变浅1mm;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于治疗后3周、6周分别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牙周指标比较均为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PD对比(±s,mm)

表2 两组PD对比(±s,mm)

组别 患牙数 基线 治疗后1周 3周 5周观察组 78 5.09±0.33 4.29±0.23 3.45±0.17 3.35±0.11对照组 73 5.04±0.29 4.31±0.26 3.48±0.15 3.31±0.22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PI指数对比(±s)

表3 两组PI指数对比(±s)

组别 患牙数 基线 治疗后1周 3周 5周观察组 78 2.29±0.12 1.10±0.03 0.30±0.02 0.05±0.01对照组 73 2.30±1.14 1.09±0.05 0.30±0.05 0.05±0.01 P->0.05 >0.05 >0.05 >0.05

表5 两组BOP阳性点位百分比对比(±s,%)

表5 两组BOP阳性点位百分比对比(±s,%)

组别 患牙数 基线 治疗后1周 3周 5周观察组 78 100.00±0.00 80.32±2.87 47.98±2.33 38.45±3.19对照组 73 100.00±0.00 90.43±2.43 55.78±2.98 41.67±2.97 P->0.05 <0.01 <0.01 >0.05

2 结果

2.1两组牙周指标比较 两组基线及治疗后1周、3周、5周AL、PD、PI比较,P>0.05,见表1-3;两组SBI、BOP阳性点位百分比基线和治疗5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周、3周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4-5。

表1 两组AL对比(±s,mm)

表1 两组AL对比(±s,mm)

组别 患牙数 基线 治疗后1周 3周 5周观察组 78 2.49±0.42 2.11±0.34 1.70±0.15 1.45±0.12对照组 73 2.50±0.37 2.10±0.32 1.71±0.14 1.46±0.11 P->0.05 >0.05 >0.05 >0.05

表4 两组SBI指数对比(±s)

表4 两组SBI指数对比(±s)

组别 患牙数 基线 治疗后1周 3周 5周观察组 78 4.03±0.15 1.32±0.12 0.86±0.12 0.54±0.09对照组 73 4.05±0.14 1.69±0.13 1.06±0.11 0.56±0.10 P->0.05 0.0107 0.0172 >0.05

2.2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3周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9.49%;62/78)高于对照组(54.79%;40/73),χ2=9.670,P<0.05。治疗6周,观察组(89.74%;70/78)与对照组(79.45%;58/73)比较,χ2=1.654,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多用药物辅助牙周基础治疗,而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比较,前者不良反应更少,耐药风险更低。贝复新作为局部使用的生长因子药物,能缓解湿疹瘙痒症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口腔黏膜溃疡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缓解疼痛;此外,在激光治疗创面、正形手术、祛痣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后1周、3周时观察组SBI、BOP阳性点位百分比较对照组低,P<0.05。这与张秋芳[6]等研究者报道的观察组(贝复新凝胶+牙周基础治疗)患者治疗1周、2周时SBI、BOP阳性点位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时上述指标比较为P>0.05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在牙周基础治疗上增加贝复新凝胶,能进一步减少探诊出血,改善龈沟出血指数。基础治疗后,部分结缔组织以及结合上皮有撕裂性创伤,牙周袋中有大量血块,袋壁血管扩张;加用贝复新凝胶后,其中有效成分进入牙周袋,作用于创面,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促进细胞群和血管生长,改善局部血运,加快肉芽组织生长;故观察组SBI、BOP阳性点位百分比改善较对照组更早。两组PI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考虑是基础治疗后已经能显著减少软垢和牙菌斑,加上后期健康指导也达到控制牙菌斑的作用,贝复新凝胶主要促进创伤愈合,对牙菌斑控制并无显著效果。本研究两组PD、AL显著改善,但组间比较,P>0.05,这与刘建香[7]研究者报道的结果一致,考虑是因为: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组织愈合需要形成长结合上皮结构,但这种愈合不稳定,且细胞受损后自身分泌的生长因子量小,既往一些研究指出,给予外源性生长因子能促进结缔组织分泌更多内源性生长因子,也有研究用显色剂四唑盐测定,证明贝复新能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加快牙周组织修复,但是即便贝复新凝胶能促进牙周成纤维细胞增殖,但长结合上皮增殖速度仍然较纤维生长更快,因此无法促使稳定的结合上皮形成。此外,探针进入尚未完全愈合的牙周袋也会存在测量误差。

治疗后3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贝复新凝胶含有高表达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创面修复,缓解疼痛,加快血管内皮细胞、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分化;对细胞外基质和成纤维细胞蛋白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加快溃疡愈合,因此在缓解肿胀、牙龈出血上具有更好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疗效。但本研究显示,这种优势在治疗6周时消失,提示贝复新凝胶的使用能加快康复,但对远期疗效并无显著帮助。

综上所述,贝复新凝胶用于慢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牙龈出血、水肿等症状,提高短期疗效。

猜你喜欢

牙周袋患牙菌斑
根面平整在牙骨质撕裂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填充骨缺损对根尖切除术疗效影响的回顾分析
预成纤维桩修复改善患牙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分析研究
牙冠过短或缺损达龈下的患牙行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研究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意向性牙再植术的临床护理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