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的相关因素

2022-09-01胡祥阳江西省崇义县中医医院江西赣州3413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血凝蛇毒托拉

胡祥阳(江西省崇义县中医医院,江西 赣州 3413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多是由于屈式韧带上面的胃、食管、十二指肠、胰管、胆管发生病变引发的急性出血,临床症状为呕血、柏油样便、黑便等。病情严重者在短期间会持续大量呕血,还会伴有出血性休克,可危及生命[1-4]。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我院的实践表明,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具有效果,可以保护胃黏膜,改善凝血功能,促进血小板聚集,以抑制出血症状。但是治疗效果会受到不同病因的影响,一些患者存在治疗无效现象,不仅难以控制出血量,还会加重病情,所以针对消化道出血探索影响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改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的影响因素,内容如下。

1 基本资料与实施方法

1.1资料情况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接受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十二指肠溃疡23例,胃溃疡12例,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15例,出血性胃炎13例,上消化道肿瘤8例,贲门黏膜撕裂6例,其他3例。

纳入标准:患者症状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不同程度的呕血、柏油样便、黑便等;患者体征平稳;未服用过影响凝血功能药物,治疗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腹腔感染;合并消化道梗阻;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下消化道出血;因食物或药物导致的黑便;病历资料不全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实施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静脉滴注泮托拉唑,80mg/次,1次/d;静脉推注白眉蛇毒血凝酶,1KU/次,2次/d。72h后评估止血效果:显效:24h内止血成功,血压平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有效:24-72h内控制出血量,血压较为稳定,血红蛋白无降低;无效:出血仍未控制或依然增多,血压、血红蛋白降低。显效、有效计入治疗有效组,无效患者计入治疗无效组。

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①一般资料:性别(男、女)、年龄、饮酒史(有、无)、消化性溃疡(有、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无,通过胃镜采样检查判断)、体重指数、首次出血(是、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②实验室指标检查方法:治疗前,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mL,常规肝素抗凝,分离上层血清,采用mindray BS-620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

1.3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3.0,计量资料正态性情况采用Shapiro-Wilk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与n表示,检验采用χ2;采用(±s)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加以表达,组间检验以独立样本t进行,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存在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后的效果 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30例,无效27例;有效组53例,占66.25%(53/80),无效组27例,占33.75%(27/80)。

2.2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对比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Hp感染、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s),n(%)]

基线资料 有效组(n=53) 无效组(n=27) χ2/t P年龄(岁) 54.25±4.17 54.74±4.11 0.378 0.706性别 男 38(71.70) 18(66.67) 0.108 0.742女15(28.30) 9(33.33)体重指数超标 19(35.85) 10(37.04) 0.346 0.587饮酒史 11(20.75) 6(22.22) 1.045 0.606消化性溃疡 27(50.94) 14(51.85) 0.169 0.918幽门螺杆菌感染 18(33.96) 22(81.48) 8.201 0.004首次出血 37(69.81) 19(70.37) 0.115 0.756门静脉内径(cm) 1.12±0.18 1.38±0.2l 1.969 0.514脾静脉内径(cm) 0.87±0.14 1.07±0.18 11.415 0.524实验室指标尿素氮(BUN)mmol/L 19.24±4.54 24.58±6.81 10.786 0.00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U/L 96.1±20.5 247.9±29.4 22.231 0.001白蛋白(ALB)mmol/L 29.61±7.19 30.1±6.49 0.732 0.043肌酐(Scr)mmol/L 763.84±14.31 893.51±16.89 12.591 0.001血红蛋白(Hb)g/L 73.41±7.84 86.78±9.71 14.396 0.001凝血酶原时间(s) 12.73±0.97 16.04±4.52 9.234 0.047

2.3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将表1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是导致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无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一般是指屈氏韧带以上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胆道等消化道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内科住院病人的2%左右,男女发病率相似,秋冬季为发病高发季节,发病对象以中青年居多,老年病例则以消化道肿瘤出血者多[5-8]。

本次研究表明,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预后差,并且复发率高,虽然当前有多种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量,减少发生再出血的风险,但是一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因此,确定影响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提升临床疗效的基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纳入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无效率33.75%,表明泮托拉唑联合巴曲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还有提升空间。为了确定相关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p感染、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异常是影响泮托拉唑联合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无效的直接因素。分析其中的原因如下:①Hp感染是发生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的首要因素,Hp含有一定比例的尿素酶,可以激发尿素发生水解生成氨,这导致了胃黏膜屏障原有的功能受到了影响,还弱化了胃黏膜抗酸能力,导致胃溃疡等病情不断加重,增加了康复的难度[9-12]。Hp感染还会激发基础胃酸量,刺激胃酸更多的分泌,会导致胃与十二指肠黏膜进一步损伤,会发生出血病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清除Hp,以保证止血效果。②本次研究中,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水平高于未出血组。这些实验室指标血清炎性标明了因子水平异常升高,可以反映消化道的受感染情况。

当消化道遭受打击时,细胞膜功能受损,通透性会增大,胞浆内AST通过增大的细胞膜流入血浆,使得外周转氨酶含量升高。上消化道受到严重应激时,流入血浆的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血红蛋白(Hb)含量较多,并且影响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促进炎性因子和黏附分子水平持续升高,进而推动血管炎症反应进展,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抗炎治疗,抑制炎症水平是改善止血效果的关键。

综上所述,Hp感染、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Scr)、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是导致泮托拉唑联合巴曲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无效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血凝蛇毒托拉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加泰主席又选出一个强硬独立派
身家50亿的精神坚守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4例临床疗效观察
血凝大地土犹香——近代甘肃省华亭文化大使幸邦隆先生的对联情结
蛇毒治病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