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饶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05程雄彬

江西农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上饶市示范园产业园

程雄彬

(上饶市农业农村局,江西 上饶 334000)

现代农业园区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率,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支撑,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1]。我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5年都明确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自2017年开始,每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局都会联合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报工作。截止到2022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局已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53个,其中2017年批准创建41个,2018年批准创建21个,2019年批准创建52个,2020年批准创建39个,2021年批准创建50个,2022年批准创建50个[3]。江西省也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自2018年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截止到2022年,全省共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9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8个。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梳理当地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剖析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期为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上饶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情况

1.1 平台建设较为突出

上饶市高度重视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平台创建工作,坚持系统谋划,周密部署,强化市县衔接沟通,加强政策解读和要素保障,大力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现代农业园区申报创建,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截止目前,上饶市成功创建省级以上农业园区44家,其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数量全省排名第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家,数量全省排名并列第一,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6家,数量全省排名并列第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实现了全市12个县(市、区)全覆盖。

1.2 主导产业极具亮点

上饶市现代农业园区遵循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发展思路,紧扣市政府“发展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培育首位产业”决策部署,依托自身特色资源禀赋,强化资源整合和要素投入,培育发展了马家柚、贡米、红芽芋、茶叶、虾蟹、雷竹等多个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上饶市强有力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截止目前,上饶市农产品已成功认证绿色食品184个,有机食品27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9个。多个特色产品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中,“广丰马家柚”“万年贡米”“婺源绿茶”成功入选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婺源绿茶”品牌价值达25.62 亿元,婺源县入选全国农业(茶叶)全产业链典型县,上饶市广丰区因“广丰马家柚”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表1 全市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分县统计表

1.3 园区效益明显提升

按照一园一主业的发展思路,园区大力挖掘自身优势,加快发展补足农产品加工短板,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强化品牌创建与市场营销,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经济效益得到了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3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中年经营性收入过5000万元的有19个,比2018年增加4个,占比52.8%;年经营性收入在1000万~5000万元之间的有13个,比2018年减少2个,占比36.1%;年经营性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4个,比2018年减少2个,占比11.1%。培育孵化了301个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图1 2018年-2020年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经营收入统计

1.4 管理机制逐步健全

制定了《关于印发上饶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饶府厅字〔2017〕142号)》,明确了园区管理运行重点事项和相关职能。全市12个县(市、区)都成立了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正科级事业单位),配备了专门办公场所和专职人员负责现代农业园区管理运行和服务对接,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1.5 联农带农呈现成效

坚持把联农带农效益作为园区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力引导园区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涌现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初步建立了“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如江天农业示范园,依托自身在科研、品种、仓储、加工、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组建了铅山红芽芋产业联合体,为种植农户提供优质红芽芋脱毒种芋,与普通红芽芋相比,亩增产30%以上,亩增收1000~2000元,同时公司通过订单种植,以保护价收购,确保种植农户收益,农户亩收入5000~6000元。

2 上饶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园区企业融资不顺畅

农业项目周期长,耗资大,给入园农业企业资金链带来较大压力,从而使得农业企业融资需求较为强烈。然而,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不少农业企业遇到融资难、融资期限短、融资贵的苦恼。一方面,金融机构出于盈利和规避风险的考虑,倾向于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决定了企业对中长期信贷需求更大,造成了融资供求不契合。另一方面,大多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条件是需要合格抵押物,而农业企业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其抵押担保物少(农业园区的土地是集体流转的土地),贷款额度也较小。此外,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对接不紧密,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农业不良贷款率高等因素也影响了农业企业的融资。

2.2 园区企业用地需求难满足

部分农业园区规划面积有限,成片的流转土地较少,难以满足园区企业大规模种养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企业发展。2018年以来,随着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建设用地审批更为严格,农业企业建设用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些园区建设项目,因土地指标达不到而无法实施,只能停留在协议上,一定程度上影响园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2.3 园区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

园区企业多为小规模经营,生产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市场营销策略和特色品牌,市场可代替性强。园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年轻力量不足,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园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偏弱,高附加值产品研发较少,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进度较慢,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化带动能力还不足。

3 上饶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意见与建议

3.1 加大财政、金融扶持

资金是制约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持续加大“三农”领域财政项目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参与园区建设。持续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通过“走出来”和“引进来”的方式,吸引一批优质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入驻园区。强化金融机构服务对接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园区信贷扶持力度,降低信贷担保门槛和担保费率,扩大信贷投放规模,逐步破解信贷担保难问题,真正满足园区企业发展资金需求。

3.2 加强科技人才支撑

人才是园区发展的最核心要素与最长久竞争力。要大力推动农业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固合作关系,鼓励科技人员通过专职、兼职等形式,在园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支持农业园区开展新品种研发推广或新技术技术转化应用,提升园区科技竞争力。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三支一扶”计划,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扩大推行免费农科生政策,引导更多青年人才热爱农村,从事农业,为园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3.3 提升发展效益

发展效益是体现园区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要遵循因地制宜和市场导向的原则,积极壮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市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主导产业集聚,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唱响一批农产品品牌。要大力补足加工短板,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构建农业全产业链。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防治等绿色发展技术模式,推进“两品一标”品牌培育,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猜你喜欢

上饶市示范园产业园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优质栽培示范园 用“特、优”点亮果农致富之路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上饶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大通道,大发展——上饶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开拓旅游业发展新空间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基于可达性分析视角的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评价与优化
上饶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