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首市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

2022-08-05石蕾龙跃军

江西农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吉首市黄板虫口

石蕾,龙跃军

(湖南省吉首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吉首 416000)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吉首市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此,从2019年-2021年,笔者在重点茶区对该虫的为害状况进行调查并实施了茶叶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的应用试验。

1 发生规律

1.1 生活史

吉首市茶假眼小绿叶蝉一年繁衍9代~12代,其成虫在茶蓬内叶背上,在冬季豆类作物、杂草等其他植物上越冬。越冬虫一般从3月中旬始见活动,至暖冬季12月初停止活动。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的习性,在适宜条件下15~20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因此除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外,世代重叠、虫态复杂。

1.2 生活特性

茶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均趋嫩为害,多栖息于茶芽鞘叶背,以芽下2~3叶虫口为多,成虫、若虫喜横行,低龄若虫活动较迟钝,3日龄后活泼,善爬能跳,稍受惊即向茶蓬内爬行转移或跳开。

1.3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吸取嫰叶汁液为害,被害嫰叶失绿,叶脉变红,芽梢红褐枯焦并且萎缩,质地变脆。成虫卵产于嫩茎皮层和木质部间,虫情严重时会造成茶叶大面积减产并造成树势衰弱。

茶假眼小绿叶蝉适宜温度为17℃~28℃,易发生于温暖湿润气候,一年中有2个为害高峰。6月初至7月上旬形成第一个虫口高峰,百叶虫口达到57~103头,夏季茶园虫情指数高,受害严重。秋季,9月上中旬为第二个虫口高峰,百叶虫口达30~83头,使秋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2 虫害发生原因及影响

2.1 品种单一

吉首市茶园面积从2010年的不足50公顷扩大到至今的1万公顷。种植品种单一,“黄金茶一号”品种栽培面积占总栽培面积的95%以上,因此茶园的生物多样性低。

2.2 气候适宜

近年来暖冬气候多,春季回暖早,越冬成虫生活力强,繁殖力高,为害期长,基数高。每年6月-7月适逢西南季风影响,温度适宜,降雨时间长,雨天和晴天相间,防治困难,为其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

2.3 滥用农药杀伤天敌

部分茶园滥用农药使天敌遭到大量杀伤。茶园中捕食小绿叶蝉的天敌主要为蜘蛛,据笔者调查在实施的绿色防控区内的天敌蜘蛛数量达到8200~14000头/667平方米,此外还有瓢虫、螳螂、捕食蝇、姬蜂、草蛉等天敌。在使用广谱农药的农户自防区,蜘蛛数量下降至2000头/667平方米以下,其他天敌数量更是稀少。天敌的作用难以发挥,致使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试验区天敌消长规律见表1)。

表1 2020年6月茶园两种防控区天敌数量调查统计表

2.4 农残超标问题严重

茶叶是保健型饮品,无论国内国外对其质量的要求都很高。其中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制定严格的农残限量标准,对茶叶出口形成技术壁垒,给我国茶叶出口带来经济损失。在茶园虫害发生时,农户往往混用滥用多种农药,农药残留超标,据2017年茶叶产品安全监测情况显示,主要是氯氰菊酯检出率较多,达到27%,部分样本检出啶虫脒、吡虫啉等农药残留。

3 绿色防控

3.1 防控策略

针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生活特性和为害特点采取农业防治、诱控技术防治、生物防治控制害虫基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试验区连续三年农药使用情况见表2)。

表2 2018年-2021年隘口村绿色防控试验区20户茶农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统计表 单位:户

3.2 农业防治

3.2.1 采摘灭虫

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减少作用最大的是人工采茶,及时分批或一次性集中采茶可以带走大量虫卵并破坏叶蝉的营养环境和产卵场所。

3.2.2 及时清除杂草

春茶和秋茶采收期,及时清除茶园及周边的杂草,减少小绿叶蝉的躲避场所,对控制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有更好的效果。

3.2.3 适时修剪清除虫源

茶假眼小绿叶蝉每年第一个高峰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此时对茶园进行深度修剪,破坏其营养环境和生活场所,即把枝条就地铺于茶行之间,不仅可以大幅降低茶园害虫的种群数量,还使茶园安全度过夏秋的干旱季节,促进秋茶的早生快发,提高秋茶的产量和质量。

3.3 诱控技术防治

色板诱虫:根据假眼小绿叶蝉视觉偏嗜黄色的特性,每亩悬挂20~25片全降解黄板。悬挂技术注意事项:首先,春茶采收后期轻修一次茶蓬,及时放置黄板,或在夏茶、秋茶集中采后放置黄板。悬挂黄板时其下沿离茶蓬面5~10厘米即可。其次,夏茶、秋茶采收期间可根据黄板面上的虫量间隔15~20天更换黄板一次。有条件的还可以加性激素诱芯和黄板一起放置,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也不伤害天敌,利于天敌种群数量增长,这是茶园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

3.4 生物防治

保护茶园环境中害虫的天敌资源,充分发挥其对生态的调节作用,是茶园生物防治最重要的基础。

建立茶园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在茶园种植不同季节开花的蜜源植物,利用茶园的蜘蛛、瓢虫、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实现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为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和补充营养的场所。

积极推广使用植物源农药:当害虫达到一定防治指标时,提倡施用0.6%苦参碱水剂,60~75毫升/亩;0.5%印楝素可溶液剂,45~75毫升/亩防治害虫。

4 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以化学农药的使用作为应急防控手段处置虫害的种群扩张,不主张全面施药。

4.1 建立虫情观测点,精准施用农药

在主要茶区设点观测茶园害虫的发生动态,掌握防治时期,严格防治指标:在虫害第一个高峰百叶虫口达到7头、第二个高峰百叶虫口达到10头时及时施药。抓住害虫早、小的关键时期实行分区域施药,不提倡全面施药,协调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矛盾,避免大量杀伤天敌。推荐使用农药:10%虫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15%茚虫威乳油2000~3000倍液。还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4.2 冬季封园

可以用SK矿物油100~150倍或石硫合剂300克/亩封园,以降低越冬害虫的基数。

猜你喜欢

吉首市黄板虫口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的影响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壮丽云海入画来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不同色板诱杀苹果有翅蚜的效果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吉首市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