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探究

2022-08-05王军肖传勇王红梅

江西农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检验法农产品检测

王军,肖传勇,王红梅

(德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德州市畜牧兽药检测中心,山东 德州 253015)

基于农药化肥的有效应用,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合理运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十分必要,已然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方法。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政府部门也对此表示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强度和力度不断加大。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都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依据,并实施政府统一领导、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管的基本制度,在实践工作中始终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主要方法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基于农业农村部开展的2021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的结果可知,2021年全年共开展了3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整体合格率为97.6%。监测人员从全国31个省200个大中城市中取样,按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划分出5大类农产品监测类别,并基于各类别细分出114个品种。其中,蔬菜类以及畜禽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如表1。

表1 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的根本目的是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而促进现代农业良性发展。在实践工作当中,合理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根本保障,将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水平,并为保证食品安全奠定基础。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为农产品生产以及加工技术优化提供辅助,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助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1]。从农产品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为绿色无公害食品产销提供保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科学应用,将有效控制农产品中的毒素、药物残留,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方向

重金属、农药化肥、真菌毒素都是农产品的主要污染源,将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实践中,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所以检测工作需要面向农产品产销全过程,并且实现多元覆盖。从宏观角度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会受到检测体系、检测技术、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市场秩序等多种因素干扰,还有农业环境、农业投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影响均不容忽视。而从微观角度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受供应链建设影响[2],供应链的体系化、规范化以及完善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全局性思维,全面掌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方向。

通常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主要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检测农产品中的天然毒素。许多农产品都会因生产技术不成熟或保存方法不当而产生天然毒素,导致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黄曲霉素、赭曲霉素、展青霉素等天然毒素。②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施放农药化肥已成常态,但用量不当就会导致农药化肥残留,进而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所以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确定残留农药的成分以及残留量十分重要。③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检测。许多农产品会为微生物繁殖提供条件,微生物繁殖后会形成病毒、细菌或真菌,将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危害,所以微生物检测也同样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④检测杀虫药剂的残留量。例如,在粮食储存阶段会用熏蒸剂来抑制害虫繁育,但在处理中若出现药剂残留就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运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检测粮食熏蒸剂含量十分重要。⑤检测农产品储存环节的质量安全。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在储存方式上也相差甚远,尤其是在保存方法以及时限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为避免因保存不当引发农产品变质,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必须采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

从现实角度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不仅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还容易扰乱农产品销售市场。因此,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该项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常用的检测技术原理和实践要点。基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常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加以总结。

4.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主要依靠气相色谱技术来检测产品之中的药物残留,在挥发性物质分离领域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方法的技术原理就是基于混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差异,利用不同的滞留时间实现两相分配,从而完成挥发性物质检测[3]。使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时,需要以气体为流动相,当气体与固定相相互作用时就可基于二者的反应结果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从而确定农药残留种类以及残留量。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来说,气相色谱法的操作便捷、反应灵敏度高,而且该技术支持下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检测效率快,可以充分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现实需求。通常来说,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时,需要选用参数、性能达标的火焰电离检测器或电子捕获检测器。从当前情况来看,气相色谱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频率最高。

4.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气相色谱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技术都十分常见,二者在使用方向上较为统一,都被广泛应用在药物残留检测领域。通常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会通过高灵敏度的荧光检测技术完成液相色谱检测,当然使用紫外线检测技术也可达到同等效果。不仅如此,检测环节还常常会采取多技术联用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质效以及为优化技术水平奠定基础,需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实际作业环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主要被用于检测初级农产品的药物和毒素残留。这种技术属于融合性高新科技,可弥补单一检测技术的缺陷,强化物质检测性能。比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检测农产品中的难挥发性物质以及热不稳定性化合物方面都有着极强优势。结合实践发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检测精准性和时效性极高,而且在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方面都颇具优势,能够有效实现物质分离并且可完成多种物质分析,该技术的适用性极强[4]。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配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如图1),检测时要求设备的质量精确度小于0.01%。

图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4.3 拉曼光谱法

在众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拉曼光谱法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这种方法在分子结构研究中应用广泛,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可以为优化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在实际应用环节,需使用拉曼光谱仪来完成检测工作,该设备共由五个部分组合而成:其一是光源,其二是外光路,其三是色散系统,其四是接收系统,其五是信息处理系统。使用拉曼光谱法检测农产品时,并不需要制备样品,所以检测误差的发生几率将会大大下降。而且,这种技术的检测速度快、精确性高、灵敏性强,适用于快速、高标准的食品安全检测。

4.4 聚合酶链反应法

聚合酶链反应法也被称为PCR法,是一种基于DNA聚合酶实现DNA片段复制扩增的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环节,基于聚合酶链反应法可实现产品元素含量的测定,从而确定产品的品种来源和质量安全[5]。目前,聚合酶链反应法被广泛应用在防止食品造假管理领域,在测定和确认食品掺假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比如,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羊奶掺假情况时,可帮助检测人员确定羊奶中掺入的牛奶含量并且确定羊奶的品种来源。不仅如此,聚合酶链反应法还能测定含有特定微生物种群产品的组成,辅助水产动物健康养殖。而且,将这种技术应用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当中,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5 快速检测法

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类型不断丰富,随着检测时效性要求提升,快速检测法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主要技术类型。从当前情况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4.5.1 免疫分析法

这种方法最早被应用在医学领域,用于开展药物分析。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该方法主要用于农药残留以及真菌病毒检测。从现实角度来看,基于免疫分析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时利用抗原以及抗体之间的可逆性结合以及二者的特异性发生反应,从而利用抗体完成生物化学检测,最终实现化合物的“定量+定性”分析。在实践工作当中,免疫分析法表现出特异性与经济性的特质,检测时间短且灵敏性高,技术安全性与精确性也相对较高,因此备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青睐。不仅如此,免疫分析法还可用来开展大批量筛选试验,试验场所在室内或室外皆可。

4.5.2 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可用于识别物质、检测物质浓度的设备,在食品工业、环境与检测、发酵工业以及医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生物传感器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有效识别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可快速完成样品分析,保证农产品质检的可靠性。通常来说,生物传感器法在使用中可展现出准确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专一性强的特点。应用该方法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必须强调识别元件与理化转能器的选用合理性,并且保证识别元件的多样性。当前,生物传感器法不仅可用于检测农药残留,在农产品新鲜度的分析与判定方面也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4.5.3 常规检验法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环节,常规检验法可被视为多种类集合的检验技术体系,其中既包括理化检验法,又包括生物检验法,还包括感官检验法。因此,使用常规检验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时,既需要调动检测人员的多个感官,又需要强调检测方法的多样性。比如,基于旋光仪法、显微镜检验法、热学检验法等物理检验法检测农产品的物理性能;基于容重分析法、层析法、重量分析法等化学检验法,对农产品的药物残留以及有害物质含量加以检测;基于生化反应法、动物试验法以及显微镜检验法等生物检验法,检测农产品的受污染程度,确定农产品是否存在毒素或病菌超标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若采用感官检验技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则需要检测人员亲自上阵,利用其感觉器官对农产品进行质量鉴定,从现实角度来看,感官检验技术的效率极高,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法与仪器检测相比,而且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容易出现检验失误。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合理选用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拉曼光谱法、聚合酶链反应法以及快速检测法都是常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它们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在各个阶段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无论是在对天然毒素、农药残留、粮食熏蒸剂、微生物的检测中还是在农产品储存过程的检测中都可见其身影。

猜你喜欢

检验法农产品检测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梧州市高温事件气候特征分析
国际法中的“反事实推理”:作用与局限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论TRIPS协议中“三步检验法”存废之争和解决途径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