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的影响

2021-09-02黄建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板树冠天敌

黄建青

(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福建莆田351119)

野生状态下茶树园,植被丰富,生长在阔针混交林间,园内有桉树、马尾松、相思树、油桐树等乔木,毛杜鹃、栀子花、小叶黄杨等灌木和芒萁、狗尾草等野草,苍林郁闭,水分充足,光照较弱。由于受到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害虫的为害,造成茶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减少害虫基数,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十分重要,其中黄板诱集是茶树害虫物理防治措施之一,有助于野生状态下茶树园建设[1]。为此,本文作者开展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的影响试验,并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昼夜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旨在提高野生状态下茶树园黄板使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黄板规格为25 cm×20 cm(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时间

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影响试验于2020年9月12日至10月17日进行;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秋季在茶树园昼夜活动规律研究于2020年10月6日进行。

1.3 试验地点

试验在莆田松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茶树园进行,茶树园为梯田(北纬25°52.00′、东经119°10.57′),海拔293.14 m,面积13.3 hm2,红壤,中等肥力,植被丰富,生长在阔针混交林间,园内有桉树、马尾松、相思树、油桐树等乔木,毛杜鹃、栀子花、小叶黄杨等灌木和芒萁、狗尾草等野草,树龄约50年,品种毛蟹茶,树高2.8~3.5 m,树姿半开张,灌木类型,近椭圆形树冠,茶树下长满芒萁、狗尾草等野草,野草高度0.3~0.5 m。

1.4 试验方法

1.4.1 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影响试验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3次重复,计12个小区,每小区为3张黄板,悬挂于树势相当的茶树树冠外围,每株茶树悬挂一张黄板,东南朝向,区组内黄板间距约3 m,区组间黄板间距约6 m[2]。处理1(树冠底部),黄板下缘离地面高度0.3~0.5 m(野草高度);处理2(树冠中部),黄板下缘离地面高度约1.5 m(树冠高度一半处);处理3(树冠上部),黄板上缘离树冠顶部下方高度0.3 m;处理4(树冠顶部),黄板上缘离树冠顶部上方高度0.3 m。从2020年9月12日至10月17日每隔7 d调查记录黄板上诱集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而后更换新黄板,试验期间共挂板5次。

1.4.2 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昼夜活动规律 供试黄板共10张,选择树势相当的10株茶树,每株茶树悬挂1张黄板,黄板间距约4 m,将黄板悬挂到树冠外围,东南朝向,黄板下缘离地面高度约1.5 m(茶树冠中部)处,每隔1 h调查假眼小绿叶蝉成虫诱集数量,连续调查24 h[3]。

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DPS 9.50数据处理系统对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在试验期间诱集茶树主要害虫及天敌总虫量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黄板统计结果发现,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诱集的主要害虫有半翅目Hemiptera(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鳞翅目 (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priuatana Walker),主要天敌有膜翅目Hymenoptera(寄生蜂)、脉翅目Neuroptera(草蛉)、蛛蜘目Araneida(蜘蛛)等。35 d每张黄板平均诱集的主要害虫总量为295.9只,主要天敌总量为43.9只,益虫、害虫比例为0.15∶1,而朱运华等[4]研究发现,生态茶园益虫、害虫比例为2.78∶1,说明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天敌影响较小。

2.1 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的影响

黄板悬挂茶树冠底部、茶树冠中部、茶树冠上部和茶树冠顶部,35 d每张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总虫量平均值分别为168.5只、282.8只、377.7只和205.8只,2次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高峰期间的最高诱集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2.8只、81.0只、86.2只、62.1只,以及57.5只、72.9只、108.1只、59.1只。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2次诱集的高峰期基本一致。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诱集效果见图1。

图1 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诱集效果

黄板悬挂茶树冠底部、茶树冠中部、茶树冠上部和茶树冠顶部,35 d每张黄板诱集黑刺粉虱总虫量平均值分别为21.4只、24.0只、26.1只和22.5只,2次诱集黑刺粉虱高峰期间的最高诱集数量平均值分别为5.2只、5.9只、6.1只、5.8只,以及6.1只、6.5只、6.9只、6.6只。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2次诱集的高峰期基本一致。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黑刺粉虱的诱集效果见图2。

图2 黄板对黑刺粉虱的诱集效果

黄板悬挂茶树冠底部、茶树冠中部、茶树冠上部和茶树冠顶部,35 d每张黄板诱集蜘蛛总数量平均值分别为10.03只、5.47只、8.03只和3.67只。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诱集的蜘蛛数量变化情况基本一致。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蜘蛛的影响见图3。

图3 黄板对蜘蛛的影响

黄板悬挂茶树冠底部、茶树冠中部、茶树冠上部和茶树冠顶部,35 d每张黄板诱集寄生蜂总虫量平均值分别为42.17只、31.53只、34.77只和27.73只。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诱集的寄生蜂数量变化情况基本一致。4种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寄生蜂的影响见图4。

图4 黄板对寄生蜂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附表),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野生状态下茶树园主要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天敌影响存在差异。9月12日至10月17日,黄板悬挂于树冠上部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量多于其他3种,但与悬挂于树冠中部的差异不显著,与悬挂于树冠顶部和树冠底部差异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中部、树冠顶部和树冠底部3种高度差异不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上部诱集黑刺粉虱虫量多于其他3种,但与悬挂于树冠中部、树冠顶部的差异不显著,与悬挂于树冠底部差异达到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中部、树冠顶部和树冠底部3种高度差异不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上部诱集茶小卷叶蛾成虫数量也多于其他3种,但与树冠中部、树冠底部差异不显著,与树冠顶部差异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中部、树冠底部和树冠顶部3种高度差异不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底部诱集蜘蛛数量最多,但与树冠上部和树冠中部差异不显著,与树冠顶部差异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上部、树冠中部和树冠顶部3种高度差异不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底部诱集寄生蜂数量最多,但与树冠上部差异不显著,与树冠中部和树冠顶部差异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上部、树冠中部和树冠顶部3种高度差异不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上部诱集草蛉数量最多,但与树冠中部和树冠底部差异不显著,与树冠顶部差异显著,黄板悬挂于树冠中部与树冠底部差异不显著,但与树冠顶部差异也显著,树冠底部与树冠顶部差异不显著。

附表 黄板在野生状态下茶树园诱集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数量(单位:只/张)

2.2 野生状态下茶树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昼夜活动规律

由图5所知,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活动高峰期为上午5:00~8:00和下午16:00~19:00,分别占全天诱捕数量的56.15%和33.61%,峰值在上午6:00和下午18:00,每张黄板诱集数量分别为5.8只和4.5只,成虫活动低峰期为夜间21:00至次日4:00,诱集数量为0只。

图5 昼夜不同时间段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诱集数量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黄板悬挂在茶树冠上部诱集的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小卷叶蛾数量最多,这与王庆森等[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冉隆贵等[1]和高宇等[3]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与茶树冠外型、嫩梢的分布有密切相关,冉隆贵等研究的是树龄30年、树高1.0~1.2 m的茶树,高宇等研究的是树龄3~4年、树高0.4~0.5 m的茶树,都是人工栽培环境条件下的茶树园,嫩梢大多分布在茶树顶端蓬面上,本试验研究的是野生状态下的茶树园,近椭圆形树冠,嫩梢主要分布在树冠外围中上部,而假眼小绿叶蝉等主要害虫具有很强的趋嫩性,多栖于嫩梢叶背为害,在嫩梢上活动较为活跃[5]。黄板悬挂在茶树冠底部诱集蜘蛛、寄生蜂等主要天敌数量最多,茶树冠顶部诱集的数量最少,这与冉隆贵等[1]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与王庆森等[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野生状态下茶树园自然生草为茶树主要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和繁衍的场所有关。综上所述,野生状态下茶树园黄板悬挂高度建议选择诱集害虫数量相对较多、对天敌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的茶树冠外围中上部为宜。

研究发现,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秋季昼夜活动高峰期为上午5:00~8:00和下午16:00~19:00,低峰期为夜间21:00至次日4:00,这与高宇等[3]认为假眼小绿叶蝉成虫昼夜活动高峰期在清晨和傍晚、活动低谷期在夜间一致,可为制定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黄板树冠天敌
黄色黏虫板对桃园秋迁蚜的诱集效果
不同色板诱杀苹果有翅蚜的效果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果园天敌(续)
榕树
树冠
一个早晨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
碰到天敌女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