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我呈现到自主退场: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研究

2022-07-19

视听 2022年7期
关键词:社交微信用户

孟 鸽

2022年4月19日,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十周年,微信版本已更新至8.0,微信社交俨然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笔者关注重点在于,随着微信推出“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不看他(她)”“不让他(她)看”等权限和隐私设置功能,在朋友圈设置一定的权限也成为用户间流行的使用行为。从参与、互动到潜水、隐退,微信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本文通过探讨用户微信使用行为的变化,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给学界以及社交平台运营商了解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提供一些参考。

为考察青年群体社交媒体使用倦怠现象,笔者选取10位95后微信用户进行研究,基本信息见表1。调查对象的年龄介于20~30岁之间。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尤为熟练。本文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10位调查对象的朋友圈进行参与观察,并对文本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访谈结束后,对交谈内容进行完整细致的梳理。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一、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美化”后的理想自我

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情境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当人们处于“前台”时,会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进行“表演”。在微信虚拟社交平台,去社会化成为可能,社会身份线索的滤除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塑造一个“理想”中的形象。微信朋友圈正是“表演者”展现的“舞台”,用户会尽可能地为“观众”呈现令人满意的“演出”,即所谓的印象呈现,同时也期待着“观众”的积极反馈。

(一)印象标签——自我呈现的前台管理

由于“先入为主”的主观影响,人们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做大体判断,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顺畅的人际交往的第一步①。因此,个人信息展示也成为用户精心“装饰”的重要区域。从调查对象微信朋友圈的个人信息设置情况(表2)可以看出,在个人昵称设置上,10位调查对象中有4位的昵称中包含自己的真实姓名,6位的昵称和自己的真实姓名无关。在头像和个性化标签的设置上,或阳光,或励志,或文艺,或搞笑,总体上传达出一种积极正能量的情绪。在国家和地区设置上,有7位显示的是自己当前真实的所在地,只有3位为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而设置成其他地区。可见,调查对象中大部分在隐私安全方面缺乏较高的警惕性。在相册封面的选取上,虽然风格迥异,但都是经过自己精挑细选的,画质清晰、图片精美,或反映个人最近心情和状态,或呈现自己喜欢的事物。

表2 调查对象微信朋友圈个人信息设置 (对昵称进行隐匿处理)

总体上看,10位调查对象在朋友圈展示的自我画像呈现出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乐意选择具有个人标签化特征的信息展现给外界。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在个人信息的设置上都非常用心,所呈现的形象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二)内容生产——自我呈现的表演策略

通过查看调查对象的朋友圈发现,他们所发布的内容主要涉及学习和工作日常、美食展示、旅游景点、精美自拍、心情文案、心灵鸡汤等,一小部分涉及投票转发链接,或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推送的工作相关链接等。总之,他们在朋友圈展示的内容大部分带有个人色彩,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状态。其中的共性是调查对象发布的每一张照片、每一句文案,基本上都是经过了细心筛选和精美编辑的。从发布频率来看,普遍不频繁,短则一星期发布一条,长则最近一条朋友圈发布时间在2021年11月。

调查对象2表示:“我不怎么发朋友圈,因为不知道发啥,朋友圈老师太多了也懒得去屏蔽。现在朋友圈里有好多微商和代购,发太多了都不想去看他们的朋友圈。学习的时候我会关闭一段时间朋友圈,以免分散注意力导致效率低下。”

调查对象7表示:“我现在发的朋友圈比较少了,以前发生啥事都往朋友圈发。现在偶尔出去玩有拍得好看的照片才会发。每次发朋友圈之前还得编辑文案,还得修照片,太麻烦了,就不怎么发了。”

可以看出,微信用户发布状态的频率较之以前有所减少,鉴于微信熟人社交关系的解构,用户更不愿意在朋友圈展示真实的自我状态。用户进行自我披露往往是在规避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发生的,以符合社会期待和想象②。尽管发布频率变少,但是用户每一次状态发布依然会经过深思熟虑和精挑细选。而且可以判断的是,用户不会完全放弃微信的使用,因为很多线下的学习、工作、社交都转移到线上,作为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和补充,用户不得已被捆绑在微信社交平台。

(三)情感需求——自我呈现的内在动机

记录生活。调查对象7表示,考研期间,会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单词学习,因为英语底子比较差,就想通过在朋友圈分享学习动态的方式来监督自己。看当时的打卡记录,很有成就感。调查对象4在交谈中透露,会在朋友圈分享旅游景点,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精选几张照片“晒”出来,想记录自己走过的地方。由此可见,微信用户会出于分享日常的心理而发布朋友圈动态,以此来记录有意义的生活。

社交需求。通过访谈了解到,用户会为了满足社交需要而进行自我呈现。基于此,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的形象往往是经过精心修饰后呈现的理想形象,而不是完全真实的自我。同时,用户也期待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肯定。此外,用户会通过点赞和评价他人的朋友圈来保持社交来往。随着朋友圈的泛化,用户和不熟悉的“朋友”之间也仅限于“点赞”之交。“点赞”俨然成为程式化的“在场”,虚拟无意义的“赞”也流于空洞的符号。

渴望认同。用户有时发布朋友圈,是希望引起关注,得到认同。人作为社会化的个体,不可能孤立存在。人们想要获得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当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相异时,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感。调查对象1表示,如果自己在朋友圈发表的某种观点被反驳,会感到不开心。

二、泛社交下的自主退场:“冷却”中的社交意愿

在社交媒体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用户反而出现消极使用的倦怠情绪。社交媒体用户由于过度社交、信息处理、印象管理、隐私披露等各方面压力,正在试图“逃离”社交平台,“退潮者”越来越多。

(一)选择“潜水”

“默默潜水”表现为自我“隐身”,用户不积极发言,也不参与互动。一方面是用户出于自我保护的动机,避免遭到不同意见的“攻击”;另一方面是用户对社交媒体使用热情减退的结果。在信息产品和功能使用方面,“潜水者”会只阅读对自己有用或是有价值的信息,只开通和使用自己感兴趣的功能。在社交互动方面,“潜水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他们不更新发表状态,也几乎不在微信群里发言,不给他人的朋友圈点赞或评论,只是默默作为一个“窥屏者”——静默的参与者。长此以往,“潜水者”会逐渐消磨掉对社交媒体使用的热情,成为被动使用者乃至“逃离”社交媒体,退出使用。

(二)选择屏蔽

用户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会选择性地忽略部分信息,这就是信息屏蔽行为。屏蔽行为是用户主动应对过载信息、过载社交等问题时的选择,体现在微信社交平台上就是屏蔽个人或群消息、关闭部分功能使用等,由此节约时间达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目的。屏蔽行为比较有效地增强了用户体验,隔绝了相当一部分不重要、不需要、不必要的冗余信息,对微信进行适度“瘦身”,保留有效社交。

(三)选择忽略

忽略行为指的是忽视系统和平台推送的消息:不及时查看系统推送内容、不主动体验上线新功能新版本、不积极回复提醒的新消息等。屏蔽行为往往出于主动回避,而忽略行为则更多地体现为被动消极的“抵抗”行为。微信平台中信息堆叠,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处理各类信息,过载的信息使用户感到疲惫、无力、烦躁,甚至产生“信息焦虑”。原本是为用户提供轻松无压力社交的平台,反而由于信息过载、社交过载、服务过载等问题正在影响用户的积极体验③。如今,许多学习和工作从线下转至线上,进而将线下的角色压力带到线上,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和焦虑也延伸至线上社交平台。面对过载的信息更新提醒,一部分人产生了所谓的“红点恐惧症”。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热情减退,由开始的积极应对转变为怠慢甚至忽略。

(四)选择退出

主动退出行为指不再使用社交媒体的一系列行为,具体包括退出微信群聊、取消关注公众号和订阅号、关闭朋友圈、卸载应用乃至注销微信账户等。即使将线下社交转移至线上,用户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依然会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逐渐产生忽略、拒绝、隐退乃至完全退出的使用行为。过载的信息处理需求给用户带来很大压力,而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则会使用户产生倦怠情绪,用户被迫“逃离”社交媒体,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乃至停止使用。

三、朋友圈使用倦怠现象归因分析

起初,微信是作为一种私人性质的社交媒体,建立在熟人社交的基础之上,但是随着陌生人的涌入,“私人”属性逐渐被稀释淡化,隐私披露的风险增加。由于社交边界的泛化,用户不再不设防地交流,为了维护自我形象,不得不“审慎”地发言和进行形象管理,用户也逐步失去微信社交的意愿和热情。

(一)个人层面

1.疲于印象管理

莎士比亚说过,“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戈夫曼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比作戏剧表演,认为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扮演着合适的角色。离开现实生活,虚拟社交平台上的印象管理也更为积极。在微信平台中,用户会根据亲疏远近关系进行分组,对不同的“观众”进行“区隔”,针对不同的分组成员适配不同的策略进行自我表露和呈现。作为强连接的微信平台,起初是作为熟人关系社交场域,但是随着陌生人的不断涌入,强关系属性逐渐向弱关系属性转化。面临多重社会关系,微信用户不得不对不同亲密度的微信“好友”采取不同的印象管理策略,完成角色切换。

泛化的朋友圈,增强了自我呈现的不安感。在陌生人的“窥视”下,用户产生了压力和紧张感,不断增强的弱关系氛围使得用户分组越来越细化和复杂。在朋友圈中进行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时,用户变得越来越审慎,也倍感身心乏力。社交媒体倦怠由此产生,一部分用户逐渐从朋友圈中隐退。

2.消极社会比较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指出,“个体通过和其他人比较来认识和评价自己。”作为社会化的个人,我们难免要和他人作比较,而在“相似性”较高的圈层中,人们更容易将自己同他人作比较。当朋友圈不再作为日常生活真实自我的“晒场”,而成为过度美化的“秀场”时,社交平台异化为竞相比较的“场域”。由于虚荣心作祟,用户为了不在朋友圈“争奇斗艳”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便会不自觉过度包装自我形象。过度景观化的朋友圈呈现出“异化”竞争的态势。在竞相“美化”的氛围中,用户会沉迷虚幻的自我形象,迷失自己。此外,用户也容易产生“不如别人”的失落感,进而产生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促使他们逃避社交媒体。

(二)平台层面

1.隐私泄露风险

相对于微博开放公开的属性,微信则是较为私密的场域。我们和他人时刻处于“凝视”与“被凝视”的状态中。每个人都保留着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但当我们被陌生人“凝视”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安感。2017年3月,微信推出可将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状态的功能。用户可以自主设置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通过隐藏部分朋友圈状态进行隐私管理,从而避免展示全部自我以给他人留下“考古”、审视和评论全部自我的空间。用户在微信社交中进行边界管理,越来越多人选择“半隐身”状态④。不同于微博会员可以随时更改编辑已经发布的博文,也达不到Snapcha“t阅后即焚”的效果,但是微信的“三天可见”已经将临时被遗忘权发挥到位。

尽管微信隐私权限设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户信息,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社交媒体用户一方面担心自己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安全,但另一方面又主动披露个人信息,Barnes称这一矛盾现象为“隐私悖论”。此外,用户并不能很好地把握隐私安全模糊的界线范围,常常无意识地向外界透露个人信息,如设置真实头像、显示所在地点等,都超出了隐私安全的范围,而且人们无法完全阻隔来自陌生人的“窥视”,这些都降低了用户展示自我的欲望。原本随心所欲展演自我的“前台”逐渐失去了最初的魅力。

2.海量信息淹没

信息过载。社交媒体时代,由于“把关人”的缺位,社交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信息量超出了个人所能及时处理和有效使用的范围,会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冗杂的信息将用户淹没,使用户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也会影响使用效率。用户被困于冗余信息之中,由最初的“红点必点”的新鲜感变为莫名的“红点恐惧”,社交媒体倦怠情绪由此产生。此外,信息过载会造成用户的情绪枯竭,产生挫折感等消极情绪⑤。

功能复杂。为了吸引用户,增强用户黏性,微信平台开发商不断更新版本,增加新功能。微信版本的每次更新都面临“喜欢”和“吐槽”两种声音。伴随着微信版本的更新频率加快,用户更多的是表达不满。尽管微信功能越来越多样,但却显得过于“鸡肋”,只是为了追求更新而更新,忽视了用户体验和真实反馈。有限的页面展示空间和多样化功能并不完全匹配,这就造成了用户体验感不佳,加速了社交媒体倦怠的产生。

四、结语

微信朋友圈作为自我展演的重要平台,给用户提供了自由“表演”的极大空间,但是随着社交环境的变化,私人领域逐渐呈现公开化的态势:“朋友”泛化、社交“程式化”、隐私边界模糊化。印象管理成了负担,线上社交成了“包袱”,用户不得不减少参与微信社交的频次,甚至“逃离”朋友圈。从自愿社交到被迫社交,再到主动隐退,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正在发生改变。虽然科技赋予了我们很大的权力,但是我们也要警惕在“驯化”媒介的过程中被媒介“反向驯化”,只有保持自我,才能与新技术和谐共处。

注释:

①[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0.

②黄莹.语境消解、隐私边界与“不联网的权利”:对朋友圈“流失的使用者”的质性研究[J].新闻界,2018(04):72-79.

③Ae Ri Lee,Soo-Min Son,Kyung Kyu Kim.20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verload an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fatigue:A stree perspectiv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55.

④皇甫铮.模糊的边界:微信隐私与社交媒体倦怠[J].出版广角,2018(07):75-77.

⑤代宝,续杨晓雪,罗蕊.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过载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J].现代情报,2020(01):152-158.

猜你喜欢

社交微信用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