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运动强国发展的挪威经验与中国镜鉴

2022-07-13陈振雷

湖北体育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奖牌挪威滑雪

徐 剑,陈振雷

(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青少年运动技能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挪威是世界冰雪运动强国毋容置疑。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以16金8银13铜,共37枚奖牌,金牌榜和奖牌榜上均排名第一[1]。比第二名德国多出了整整10枚奖牌,蝉联冬奥会第一的宝座。冬奥会举办至今已有24届,挪威参加了历届冬季奥运会,一共获得冬奥会奖牌榜冠军9次,亚军4次,季军2次,共获得408枚奥运奖牌、148枚金牌,是冬季奥运会夺得奖牌和金牌最多的国家之一,挪威也被誉为冰雪运动强国。挪威冰雪运动的强盛并非“偶然”,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着“竞争性”“持续性”和“全面性”,其发展背后必然受一定“规律支配”[2]。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突破自我也创下历史最佳战绩,取得了9金4银2铜,总计15枚奖牌,总排名世界第三。虽然我国冰雪竞技成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我国和挪威、德国等国家相比还是有着不小差距。后冬奥时期,“如何推动我国冰雪强国建设?如何补齐冰雪项目的短板和弱项?如何推动我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是当前应该思考的命题。据于此,本文从剖析挪威冰雪运动强国发展之经验始,试图找出挪威冰雪运动走强之“奥秘”,为中国早日成为冰雪运动强国提供有益参考。

1 挪威冰雪运动强国基本表征分析

冰雪竞技体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性,因此,判定一个国家冰雪运动实力往往要看竞赛的级别、规模和竞赛成绩。冬奥会作为冰雪运动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体育赛事,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奥运会奖牌数量一直是衡量各参赛国体育竞技实力的重要特征,因而备受各参赛国的重视和关注[3]。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获得的金牌数集中反映着该国或地区所拥有的顶级选手的数量,也体现了该国家或地区今后的整体实力。冬奥会作为冰雪运动最高级别的赛事,各国冰雪运动员同场竞技、展现实力也体现了体育强国的象征。以挪威在历届冬奥会金牌数、总奖牌数和最近的3届冬奥会所取得的成绩为研究依据,考量挪威冰雪运动“强盛”的基本表征。

截至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挪威参加了24届冬奥会,一共获得148枚金牌,408枚冬奥奖牌;平均每届获得金牌6.1枚,获得奖牌17枚,金牌占奖牌总数的36.2%。总体看,挪威在历届冬奥会的金牌总数在6枚上下浮动,金牌数量较为稳定。

从表1可以看出,挪威冰雪运动“强盛”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挪威冰雪运动保持“强势”。在近3届冬奥会,挪威的金牌数量基本稳居金牌榜前3名,其中,在第22届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挪威获得11枚金牌,和东道主俄罗斯并列第一位;在第23届韩国平昌冬奥会上,挪威获得14枚金牌,比第3名的加拿大多3枚,比第4名美国多5枚,以总奖牌39枚,以绝对的优势,稳居奖牌榜第一位。在第24届北京冬奥会又获得了奖牌榜第一位,并以绝对优势领先,这些都表明挪威冰雪运动的“强势”。

表1 挪威参加的历届冬奥会成绩统计情况(枚)

第二,挪威冰雪运动“强盛”的另一个表征是“持续性”。从金牌数量看,挪威在近3届冬奥会上所获得金牌数量,从第22届索契冬奥会的11枚到第23届平昌冬奥会的14枚,基本上是稳中有升;增长率达到24.5%;从奖牌总数上看,从第22届索契冬奥会的26枚到第24届北京冬奥会的37枚,挪威在近3届冬奥会上所获得的奖牌呈渐进式增长,表明挪威冰雪运动一直在持续“走强”(见表2)。

表2 近3届冬奥会奖牌榜前4名成绩(枚)比较

第三,挪威冰雪运动“强盛”还体现在参赛的“全面性”。从近3届冬奥会挪威所获得的奖牌数量分布可见一斑(见表3)。在第22~24届冬奥会中,挪威的冬季两项项目获得的奖牌数量和金牌数最多,为14枚和6枚;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次之获得金牌为3枚;北欧两项为2枚,速度滑冰、跳台滑雪、单板滑雪均为1枚;可以看出,挪威获得的奖牌项目主要为体能类的项目。且在冬奥会设置的15个大项目上,有9个大项实现了夺得奖牌,奖牌获奖率达到60%[4]。多个小项目上实现连续几届均可获得奖牌,由此可见其实力之强,也说明了挪威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一直保持“长盛不衰”。

表3 东京奥运会跆拳道男子58kg整体与D.VITO得分前后动作使用情况

2 挪威冰雪运动强国发展的经验探析

2.1 成立运动精英学院统领项目全面发展

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强盛,离不开政府全力支持。挪威冬季项目如此强盛,一方面得益于其天然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则归因于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规划。挪威政府十分重视国家体育发展,于1989年成立了中央协调机构——奥林匹克精英学院(Olympiatoppen,OT)。该机构属于挪威中央协调机构,奥林匹克精英学院(OT)是挪威奥林匹克委员会、挪威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以及挪威体育联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5]。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挪威高水平精英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和日常管理。该机构的职责主要有:第一,为运动员提供优良的国家训练中心场地;第二,为精英运动员颁发奖金和提供物质保障;第三,为国家队提供医疗和康复技术支持。由图1可见,该机构主要由2个职能部门和5个业务部门组成。职能部门主要负责财务、人事和赛事组织;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国家队的医疗保障、运动成绩提升,同时将冬奥会项目和夏季奥运会项目分开,有涉及体能、技战术和教练员团队组织;还有十分重要的市场开发中心,对少儿培训、教练员开发、市场拓展、教育咨询等服务。这些部门协同合作、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全力保障挪威国家体育事业全面、高效、快速发展。

图1 挪威奥林匹克精英学院组织框架示意图

2.2 注重建设和发展体育俱乐部

群众基础是一项运动普及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挪威冰雪运动的强势发展得益于冰雪运动无门槛、无阶级的普适性契合了挪威社会的需求,冰雪运动精神作为挪威的普适价值观,受到各个阶级的认可。体育俱乐部是挪威冰雪体育组织的主体,承担着向国家队输送高水平精英运动员、面向大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功能,其历史久远,数量之多,受到挪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财政支持。目前,在挪威拥有不同运动项目的各类体育俱乐部(主要以冰雪运动为主),当地居民参与冰雪运动无条件限制只需要注册就可以成为俱乐部会员,且享有地方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此外,俱乐部还提供滑雪的服装、器材、场地和有专门教练指导等无偿服务。挪威的许多奥运冠军都是从俱乐部走出来的,他们从小就成长于这里,可以说地方体育俱乐部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截至到2019年12月,挪威体育(滑雪)俱乐部数量高达13 000家,拥有会员180万人,超过了挪威1/3的人口(520万)[6]。由此可见,挪威体育俱乐部规模之大,体育人口之多。挪威注重发展和建设体育俱乐部,提供给群众公共体育服务,实现了群众冰雪运动的广泛参与,进而夯实了挪威冰雪运动发展的群众基础。

2.3 建构完备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是冬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首要因素、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6]。挪威冰雪运动强势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冬奥会获得的金牌数量上,完备的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即“重参与,以人为本”的运动员培养模式,一直是挪威冰雪持续强势的重要“法宝”。挪威大中小学均开设有滑雪课程,也有专门的滑雪学校,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教授各种方式的滑雪技巧和技能。与此同时,学校还设定滑雪假日,专门让学生们展示自我的滑雪技术。这种“教体结合”的模式,为挪威国家队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梯队人才,夯实了队伍实力,为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挑选精英奠定基础。其主要体现在:第一,立足本国实际,建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冰雪场馆、场地设施,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冰雪运动环境;第二,滑雪协会制定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计划,从娃娃开始抓起,倡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拒绝孩子成绩排名,最大化的使孩子享受滑雪运动乐趣,通过滑雪运动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因此,挪威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滑雪青少年;第三,挪威将体育纳入到教育体系,建构了“幼儿园/中小学-地方体育俱乐部-体育学校-国家训练基地”互通式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挪威冰雪运动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人才储备资源;第四,挪威重视与地方体育俱乐部合作,俱乐部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并对他们提供各种资助,保障了人才可持续发展,挪威取得优异成绩,地方俱乐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2.4 有效开发和利用冬奥会遗产

挪威是唯一一个举办过2次冬季奥运会的欧洲国家,深厚的冰雪文化遗产逐渐成为挪威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人们所言“挪威人是穿着滑雪板出生的”。在第6届奥斯陆冬奥会和第17届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之后,冰雪运动成为挪威人最喜爱的运动,滑雪成为挪威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筹办期间,挪威政府不惜花重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新建一流体育场馆、升级优化滑雪场地设备,营造出了优良的冬奥会比赛环境。利勒哈默尔、奥斯陆和耶卢(Geilo)滑雪小镇是挪威冬奥会遗产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典范,这3个地方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滑雪旅游胜地。利勒哈默尔是夏季和冬季体育运动胜地,也是户外体育休闲的网红之地,能够实现四季运营。因为是冬奥运举办地,其拥有一流的滑雪场、雪橇轨道、冰球馆、速滑馆等重要设施,此外还有挪威奥林匹克博物馆,是目前北欧地区唯一一座全面介绍奥运历史的博物馆,通过展品本身、文字、视频和录音展示了从公元前776年直至今日的奥运状况。整个城市呈现出浓厚的冬奥文化氛围和冰雪运动主题。奥斯陆是挪威首都,也是冬奥会举办地之一,整个城市濒临迂回曲折的奥斯陆峡湾,背倚巍峨耸立的霍尔门科伦山,既有海滨城市的旖旎风光,又有依托高山密林的雄浑气势,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每年3月第一个星期天是滑雪节,这一天数以万计世界游客聚集此地,除了欣赏美景以外,更多就是体验滑雪运动乐趣。耶卢(Geilo)滑雪小镇位于海拔一千多米的哈灵山区,是一个早在15世纪就建了教堂的古村,周围分布着10余处滑雪景区,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尽揽其中,是挪威最著名和最有特色的滑雪小镇。它每年会定期举办冰雪音乐节,吸引无数游客和音乐爱好者慕名而来。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4月,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其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深受游客们的一致青睐和好评。

3 对未来中国冰雪运动强国发展的镜鉴

3.1 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

顶层设计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蓝图”,是纾解冰雪运动发展路径之本,也是建设冰雪运动强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冬奥会提出"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工作要求,为我国冰雪运动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如何“扬优势、补短板、填空缺”指明了方向[7]。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冰雪运动强国目标,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冰雪运动项目发展规划,依据冰雪运动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建构冰雪运动项目发展体系;第二,进一步加大群众冰雪运动发展力度,与学校、教育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对群众冰雪运动开展的组织领导和政策配套,扩大我国冰雪运动人群覆盖面;第三,加强我国高水平冰雪运动基地建设,扩充高水平后备人才基数,突破未参赛项目瓶颈,实现“全面参赛、全面突破、全面带动”的奥运目标;第四,提升冰雪运动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水平,破解冰雪项目发展之难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助力冰雪运动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3.2 加强冰雪文化建设,夯实项目发展文化根基

冰雪文化是冰雪强国发展的灵魂。挪威冰雪强国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悠久的冰雪文化建设。所谓的“冰雪文化”,主要是冰雪运动主体创造的、有不同形态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冰雪器物文化、冰雪制度文化和冰雪精神文化3个层面。其中,冰雪器物文化是基础,冰雪制度文化是保障,冰雪精神文化是方向。构建冰雪文化认同观念是实现广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必要道路[8]。因此,我国冰雪文化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应该加强冰雪器物文化建设。结合地域特点,加强公共冰雪运动场馆、室内外滑雪场、综合性冰雪运动中心、表现冰雪主体的雕塑与建筑等基础设施供给,并提供优质的冰雪运动服务,为冰雪运动人口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第二,加强冰雪制度文化建设。建立与冰雪运动项目文化内核相匹配的训练体系、赛事体系、媒介传播和利益相关合作体系等,注重冰雪赛事合作伙伴等相关活动宣传中项目文化的传播与塑造,吸引大众对冰雪的体验和参与。第三,加强冰雪精神文化的建设。通过赛事、电影、图书、体育明星、冰雪故事等形式,传播冰雪运动文化精神,形成固定的冰雪人口认同,扩大冰雪运动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构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冰雪运动文化,注重从家、校、社等不同层面强化冰雪文化的示范和引领。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无论是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还是竞技冰雪运动人才选拔,“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着力改革冰雪人才培养供给侧,是破解我国冰雪后备人才发展瓶颈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和改革体育体制,构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冰球俱乐部的成立,打破传统的人才选拔机制,标志着我国冰雪竞技后备人才进入多元化培养阶段[9]。北京体育大学冰雪运动学院的成立,探索体教融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省滑雪学校和哈尔滨体育学院冰雪学院的创建旨在培养我国单项冰雪运动人才。这些举措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也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入了新动力和活力。政府和管理部门建立了统一的冰雪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区域内多方协同培养联盟,分层分类培养冰雪人才,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此外,为夯实我国冰雪运动项目根基,通过跨界跨项选材,弥补非优势项目人才短板,扩大备战的总规模。从未来发展的视角,构建一套以大中小学校园冰雪后备人才的选拔赛事体系,系统推进冰雪运动项目场地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训练服务保障等内容,最终实现我国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民间体育俱乐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俱乐部为单位组织各类冰雪比赛、表演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参与冰雪运动机会和培养基础冰雪运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3.4 培育冰雪特色小镇,实现北京冬奥会遗产可持续发展

实现对冬奥会遗产的赛后开发与利用是传承冬奥文化的重要手段。挪威在举办两届冬奥会之后,其冬奥会举办地及场馆遗产成为冰雪运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冬奥会遗产的价值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挪威耶卢“冰雪音乐节”成为全世界冰雪爱好者的“嘉年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冰雪运动生活化,冰雪文化深入人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由于是首次举办冬奥会,冬奥会遗产的后期开发和利用可以借鉴挪威经验,以赛事举办地为平台,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世界知名的冰雪特色城市(小镇)。例如打造北京延庆县国家冰雪文化博物馆和冰雪赛事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打造张家口崇礼县冰雪“冰雪+旅游”观光胜地;打造张家口太子城国际度假特色小镇等。冰雪小镇作为冬奥会遗产赛后利用的载体,其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一方面可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提供高水平运动员集中训练基地,融合冰雪+户外运动,打造体育旅游胜地,也可以通过引进优质单项冰雪赛事,打造体育赛事小镇等;另一方面利用人文资源,挖掘冰雪文化特色,加强冰雪体育供给侧产品输出,打造“冰雪+教育”基地,丰富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内容,弘扬我国冬奥会冰雪文化,传承我国冰雪运动精神[10]。总之,充分利用和开发冬奥会遗产,使其发挥后奥运社会效益,全面提升我国冬奥会软实力。

4 结语

挪威冰雪运动强国的可持续发展源于外部环境和内部驱动的双重作用。挪威在举办2届冬奥会之后,其冰雪强国发展的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备战经验、文化软实力等愈加成熟和完善。尽管中挪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体制存在较大落差,但是挪威在冰雪运动强国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实践。挪威冰雪体育的均衡发展与全民意识,冰雪文化理念和群众基础,民众的文化心理和民族传统等,皆为冰雪运动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精彩举办,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中国模式”,但是,在弱项、人才、资源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借鉴挪威之经验,可以进一步强大实力,继而为早日实现我国冰雪运动的强国梦和中国梦。

猜你喜欢

奖牌挪威滑雪
乌龟的奖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拿过奥运会奖牌的数学家
冬来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以挪威为鉴探索我国雪上运动振兴策略
挪威将成为首个停用FM广播的国家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