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龄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2022-07-11何金秀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游戏规则同伴冲突

何金秀

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安排在一个班级共同学习和生活,并开展教育活动。相对于单一同龄群体,混龄群体中的同伴冲突更加明显。同伴冲突作为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非正常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从幼儿冲突类型出发,切实发挥自身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创新探究方法,妥善处理混龄教育过程中的幼儿同伴冲突,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面对幼儿之间产生的冲突,教师往往会在发现后及时进行制止。为了促进活动继续开展,教师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产生冲突的幼儿分开,或是在了解清楚冲突原因后要求有错误的一方向另一方道歉。这种简单说教的处理方式,相对来说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在混龄班级之中,各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这种差异性对于混龄班级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实践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判断,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对同伴冲突予以解决。因此,为了高效解决混龄班级的幼儿同伴冲突,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了解社会交往技能培养策略,还应加强对混龄教育模式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先进的混龄教育理念指引下,理解并接受幼儿同伴冲突的存在,进而采取积极措施。

比如:在活动中,由于部分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会引发一些冲突,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对幼儿进行游戏规则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在日常游戏活动或其他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游戏规则教育,引导幼儿在学习、游戏以及交际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其次,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之前,应提前说明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则应对幼儿同伴冲突行为进行观察并发现冲突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合理进行干预。若是有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可及时进行教育提醒,若是幼儿做得比较好,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

在我园混龄班级游戏课程和教学活动中,普遍缺乏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体验教育,这成为幼儿同伴关系价值发挥的阻碍因素。此外,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注重数字、文字以及韵律等显性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教学活动互动过程中幼儿是否具有主动性、活动是否充满乐趣、是否体现了互相尊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快乐等问题。教师应认识到游戏过程中同伴关系的重要价值,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鼓励并引导幼儿参与同伴互动。

比如,每周设立专门的分享日,幼兒在这一天可以带来自己准备好的绘本或者玩具与同伴进行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另外,也可以设置专门的一周或者两周为分享合作主题周,在分享活动中融入合作内容,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到快乐的氛围,教师应对幼儿良好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表扬与肯定。以“我的绘本外出旅行”主题活动为例,每个幼儿带着自己喜欢的绘本到幼儿园,将其与同伴进行交换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会与同伴交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同伴关系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须要接触、面对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以幼儿为本,将其科学渗透于健康、社会、艺术、科学以及语言领域的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提供展现自身优势的机会,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积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自由交谈,帮助幼儿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科学处理同伴冲突。

综上所述,在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应将同伴关系置于良性发展轨道。教师应对混龄教育中幼儿冲突给予充分重视,抓住教育契机,为幼儿创设良性互动环境,安排多元化的混龄教育活动形式,积极引导帮助幼儿,促进幼儿之间良好关系的发展,有效化解混龄班级幼儿冲突,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游戏规则同伴冲突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寻找失散的同伴
游戏规则
游泳
落地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趣味数独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