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渠道助推绘本“立体阅读”,支持幼儿个性表达

2022-07-11黄海虹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洞洞小兔报纸

黄海虹

绘本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幼儿与书中内容对话、互动,不仅用眼睛阅读,还可以用身体阅读。但在以往常规的绘本教学活动中,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的问题。教师总是进行单一的故事教学和看图讲述,缺乏对书中知识内容更多的联系。“立体阅读”则要求充分挖掘绘本价值,借助绘本呈现出的多元信息,开展科学、艺术、健康、社会等领域多元一体的活动,其典型特征是情景体验(深度)和多元融合(广度)。情景体验即借助情景开展体验式学习,让幼儿在情景中操作、体验、感受并获得经验。多元融合使教学的目的、内容更为宽广,融合方式包括绘本原有的多元教育因素的融合、在绘本中注入教师想要完成的教育因素的融合以及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内容的融合。借助“立体阅读”的方式开展集体阅读活动和阅读延伸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深入解读绘本内容,促进幼儿对绘本内容的个性化表达。

绘本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瑰丽多元的情景为教师的教、儿童的学提供了一条路径。教师以绘本中的情景为载体,整合多领域的教育元素,创设有趣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情景中操作、体验、感受,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获得经验,更好地深入理解绘本故事内涵。

(一)基于儿童视角解读绘本

开展绘本“立体阅读”活动前,教师要以“假如我是孩子”进行定位。假如我是孩子,看到这本绘本后,我会迫不及待想看下去吗?假如我是孩子,会怎么理解画面上的内容?假如我是孩子,我想玩什么游戏呢?假如我是孩子,绘本想告诉我什么呢?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以一颗童心仔细解读绘本,挖掘作品的价值内涵,为设计集体阅读活动寻找思路,以帮助幼儿更全面地感受作品。

(二)基于儿童立场创设情景

体验一般要借助于一定的情景,而基于儿童立场的情景创设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情景创设要考虑幼儿发展水平。创设怎样的情景,既要考虑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切合绘本内容。第二,情景创设要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创设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且能够引起幼儿共鸣的情景。第三,情景创设要避免舍本逐末。情景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在思考和创设情景时,不能因为要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就一味地创设多个情景,违背绘本教学的本意。

(三)基于儿童发展甄选情景体验路径

适宜的情景能激发幼儿参与体验的兴趣。“体验”是立体阅读的基本内容,其本质就是在感受中阅读。情景体验的路径以“1+X”展开,可以是“绘本+游戏”“绘本+数学”,也可以是“绘本+美术”或是“绘本+表演”……

如,绘本《报纸上的洞洞》以一张有洞洞的报纸为线索,讲述了苹果猪帮助丑小兔改掉害羞毛病的故事。这个绘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情景:

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一般只有短短的30分钟,其中导入、师幼共读绘本的时间占了大半以上,开展情景体验的时间大概为10—12分钟,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应基于幼儿的兴趣、经验、发展水平及不同绘本的不同价值选择一种体验路径展开,通过学习、体验,感受,引发起幼儿情感共鸣。有效的情景体验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无效、多余的情景体验只会画蛇添足。

集体阅读活动后,幼儿往往会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开展绘本相关的拓展延伸活动,支持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可以是故事表演、美术活动,也可以是数学活动、探索活动,还可以延伸出主题活动,等等,促进幼儿对绘本的多元解读。

(一)寻找绘本“线索”,发现探索切入点

每一本绘本都有它特定的线索,有的线索隐藏在故事情节中,有的表现在事物特征中……以线索为绘本教学的切入点,将画面、知识点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串联起来,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实现绘本阅读由点及面到立体的飞跃。比如,在阅读绘本《报纸上的洞洞》的活动中,教师通过“苹果猪和丑小兔看见路人时是怎么做的?”“你有办法让丑小兔不害羞吗?”“苹果猪为丑小兔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报纸上的洞洞有什么变化?”“洞洞外的人们在干什么?”等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细节,从而发现绘本中的情节线索。丑小兔喜欢看窗外的风景,但又害怕遇见路过的人——苹果猪要帮助丑小兔改掉害羞的毛病——苹果猪给了丑小兔一张有洞的报纸——丑小兔天天趴在窗口看有洞的报纸——报纸上的洞一天天变大,丑小兔的胆子也在一天天变大。绘本中的主要线索就是一张有“洞”的报纸,有的幼儿对报纸产生了兴趣,有的幼儿对洞产生了想法,由此报纸和洞便成为了幼儿继续探索的切入点。

(二)成立“研究小组”,鼓励自主表达发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发展及个性需求,为他们创设宽松的氛围和自由表达、表现的机会。集体绘本阅读后,幼儿按意愿分成了两个研究小组,一组探索“洞洞”,一组探索“报纸”。

研究小组1:有趣的洞洞

绘本阅读后,有的幼儿产生了玩“洞洞找朋友”的想法,他们在音乐声中,找出报纸上一样大小的洞当朋友。有的幼儿提出“补洞洞”的想法,他们认为丑小兔不害羞了,要把报纸上的洞补起来。从探索报纸上的洞延伸出“身体变洞洞”,幼儿探究用身体变洞洞,从自己变洞到与同伴合作变洞,用材料搭建洞,开展钻洞的游戏,通过游戏体验、回忆已有经验,借助表征等方式获得有关洞的新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氛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自主自发地探索、发现、表达。

研究小组2:报纸变变变

围绕“报纸可以做什么”的问题,幼儿与报纸展开了互动。有的将报纸折成飞机、扇子,有的将报纸撕成一块一块说是饼干,有的将报纸团在一起揉成球,有的将报纸围在身上当披风,有的探索让报纸“站立”的方法,还有的成立了“报纸乐队”,通过拍、抖、揉等方式让报纸发出声音进行音乐演奏。游戏成了幼儿创作与探索的途径,他们的天性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得以释放。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又利用报纸策划了一场“报纸时装秀”,他们自己分组,找音乐,制作道具,制定节目单,邀请评委,巡回展出。整个活动不仅构筑起多向互动的平台,而且将科学、艺术、健康、社会等领域的内容融为其中。

(三)反思“價值点”,回归生活应用解决

对照绘本《报纸上的洞洞》中的丑小兔,仿佛看到了幼儿园中个别胆小、害羞又缺乏自信的小朋友的身影。教师围绕绘本的价值点,思考如何引导害羞的孩子也能大方展示自己。比如,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说说“我的本领”,在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开展“夸夸我自己”的活动,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展示自己的优点,帮助幼儿逐渐克服胆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与成长。

绘本阅读后的延伸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探索、体验、表达,解读绘本深藏的教育内涵,感受绘本带来的无限快乐,帮助每一个幼儿实现多元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传统的绘本阅读活动,到注重幼儿自主阅读、自我理解、自我建构的“立体阅读”,幼儿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活动拓展也越来越丰富,这为幼儿将来成为终身阅读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洞洞小兔报纸
确实不容易
新裙子上的小洞洞
帮小兔逃跑
那些洞洞们
骄傲的小兔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