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携手帮助儿童迈好入学适应第一步

2022-07-11冯艳飞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向幼小入学

冯艳飞

门头沟区教委自2016年开始致力于“新九年教育背景下幼小衔接”项目研究,力求通过探索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在理念、师资、课程、活动等方面的无缝连接,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2021年3月,区教委、区教育研修学院在教育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指引下,以“幼小双向衔接,协同提升育人质量”为主题,启动新一轮的幼小衔接项目,期望通过开展系列研究行动来转变幼小衔接现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实现科学协同,双向衔接。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以往幼小衔接研究的时间及场域大多数都集中在幼儿园或小学有限的教学时段内,实施主体主要依靠教师进行。而人类学家、生态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幼儿园、学校、家庭、社区都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其正向互动越多且一致性越强,越有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指导意见》也指出“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生态系统理论及教育部文件的出台为课程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使课程找准了定位及创新点。基于此,门头沟区幼小衔接项目团队研发了暑期亲子入学适应课程,旨在建立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通道,携手儿童家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了解小学”微讲座、示范操作小视频、亲子互动小游戏、教你一招小妙计等方式帮助儿童和家长掌握科学的衔接方法,缓解入学焦虑,迈好入学适应的第一步。

暑期亲子入学适应课程遵循“双向衔接,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以《指导意见》为课程指南,整合门头沟区小学、幼儿园双向资源及学校、幼儿园、家庭三方调研需求,围绕儿童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方面内容,以身心适应为重点,适当整合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三方面的发展目标,采用两个阶段共九次网络课程推介的方式开展实施。课程本着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原则予以推进,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认知发展、能力发展的连续性,从而减缓衔接坡度。第一阶段以身心适应、社会适应为重点,设置“小学欢迎你”“可爱大家庭”“怎样结交新朋友”等课程。第二阶段以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为重点,设置“行为准备要做好”“我会整理小书包”“按时作息我最棒”等课程。

每次课程内容的制定都充分考虑到了亲子活动的特点以及家长、儿童的实际需求,以观视频、看图片、玩游戏、打卡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吸引亲子互动学习。

在“我会整理小书包”的课程中,通过聆听小学教师“选购文具小妙招”微讲座,让家长和儿童了解结合书本、文具、书包的功能性分析,科学购置学习工具的技巧。鼓励儿童自主尝试制定“我的采购计划”,并在家长的陪同下到社区文具店选购学习用品。然后,通过观看情景短剧《我会整理小书包》学习分类收纳的诀窍,引导儿童运用在幼儿园中获得的分类、比较等经验,练习收拾整理小书包,并通过连线的形式在“收拾书包我最棒”的记录单上记录亲子互动过程,利用亲子竞赛的形式激发儿童收拾整理的兴趣。此次课程,综合了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两个方面、多个维度的发展目標,能够帮助儿童为幼小衔接做好各项能力的铺垫和准备。

今年8月,门头沟教育公众号及部分项目学校公众号同步进行推送,首次服务新生家庭。在小范围试用的过程中,回收了488份家长调查问卷,其中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家庭占比达到了97.75%,超过77.66%的家庭认为学习本课程可以缓解家长和儿童的入学焦虑,还有80.12%的家庭认为学习到了入学适应的有效方法。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暑期亲子入学适应课程得到了家长和儿童的认可,取得了初步成效。

暑期亲子入学适应课程的研发及推广落实了《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的重点任务。同时,拓宽了幼小衔接的时间及场域,真正使幼儿园与学校、家庭、社区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双减”背景下,缓解家长焦虑提供了有力抓手,有效帮助儿童迈好入学适应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张 琳)

猜你喜欢

双向幼小入学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入学通知书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混凝土泵车用双向液压锁故障探讨
苦恼的“幼小衔接”
五行真经
甜蜜欢颜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