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话科学幼小衔接

2022-07-11王福兰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6期
关键词:幼小身心入学

王福兰

幼小衔接是长期以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三次宣传主题都和幼小衔接密切相关,分别为2016年的“幼小协同科学衔接”、2019年的“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以及2022年的“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教育部也多次出台文件积极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特别是2021年3月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两个方面提出了双向衔接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指导要点,为小学和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推进了幼小衔接的科学化。只有科学的幼小衔接,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依然有部分家长存在困惑和焦虑,不能正确理解幼小衔接,因此我们有必要再谈科学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准备和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衔接的主体是儿童。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幼儿园“小学化”和小学“高起点教学”都不是正确的衔接,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衔接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性原则,立足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的身心和年龄特点,不能因为衔接而影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避免出现没入学就厌学,一入学就焦虑恐惧等现象。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首先,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有连续性的特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虽然学段发生了变化,幼儿的身份也从幼儿园小朋友变成了小学生,但对于儿童自身来讲,不会随着进入小学就立即具有了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其身心发展水平变化并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仍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发展水平差不多,如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有意注意水平低等。其次,儿童发展的整体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应只重视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更不应人为对其进行割裂。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儿童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性三个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儿童的发展都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既有身体的发展,也有心理的发展,既有能力的发展,也有知识的获取,既有习惯的培养,也有规矩的形成。这些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造就一个完整的儿童。

从教育规律来讲,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有各自的规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能力和学习品质,如目标意识、任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创造性、独立性和好奇心等,这些都是进入小学甚至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小学教育虽以学习为基本活动,但可以通过创设轻松的氛围,运用游戏化、生活化、项目化、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坚持“零起点教学”,搭建缓坡帮助初入学的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规律,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幼小衔接既要尊重教育的规律,也要追随兒童发展的脚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儿童顺利度过适应期,开启小学生活。

三方协同指的是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要坚持一致性原则,通过家园共育、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多方参与指的是除家、园、校三方之外,还需要政府行政部门、教科研单位等多方参与,形成联动机制,做好保障。

虽说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单方的事情,但家长并非专业的教育人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理解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儿童是否能够科学衔接,这就更加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专业引领。正如《指导意见》所提出的:“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宣传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园、校三方都要以儿童发展为核心,家长积极配合、真心陪伴,幼儿教师专业引领、积极鼓励,小学教师耐心随和、笑脸相迎,一定可以真正实现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围绕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做好幼儿的入学准备教育,小学要对应做好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的入学适应教育。根据相关排序我们可以看到,身心发展的准备和适应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准备与适应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才是学习的准备和适应。即使是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好奇好问(乐学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儿童的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只有这四个方面都准备好才是真正的准备好,这四个方面都适应好才是真正的适应好。

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儿童营造幸福的童年成长环境。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幼小身心入学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入学通知书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苦恼的“幼小衔接”
五行真经
甜蜜欢颜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