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基于元分析的研究

2022-07-07葛艾红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意向效能文献

葛艾红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基于元分析的研究

葛艾红

(太原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山西太原,030008)

大学生创业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大学生培养主体的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现有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采用元分析方法对16 898个独立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一是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知识、创业社团和创业实践均对创业意向有影响,其中创业实践的作用最大。二是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显著且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创业政策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创业教育;创业意向;自我效能感;创业政策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配套各种便利服务以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2016年,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双创课程。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社会需求,各高校都积极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等院校通过传授创新创业理论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向。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一直被学者们所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虽然数量众多,涵盖范围广,涉及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但是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取到一致结论,有些研究证实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影响着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心态,而有些研究结果则相反。Kolvereid[1]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Oosterbeek[2]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呈现反向关系。对于不同类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学者观点也不统一。朱红[3]研究发现,理论性创新创业教育不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创业意向,实践性创新创业教育会对创业意向产生负向影响。王心焕[4]研究发现,创业实践活动比理论教育对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更显著。因此,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二次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一是创新创业教育是否对学生的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二是哪些变量会起调节作用?三是高校应该如何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向?

二、理论与假设

(一)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很多高校就设置较全面的创业课程。学者也开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成效。Jamieson[5]认为广义的教育包含三个层次,其中创办企业的教育主要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侯定凯[6]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个体。李永强、毛雨等[7]认为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而狭义的创业教育主要

是指教育的一种方式。Harrison[8]从内容、制度和方式三方面来研究创业教育。2006年,木志荣[9]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创业教育分为两大类,主要包括课程和非课程教育。陆秋萍[10]将创业教育的形式分为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四种。在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后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创业教育的概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教育主要从教育的目的来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能力;狭义的创业教育主要是侧重于教育的形式。本文采用狭义的概念,从创业知识、创业社团、创业实践三个层面来分析创业教育。创业知识主要是指通过一些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创业课程、讲座、培训等形式获取的理论知识;创业社团是高校中学生自主成立的、由学校主导的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团体;创业实践则是指学生参与的各种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

(二)创业意向

创业意向,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Bird[11]提出的,是指个体设定创业目标时所呈现的心理状态。很多学者都用计划行为理论来解释意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Bagozzi R. P.[12]通过研究发现,创业意向明确的个体越有可能产生创业行为。吴启运[13]认为,创业意向是个体准备进行创业活动的心理倾向。马占杰[13]提出,具有创业的意愿和想法是开启创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能够对创业行为进行很好的预测和评估。钱永红[14]认为,创业意向是个体决定自己是否会创业的一种态度,体现出个体将创业作为自己未来规划的一种倾向。刘敏[15]将创业意向解释为创业的可能性。本文将创业意向定义为个体开展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可以用来理解创业行为。范巍[16]研究发现,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创业意向,个人特质、社会政策、家庭支持和高校教育等都会对创业行为有影响,其中创业教育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三)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

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创业教育对于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Noel T W[1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接受过创业教育的群体比没接受过的有更大的创业可能性。陆根书、彭正霞[18]认为,学校教育因素是影响学生的创业意向的因素之一。BAET J,QIAN S[19]则认为,创业教育并不能对学生的创业意向产生明显影响。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在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Jones B[20]通过研究发现,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创业知识,会进一步强化他们创业的愿望。张延龙[21]认为创业社团能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增加其创业机会。张英成[22]认为参加创业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方式。基于以上看法,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创业意向显著提高。

H1a:创业知识能够显著提高创业意向。

H1b:参加创业社团能够显著提高创业意向。

H1c:创业实践能够显著提高创业意向。

(四)调节变量

1.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Bandura[23]认为自我效能感属于个人的一种主观评估,可以用来解释个体的某种行为动机。韩力争[24]将创业自我效能解释为个体对于自己成功创业的信念。Fiet[25]认为创业教育会改变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和动机,从而影响其创业意愿和行为。1994年,Krueger[26]在研究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的关系中开始关注自我效能感的作用。Zhao等[27]认为创业教育能够明显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汪姣[28]研究发现,大学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更高,其毕业后创业的可能性更大。陈权[2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接受创业课程和培训会显著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对学生的创业意向发挥作用。葛宝山[30]在研究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过程中发现,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仅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立足于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探究自我效能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2:自我效能感能够强化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即自我效能感越高,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提升作用越显著。

2. 创业政策的调节作用

创业政策主要是国家对于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制度安排给予的优惠和福利。例如,高校为毕业生创业者提供的创办企业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和培训、创业贷款担保、场地支持、创业补贴等。Gnyawaii[31]认为在大学生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动的过程中,政策支持能够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鼓励其进行创业实践。郭威[32]就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实效分析发现,创业政策在大学生创业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黄兆信[33]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创业政策解读能力。章子豪[34]研究发现,创业政策知晓度越高,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越显著,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创业政策能够强化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即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提升作用越显著。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文献主要是中英文文献,检索的范围是近十年(2010—2020)的期刊文献以及硕博士论文。中文文献主要通过搜索知网(CNKI),关键词涉及创业教育、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创业意向、创业意愿、创业倾向等,外文文献主要通过Wiley、Elsevier、Google Scholar进行检索,关键词包括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ntrepreneurialIntentions、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Self- employment intentions等。基于以上搜索共找到相关期刊论文132篇,硕博士论文28篇。

(二)文献标准

元分析是对实证文献的二次分析,对于文献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选择文献的标准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实证分析,纯理论的研究排除在外。二是某一种或某几种类型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且有明确的相关系数列出。三是同一研究样本的多篇实证研究,采用相关系数完整或者样本容量较大的一项研究纳入分析。

(三)文献编码

本文基于几个方面进行编码:论文第一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测量工具、创业教育测量维度(自变量)和相关系数(详见表1),是由两位编码人员合作完成,一名编码人员完成后,另一位编码人员对其进行核对和校正,出现有争议的情况,通过讨论解决。最终有29篇文献符合标准,纳入研究范围,其中中文文献23篇,外文文献6篇,近3年发表的比例占到总文献量的69%。

表1 文献编码汇总表

(下转表1)

(上接表1)

四、元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效应值选取

元分析要求效应值是相关系数或者可以转化为相关系数的数量关系。本文采用的效应值是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如果没有出现相关系数只有回归结果的文献没有纳入到分析过程中,出现子维度的相关系数,则进行了相关系数的合并。根据效应值之间的相互独立,一共收集到了46个效应值。

(二)异质性检验

元分析有两种模型可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无异质性存在,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可能受到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政策的调节作用的影响而存在异质性,因此应该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表2的结果也充分说明了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的正确性。值和值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效应值之间存在异质性。根据2检验标准,2在25%、50%、75%数值上对应的异质性程度分别为低、中、高,2为93.917,超过了75%,说明研究存在较高的异质性。

表2 元分析异质性检验

注:***表示<0.001

(三)出版偏倚分析

出版偏倚分析是一种非随机的遗漏,元分析必须进行出版偏倚分析。出版偏倚问题是否存在主要是通过几种方式进行分析,分别是漏斗图、失安全系数法、Egger’s回归法。从图1可以看出,效应值大都在顶端均匀分布。从失安全系数来看,创业教育、创业知识、创业社团、创业实践想要拒绝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分别需要再纳入6 463、6 736、3 468、5 233篇结果不显著文献。这远远大于元分析的文献数量。从 Egger’s回归检验法的数值来看, 创业教育(2.60,>0.05)、创业知识(0.80,>0.05)、创业社团(2.81,>0.05)、创业实践(1.07,>0.05)的回归结果都不显著。综上所述,不存在发表偏倚问题。

图1 元分析漏斗图

(四)主效应分析

如表3所示,主效应分析首先检验了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加权平均相关系数为0.385,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95%的置信区间为[0.328, 0.438],说明创业教育正向影响创业意向,假设H1得到验证。创业教育的三个维度的检验结果也分别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0.386和0.529,95%的置信区间为[0.322, 0.447][0.281, 0.396][0.444, 0.605],假设H1a、H1b、H1c得到验证。其中创业实践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最大,创业社团次之,创业知识的影响最小。

(五)调节效应分析

从调节效应的分析结果来看(见表4),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相关系数为0.318,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95%的置信区间为[0.259, 0.443],假设H2得到验证。创业政策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相关系数0.149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3并未得到验证。

表3 主效应分析结果

注:***表示<0.001

表4 调节效应分析结果

注:***表示<0.001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从主效应来看,创业教育显著影响创业意向,三个维度即创业知识、创业社团和创业实践也都分别发挥了影响作用,其中,创业实践的影响作用最大,创业社团的影响最小。这跟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相一致的。可能是因为在创业实践中,大学生经历了创业活动,所学习的创业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获得了深刻和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转变为创业行为,尤其是参加过创业竞赛的大学生。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创业知识并不是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创业社团活动跟创业理论知识相比,影响要大一些,这跟我们的认知似乎有一些偏差。这可能是因为,创业知识的设置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课程主要包括一些基础的创业知识;而创业社团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都较强,社团活动和一些实际的案例更能够激发同学们创业热情和想法。

从调节效应来看,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主要是创业大学生拥有和普通大学生不同的个人特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特质就是自信,而自信是自我效能感的一种体现。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叠加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其创业意向。创业政策对于大学生来讲是创业的有利条件,但是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并没有体现出调节作用,可能是因为创业政策属于外部环境条件,而创业意向的产生,更多地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创业动机、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等,因此创业政策没有体现出促进作用。

(二)启示

1. 完善创业教育,丰富教育形式

当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的常态化教育,应该有完善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课程之外配套各种讲座、专题和交流会,以提高学生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更加全面具体。通过对一些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的详细剖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创业,加深对实践的感知,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

2. 侧重创业实践,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创业实践,例如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各种创业竞赛等。老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辅导作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和强化其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参加的过程中有所提升,激发内在的创新创业动机。

3. 提供创业条件,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拥有创业自信是大学生创业意向最终转化为创业行动的关键一环,高校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创业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才能拥有创业自信。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学生只有在能力和信心兼备的条件下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活动要紧跟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配套设施和条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创新与创业需求。

(三)研究局限

本文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收集文献转化为二手数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文献数量偏少。其主要原因是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一些未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没有搜集到。二是中介和调节变量不够完整。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还有其他中介和调节变量,但文献数量不具规模性,加之元分析方法对参考文献中效应值的要求较高,所以一些回归关系比较复杂的文献也没有被纳入分析中,致使调节和中介变量这一部分的研究就显得比较薄弱。

[1] TKACHEV A, KOLVEREID L. Self-employment intentions among Russian students[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9, 3(11): 269−280.

[2] OOSTERBEEK H, PRAAG M V, IJSSELSTEIN A.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ship skills and motiv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0, 54(3): 442−454.

[3] 朱红, 张优良. 北京高校创业教育对本专科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基于学生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35(6): 100−107.

[4] 王心焕, 薄赋徭, 雷家骕.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兼对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比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 37(5): 116−124.

[5] JAMIESON I. Education for enterprise[G]//WATTS A G, MORA P. Schools and Enterprise. Cambridge MA: CRAC, Bellilnger, 1984: 1927.

[6] 侯定凯. 创业教育——大学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0.

[7] 毛雨, 李勇强, 白璇, 等. 创业教育内容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J]. 科学决策, 2009, 14(9): 69−74.

[8] HARRISON R T, MASON C M. Does gender matter? Women business angels and the supply of entrepreneurial financ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31(3): 445−472.

[9] 木志荣.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11): 79−84.

[10] 陆秋萍. 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性[J]. 教育评论, 2015(6): 21−24.

[11] BIRD B.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for inten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13): 442−453.

[12] BAGOZZI R P, BAUMGARTNER J, YI Y J.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ole of Intentions as Mediators of the Attitude behavior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89, 10(1): 35−62.

[13] 马占杰. 国外创业意向研究前沿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 32(4): 9−15, 24.

[14] 钱永红. 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4): 144−152.

[15] 范巍, 王重鸣. 创业意愿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 人类工效, 2006, 12(1): 23−27.

[16] 刘敏, 陆根书, 彭正霞.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11, 9(6): 55−62.

[17] NOEL, TERRY W.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tent to open a business: An exploratory study[J].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994(5): 3−13.

[18] 陆根书, 彭正霞. 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9所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2013, 4(00): 88−122.

[19] BAE T J, QIAN S, MIAO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 38(2): 217−254.

[20] JONES B, IREDALE N. Developing an entrepreneurial life skills summer school[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06, 43(3): 233−244.

[21] 张延龙. 企业网络能力对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学, 2010.

[22] 张英成. 浅议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推动作用[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0(3): 16−18.

[23]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84): 191−215.

[24] 韩力争.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界定[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6): 85−86

[25] JAMES O F. The pedagogical side of entrepreneurship theor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2): 101−117.

[26] KRUEGER N, BRAZEAL P.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4, 18(3): 91−104.

[27] HAO Z, SCOTT E S, GERALD E H.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6): 1265−1272.

[28] 汪姣.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9] 陈权, 尹俣潇.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 2015, 9(6): 115−120.

[30] 葛宝山, 宁德鹏.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满意度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个以创业激情为中介的大样本实证考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3): 103−115, 171−172.

[31] GNYAWAII D R, FOGEL D. Environ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Key dimension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994, 18(4).

[32] 郭威. 现今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北京市高校学生情况的实证分析[J]. 中国市场, 2010(39): 171−172.

[33] 黄兆信, 王志强. 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 教育研究, 2013, 34(12): 59−67.

[34] 章子豪, 黄安胜, 蓝启钰.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政策知晓度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J]. 科技和产业, 2020, 20(9): 74−79.

The influ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Based on Meta-analysis research

GE Ai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08, China)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national and social atten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an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not completely unified. This paper analyzes 16898 independent samples by meta-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Entrepreneurial knowledge, entrepreneurial community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all have an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mong which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Secondly,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plays a significant and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 in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while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does no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tention; feeling of self-efficacy;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G647

A

1674-893X(2022)03−0029−07

2021-09-18;

2022-01-23

太原工业学院 2021年院级教改项目“绩效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优化——基于学生参与的视角阶段性成果”(2019YJ21434)

葛艾红,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绩效管理、就业管理;联系邮箱:geaihong2008@126.com

[编辑:游玉佩]

猜你喜欢

意向效能文献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