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以C大学道路工程专业为例

2022-07-07但汉成陈嘉祺邹金锋赵炼恒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课程目标研究生

但汉成,陈嘉祺,邹金锋,赵炼恒

基于OBE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以C大学道路工程专业为例

但汉成,陈嘉祺,邹金锋,赵炼恒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以C大学道路工程专业为例,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满意度调查研究。遵循OBE理论中强调学生课程学习成果导向与获得感的原则,并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逆向构建”以及“能力导向”原则,构建研究生课程满意度评价指标,定量地反映研究生对专业课程的满意度。通过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评价指标维度内满意度以及满意度相关性的分析,提出课程体系优化设计方案。从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几个方面考虑,将专业选修课划分为专业实践课、专业前沿课、专业试验课,旨在锻炼研究生的实用技能、拓宽认知范围与加强规范意识。

课程满意度;OBE理论;专业学位研究生;道路工程;课程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培育高水平交通科技人才”,“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1]。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无疑对我国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3]。然而,众多高校全日制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不足也日渐凸显[4−6],难以满足行业发展与就业需求。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日益紧迫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任务[7]。

课程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和提升的重要指标,表现为基础性与综合性并重。一直以来,众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让课程学习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建立课程体系。这不仅关系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提升,也是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随着时代进步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的理论知识“漫灌”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强调学习成果的理念所取代。国内外学者把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理念广泛应用于教学评价之中,并建立与研究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8−11]。从中可以看出,课程满意度是课程质量好坏最为直观的体现。例如,清华大学苏儿[12]从OBE理念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能力获取为导向,构建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暨南大学汤勇力[13]建立了以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为潜变量的测评量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各指标在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和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依赖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刘雪倩[14]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等四个维度,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满意度情况进行研究,并从学生视角出发,为提高研究生的课程满意度水平及教学质量、推动研究生课程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建议。湖南师范大学金欢[15]基于OBE理论的学生主体、反向构建和能力导向三大原则,构建硕士研究生课程满意度指标。内蒙古师范大学王欣瑜[16]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外交流与沟通、学生自身加强学习时间管理,以及强化就业指导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硕士学习满意度的干预策略。

因此,研究生课程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满意度,能发现课程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可为课程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发现,当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在以学科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课程的普及度较低,而且与实践联系较弱,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第二,各学科之间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社会需求与价值取向具有特殊性,但课程体系的设计区分度不明显。第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能力获取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仍然存在细节上的不足。

有鉴于此,本文以某高校道路工程专业为例,其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型研究生约占70%,学术型研究生约占30%,加强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在保障该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全面了解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以课程满意度为切入点,基于OBE理论构建课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课程的满意度现状,探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基于OBE理论的课程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生课程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遵循“学生主体”“逆向设计”以及“能力导向”的原则[11]。OBE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成功的目标,但是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同时,OBE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因此,以OBE理论为背景的课程评价体系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满意度评价,逆向设计是其核心。首先,基于OBE理论的培养目标是满足不同行业与社会需求的。其次,依据该课程目标实施课程教学,进而开展课程评价,是课程具备可比性的关键内容。OBE理念最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强调实践能力是OBE理念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考虑三个原则并结合OBE理论特征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特点,我们将满意度评价指标按照三个一级指标(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每个一级指标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包括过程目标、结果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考核与评价、环境支持、知识获取、能力获取以及情感体验。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如图1所示。同时,本研究也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统计。

根据满意度指标内容,我们对某校道路工程系2017—202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参考国内外课程满意度调查表[11],依据专业硕士的课程特点和OBE理论特征,编制调查问卷。问卷共发送238份,有效调查问卷为221份,有效率为92.9%。问卷的可靠性检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的Cronbach’s Alpha值均高于0.9,表明问卷在各个维度的信度非常高,达到0.985,客观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其测量结果可靠。

图1 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

表1 问卷调查表的Cronbach信度分析

二、课程满意度现状分析

课程满意度采用评分制,从整体和维度内两个方面开展满意度分析。满分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比较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比较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

(一) 整体满意度分析

课程整体的满意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研究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为4.17,标准差为0.076,说明数据的离散性低,研究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在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之间。虽然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是对课程的满意度还有提升的空间。表2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结果的满意度,分值分别为4.14、4.16和4.20。课程目标得分最低,课程结果得分最高。

表2 课程整体满意度分值统计表

基于OBE理论的“逆向设计”原则,课程需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础来确定课程目标,进而确定课程内容。根据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学生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敏感性高,当课程不符合预期时,虽然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能达到较高水平,但是目标与实施的符合程度偏低,也会呈现较低的满意度。因此,存在满意度偏低的可能性有两个:一是课程目标设定与研究生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二是课程实施过程的偏差导致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的满意度下降。

(二) 维度内满意度分析

1. 课程目标满意度分析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目标中,主要考察课程实施过程与社会需求的相符程度、课程评价与实施过程的对应程度,以及提供就业指导与科研准备的相关性。课程目标总体上的满意率分别为80.2%、79.3%、71.6%和71.6%。结果表明,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程目的与学习结果呈现满意度相对低的状态,即对结果目标的期望高于对过程目标的期望。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就业与科研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将其如何体现在教学中是需要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来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用的课时较多,并且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专业课的实践性相对缺乏,结合研究方向的实践内容更少。因此,课程目标满意度能客观反映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 课程实施满意度分析

我们对课程实施满意度的分析主要从内容的难度、教学内容分配比例以及内容的适用性三个方面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内容难度的满意度最高(74.1%),内容适用性满意度最低(69.8%),充分说明了课程内容的适用性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且内容难度与分配比例同样具有提升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教学方面,相较于教学内容匹配度和教师素养满意度(74.2%和84.5%),教学风格的满意度仅为69.8%,显著偏低。这反映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高,但教师的教学风格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说明如何把课程知识结合科研成果以及实践成果有效传授给学生,是需要教师重视的问题。

教学评价从课程评价结果的公平性、评价过程的多样性,以及评价标准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公平性和标准合理性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均为81.0%,评价过程的满意度则为76.7%,说明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方面存在不足,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在环境支持的满意度中,试验设备、图书资源以及人际支持三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78.5%、82.8%、81.9%。其中,试验设备支持的满意度最低,一般满意和比较不满意的为21.6%,反映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强调实践环节,在实验室条件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可见实验室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发现在图书资源方面的“非常不满意”达到2.59%,原因是课程同质化严重,没有体现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宽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3. 课程结果满意度分析

基于OBE理论,“学生真实学习经验”与“成果产出”是课程结果评定的核心指标。基于OBE理论,对课程结果的满意度应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获取(知识获取),科研、实践和社交能力的提升(能力获取),忠诚度,非抱怨度(情绪体验)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课程作为知识传递的媒介,获取知识是课程结果的基础要求。从图2可以看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满意度最高,均达到81%。相对于知识获取,其他能力的获取是课程结果更重要的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能力获取的满意度相对欠缺,其中,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与社交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79.3%、75.9%和76.2%。可以看出,在能力获取中,实践能力的满意度最低,充分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当高,以及个体实际能力获取的感受与课程目标期望值之间存在差距。在情绪体验方面,忠诚度为80.2%,非抱怨度为76.7%。一般来说,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更多,获得的课程结果相对较好,也能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

从调查结果来看,知识、能力与情感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较好的知识获取可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获取),能力的获取进而改善知识获取效率。一旦达到预期,情感体验就会得到升华,满意度进而提高。在知识、能力与情感三者之间,能力获取作为知识与情感的纽带,其满意度的提升最为困难。因此,能力获取的满意度会低于知识获取与情感体验的满意度。

图2 课程结果满意度分布情况

(三) 课程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采用双向相关性检测方法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衡量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与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极强相关(≥0.8),强相关(0.6~0.8),中等强度相关(0.4~0.6),弱相关(0.2~0.4),极弱相关或者不相关(0~0.2)。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与课程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介于0.65~0.81之间,表示三者之间存在强相关和极强相关。其中,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相关系数为0.75,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果的相关性稍弱,相关系数为0.65。需要指出的是,课程实施与课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更强,相关系数达到0.81。基于OBE理念,获得感更多来源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因此,以课程实施与课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分析重点,分别从各子维度分析具体的相关性,厘清影响课程结果的显著因素。各子维度的相关性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知识获得与课程内容和课程环境息息相关,也与个人努力与投入存在联系。良好的课程环境是能力获得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才能有好的课程评价,这也是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整体上来说,情感体验与课程全维度都有最强的相关性,说明课程各个环节的满意度高,才能有较好的情感体验,课程品牌也才能建设好。

表3 课程满意度的多维度相关性

表4 课程实施与课程结果子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三、基于满意度的课程体系优化讨论

学科本位的课程价值观强调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授、研究和应用知识,这导致研究生课程之间相关性低,与实践联系较弱,从而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相反地,社会需求课程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道路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据其特点,我们结合本文对道路工程专业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基于社会需求,课程体系既要注重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更要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当前的课程体系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虽然各高校都逐渐加强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但仍然存在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从不同类型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见图3),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基础课的满意度较高,分别为80.2%和75.9%,而专业选修课的满意度仅为67.8%。结合与在校研究生的座谈结果,发现主要问题是专业选修课的理论性太强,实用性需要提升,缺少实践体验课程,课程知识与技术规范联系不够紧密。依据从“学科取向”向“社会+个体需求”课程观念的转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措施着手,实现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以及个体需求之间的协调。第一,锁定社会和学生需求,定期开展调研,构建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确定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第二,开展校企间、院校间合作,开发课程,增强课程的适用性。不具备实用性是当前课程的主要问题,因此需向学生提供直接参与专业实践的机会并开展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的需求。

图3 不同类型课程的满意度分布

其次,基于OBE理论,能力获取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课程体系是学生获取“真实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和检测方式。因此,建立能力导向型的学业评价体系和能力评估体系,是课程体系优化的方向。

最后,从课程类别来看,应有针对性地考虑专业需求,即从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本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我们认为专业选修课可以有针对性地模块化,分为专业实践课、专业试验课和专业前沿课,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程满意度问题。

(1) 专业实践课。这类课程以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为目的,必须与行业实际接轨,旨在锻炼学生的实用技能。课程内容和课时量介于课程设计与本科毕业设计之间。以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为基础,提升设计难度,加大研究性质的内容,贴合工程实际,以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

(2) 专业试验课。这类课程与实践课有区别,旨在加强规范意识,体现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道路工程专业为例,针对本专业材料试验多的特点,在开展材料测试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试验规程与相关规范,理解试验规范制定的背景和原理。

(3) 专业前沿课。这类课程需要以学科交叉知识为支撑,旨在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提升其在本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道路工程专业为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未来交通行业将面临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依靠创新技术才能解决。因此,应该开设具有前沿技术性质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技术前瞻性。

综上可见,从学生成果导向的角度调整课程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情感体验。

四、结语

本文以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满意度为研究对象,基于OBE理论,强调学生课程学习成果导向与获得感,并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逆向构建”和“能力导向”原则,构建研究生课程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地反映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为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通过满意度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C大学道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整体满意度介于4.0~5.0分之间,课程整体满意度较好,但课程目标的满意度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课程目标内容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2) 课程维度内满意度分析表明,如何把课程知识结合科研成果以及实践成果合理有效地教授给学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

(3) 课程结果满意度分析表明,从OBE理论的视角来看,知识、能力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的,能力获取作为知识与情感的纽带,是最难的一环,需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重点考虑。

(4) 课程满意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课程实施与课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程全维度(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课程环境)都有最强的相关性,充分说明课程各个环节做好了,才能有较好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建设课程品牌,形成良性循环。

(5) 为了实现社会与个体需求的平衡,应锁定社会和学生需求,定期开展调研,构建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实施校企、院校间合作,开发相关课程,增强课程的适用性。

(6) 专业选修课的满意度比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满意度更低。从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本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等几个方面考虑,将专业选修课划分为专业实践课、专业前沿课、专业试验课,旨在锻炼研究生的实用技能,拓宽其认知范围与加强规范意识。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2] 张乐平, 王应密, 陈小平.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以Z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3): 11−17.

[3] 杨雷, 孙延明, 陈小平. 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实践基地现场教学课程的创新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2): 35−39.

[4] 赵康, 杨媛, 李峰, 等. 基于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3): 44−49.

[5] 申建建, 程春田, 武新宇, 等. 水电调度方向研究生“工程−教学”二元培养方案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 36(3):199−202.

[6] 高学金, 王普, 张会清, 等. 基于课程教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2): 59−60.

[7] 许长青.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评估报告: 以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为例[J]. 现代大学教育, 2012(3): 93−100.

[8] 周文辉, 陆晓雨.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基于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的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6): 60−64.

[9] 李宏, 黄秋媚. 理工科院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满意度现状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J]. 教书育人, 2014(5): 72−74.

[10] 方晓楠. 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研究——以西部某高校为例[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15.

[11] 刘潇, 卢威, 何建华, 等. 地理学科研究生课程学习满意度调查及分析[J]. 高等理科教育, 2016(6): 101−105.

[12] 苏芃, 李曼丽. 基于OBE理念, 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2): 129−135.

[13] 汤勇力, 胡欣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满意度的结构方程分析——以J大MEM为例[J]. 高教学刊, 2019(5): 22−25.

[14] 刘雪倩, 崔学敏, 宋雨林, 等. 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满意度调查研究[J]. 大学(研究版), 2019(6): 53−62, 52.

[15] 金欢. 基于OBE视角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满意度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16] 王欣瑜.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干预策略[J]. 天津教育, 2019(4): 63−64.

Investigation on course satisfac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based on OBE theory—A case study of road engineering in C University

DAN Hancheng, CHEN Jiaqi, ZOU Jinfeng, ZHAO Lianhe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China)

At presen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it is increasingly urgent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Curriculum quality is a necessary link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degree of graduate curriculum satisfaction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Road Engineering major in C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degree satisfaction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cour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BE theory, which emphasizes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and sense of gai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inciples of “student-centered”, “reverse construction”, and “competence-oriented”, it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graduate degree satisfaction to quantitatively reflect the degree satisfac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with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course satisfaction, the satisfaction within the evaluation index dimension a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course system is proposed. From the general ability,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eld,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 are divided in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s, professional frontier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experiment courses, in order to train graduate’s practical skills, broaden the cognitive scope an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cifications.

course satisfaction; OBE theory;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s; road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G641.0

A

1674-893X(2022)03−0110−08

2021-11-08;

2022-03-18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OBE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索——以道路工程专业为例”(2020JGB111);中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交通强国战略下道路工程专业研究生‘知识−创新−思政’课程建设探索”(2020YJSKSA31)

但汉成,男,湖北潜江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 ,联系邮箱:danhancheng@csu.edu.cn;陈嘉祺,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邹金锋,男,河南信阳人,中南大学本科生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赵炼恒,男,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

[编辑:苏慧]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课程目标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