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漆木塑胎,匠心铸骨
——中国近现代漆艺行业的更迭重构①

2022-06-24邱菊芯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关键词:漆艺漆器

李 玫 邱菊芯(扬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谈及漆器,必论其髹饰工艺,诸如宋代素髹、元代雕漆,无不登峰造极,然而溯其根,求其源,漆器胎骨却是制漆的首道工序。《髹饰录》质法第十七有言:“棬榡,一名坯胎,一名器骨”,此处“棬榡”一词,指的就是未经髹饰的木质胎骨。木胎最早见于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朱漆木碗,自先秦两汉至今,皆是漆器胎骨中最为常见的种类。随着古代匠人对手工艺的沿革创新,木胎大致可分为斫木、镟木、刳木、棬木几类制法,各具特色,自成体系。

可令人痛惜的是,曾经备受青睐且声名远扬的平遥推光漆器、福州脱胎漆器等行业,传统工艺几近失传,现今竟直接于木质胎底上印刷图案而后罩漆打磨,长北称今之漆胎“肉不坚实,没有筋骨”、商品型漆器“大失传统格法”,远不可与以往蜚声中外的漆器同日而语。利川漆器厂黄振东提出木胎存在着耗时长、难度大、易开裂等问题,各大漆器厂因囤积大量变形木胎而损失惨重,诸多疑难让人望而却步。漆艺贵在精工细作,作为制漆最基础的一环,木质胎骨却已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根基难固,漆器成品质量亦是良莠不齐,这一因素或非主导,但漆艺行业信誉受损,滞销严重,漆艺市场渐成颓势已是必然。

髹漆工艺由来已久,明清时期日趋鼎盛,然自鸦片战争起,封建社会分崩离析,传统手工业独木难支,更有甚者风流云散,各行各业均不能免,历经百年沧桑巨变,漆作一业尚能载一抱素,薪火相传,是哪些因素支撑着这一行业龃龉前行,又是何故以致如今反倒乱象频出呢?

一、漆木塑胎,缘从何起——古代漆艺生产的源流发展

古代唯一一部详述髹漆工艺的著作《髹饰录》,以“利用”为第一,杨明注曰:“非利器美材,则巧工难为良”,造物必以“美材”为先,其观点与《考工记》开篇所述“材有美,工有巧”一脉相承,前朝后世亦将之奉为圭臬。若以胎骨为制漆之首,则其选材至关重要,漆艺传承至今,以木胎出现最早也最为常见。随着技术的沿革,漆器种类不一而足,漆胎取材各随其法,“漆器胎骨至战国而大备”,除木胎以外,还有竹胎、皮胎、金银胎等,纷繁多样,但在历代出土漆器中,木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与木材本身性质密不可分。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相比,木材质轻且易加工,故将前两者取而代之,成为古人造物首选材料,但木制品也存在受潮、虫蛀等不足之处,易变形开裂,此间,漆液就成了对木材进行装饰保护的媒介,因此漆木结合的髹饰工艺得以广泛使用。

在造物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功能用途选择与之相应的木料与加工方式,如榉木、枫木等木材,质地细腻,纹理清晰,常用于制作素髹漆器;松木、杉木等木材,木质柔软,可成薄片,便于旋曲弯折,多用作棬榡胎。取材有法,用之有道,选定“美材”,而后“巧工”,因技术与工具的增进,木胎制法在历代能工巧匠的改良下日臻完善,远古与奴隶制社会时期,因工具简陋且技术有限,木胎主要以砍凿、斫削等加工方式为主,多使用整块木料,造型朴素,粗犷结实,但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于商周时期,棬榡木胎已有出现,该工艺将薄厚均匀的木片弯曲成筒形,抑或折成方形,而后布灰、涂漆或用布裱糊,方可定型,至战国秦汉,此法大有改进且沿用至今。此外,木胎制法还包括镟木、刳木、雕木、釦器等类别,巧法造化,各有裨益。

古代漆作素来为统治阶级服务,故制漆行业早年为官府所垄断,常因达官显贵穷奢极欲,漆器制品华彩纷呈。随着周代“工商食官”制度的打破,私营漆器开始出现,漆器行业逐渐面向社会各个阶层。至清朝,漆器行业亦分官营、私营两种生产组织形式,康熙年间,于养心殿设“内务府造办处”,彭泽益称之为“清代宫内之御用工厂”,乾隆二十三年,包括漆作在内,造办处各作坊已达四十二作,集各地精工良匠,为统治者服务,制木胎多用檀木、楠木、榆木、椴木等,选材从优,极尽奢华;私营漆器行业亦是品类群生,极具地域特色,且集中在江、浙、闽、粤等沿海一带的大城市,多商业往来贸易流通,如福州脱胎漆器、苏州雕漆、扬州百宝嵌等。私营漆器服务对象可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御贡;二为民用;三为贸易出口。其中御贡漆器品质最佳,广州、扬州等地常以紫檀木、花梨木制家具,而后嵌竹、玉、珐琅等名贵材料,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所记录的紫檀雕漆桌、紫檀影漆茶几等,山西御贡则多为杂木髹漆而后描金彩绘。民用与出口漆器以松木、杉木等普通木材制作的家具为主,此类木材质地柔软,不够坚硬,故加以髹饰;除家具外,自明代以来因折扇深受文人喜爱,江南扇柄常以漆髹饰,明陈贞慧称其“漆坚胎薄”,出口漆器中以外销扇数目最多,其中也以檀香木作扇骨,以迎合欧美人的喜好。

随着近代史的开篇,封建帝制名存实亡,官营漆作荡然无存,私营作坊几经沉浮,在此乱世之下,民间漆艺作坊如何为继至今,漆器行业有何变化,木胎用料与工艺又何从取舍呢?

二、极盛转衰,不破不立——近现代漆艺行业的兴替嬗变

中国近代史虽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其实早在此前,因外国资本主义对华商品输入,“洋货”已向中国内地逐渐渗透,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本土手工业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与震荡,并因境遇不同,各手工行业生存状态也不尽相同,与首当其冲的棉纺织业相比,漆作一业已属侥幸。王翔所著《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稿》一书中提出,近代手工业在遭受外界冲击之后,其行业命运可划分三类:一类因工业竞品而趋于衰落甚至淘汰;一类向机器工业转化;一类依违于传统轨道。其将漆作一业列之第三,因漆艺自带的工艺美术特性,不易被机器生产倾轧取代,也正因如此,也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发展,此观点虽非虚言,但实则漆艺行业在由盛转衰的大趋势下,各地的漆艺行业因地域环境与社会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

试以1937年全面抗战为时间节点,分析此前我国近代漆艺行业的不同命运。

(一)日暮途穷,偃旗息鼓

官营手工业曾是封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封建帝制行将就木,经营机制腐败不堪,官营手工业衰亡已是大势所趋,官营漆作也不例外。在近代之前,道光年间就已开始裁撤多名造办处匠役,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帝退位,造办处各作坊陆续消亡,至1924年,溥仪再三裁撤官员、工匠,官营漆艺作坊自此消失,工匠四散,却为民间漆艺作坊注入新鲜血液。清廷造办处所列漆作制品曾有“榆木罩漆膳桌”“楠木胎画洋金番花漆罩笼”“紫檀木象牙夔龙群板罩”“椴木雕卧蚕纹腿高桌样”等,可见其用木甚佳,但因封建帝制分崩离析,官营漆作不复存在,可惜的是随之亡佚的宫廷漆作工艺也烟消云散,幸而部分宫廷漆匠将技法传入民间,二来有民间漆匠对宫廷漆工艺仿制、继承,才使得晚清宫廷漆艺不至后继无人。

与官营漆艺行业成因有异,不少民间漆艺作坊受国外资本入侵、外国商品倾销等外部影响,又因自身生产方式落后,质量低劣等内部因素,难抵颓势无力回天,并且其消亡之况愈发严重,以民国初年至民国十年为例,根据《中华民国十年第十次农商统计表》中所记录的近年漆器业发展变化,漆器制造户数由民国元年21252户,到民国十年3122户,其收入亦从民国元年一千六百余万元,至民国十年只余不足两百万元,虽在民国四年略有回升,但在此之后滑跌惨重,呈逐年递减状,虽有部分省份未曾编录在册,但足以见得不少民间漆作坊每况愈下难以为继(表1)。至民国十年时,江苏、安徽两省所余漆作坊数目首当其列远超其他,漆器制品分布则从家具制品转向装饰品与饮食器具。

表1 中华民国元年至民国十年农商统计折线图(漆器)[20]

除此类渐已消失的漆艺工坊外,尚存的漆艺行业又是何面貌呢?

(二)墨守陈法,故步自封

孙午所著《中国漆器考》中列近代各地漆器十二项,其称汉口漆器胎地坚固,但髹漆之法,仅两三种,没有美感,花样仅于茶褐色之上,“千篇一律,殆无有改变者”;浙江擦漆也曾为一绝,无论木竹作胎,只纯手工用右拇指擦成,但因“洋漆”充销,匠工“逐年退化”,以致面目全非,长此以往不难看出,此类漆作在本就战乱纷繁的态势下偏安一隅,苟延残喘,未来也难免步入前者的后尘,原本独具特色的地方髹漆工艺亦荡然无存。

(三)涤尘拔俗,破旧立新

与前二者不同,不少地方漆作业并未安于现状,而是痛定思痛另寻他法,从木胎选材上改制,从而在革鼎之际于困境中寻求漆艺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以山东潍坊为例,1904年《时报》曾刊登一则山东漆器改良的短报:

“潍人所制嵌银丝之漆器,向仅有白杨、棠棣二种木所制髹者,漆亦不甚佳,现有巧匠极意改良,用南省各种坚木为质,银丝嵌出之花样,悉从新式描摹,并购价廉之华,摄寒暑表,重加木托,所嵌度数尤为精美,故人皆乐购之。”

山东潍坊漆器历来以“红木嵌银”最为著名,“红木嵌银”起自道光年间,即将银丝镶嵌于红木上,对木胎选材尤为重视,《萝窗小牍》曾记载“所制用乌木作胎,银丝坚固。”从文中可以辨识出,此前潍坊人制木胎选白杨、棠棣两种木材,用漆也“不甚佳”,故巧法改制,采用南部省份的坚实木料,用银丝嵌出新花样,购买廉价却华美的装饰品加以点缀。此文称巧匠“极意改良”,可见其人并未在市场萎靡的态势下轻言放弃,而是改善木胎选材与样式,才得以扭转当地的漆艺行业走势。与此同时,潍坊漆工也并未摒弃此前的制漆传统,而是秉承了“红木嵌银”这一传统工艺,在此基础上从用材、技法、图案样式的角度改良,可见其承袭古法的同时另有巧思。

(四)择善而从,师夷长技

与前者不同的是,部分漆艺行业因“洋货”的引入,遵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对舶来品学习、模仿,其中广东阳江、潮州、浙江宁波等沿海一带城市较为鲜明。

阳江漆器以纸胎、皮胎为特色,也用杉木做木箱骨架,内外以牛皮做胎,后熨平髹之,又因西学东渐,广东手工艺制品深受影响,风格由原本的古朴庄重改为活泼生动,阳江漆器也不再固守皮胎、纸胎,而是适应市场需求,采用木胎、布胎等多样漆胎;潮州漆艺以金漆木雕为名,善圆雕、浮雕、镂雕等技法,选优质樟木精雕细琢,似未受西方风格影响,但应市场需求,其漆器制品常销往港、澳、东南亚,深受华侨喜爱。宁波则多仿制日本泥金莳绘,以泥金彩漆闻名,《骨董琐记》曾记载“浙之宁波多倭国通使”,[宣德年间浙江杨埙“奉命往日本学制漆画器”,《起居饮服笺》也称宁波之地“外洋诸货华集,居民遂摹仿为之,如漆器之类,虽不及洋制,而民间亦资之以为利”,故宁波自明代以来就以日本莳绘为学习对象,师从他法,但在往后自成一派。宁波泥金彩绘同样以木为胎,也多朱金木雕,因其地盛产木材,均可作木雕用料,但朱金木雕用材需不开裂、变形、腐朽,故以樟木为良材,常雕刻民间传说、仙佛人物。

由此可见,沿海一带因与海外贸易往来密切,故受海外市场与“洋货”冲击的影响,对自身漆艺行业的风格、技法有所突破,但也未曾将古法弃之如敝屣,而是在向他者学习的基础上,再做改良。

(五)绝处逢生,余韵未绝

最后一类则受创较小,能于乱世之中得以保全,甚至更为精进,其构成因素复杂多样。如福州脱胎漆器、扬州螺钿漆器等,因历史底蕴与贸易出口,尚能为继;如贵州漆器,因战时位于偏僻后方,销量规模不降反升,是为典例。

早在明清时期,扬州漆器已是个中翘楚,盛极一时,以雕漆螺钿享誉中外,常为御贡。晚清战事频发,全国漆艺市场每况愈下,扬州亦未能幸免,幸而上海成为外贸中心,出口贸易的崛起使扬州漆器得以延续,扬州漆器内销的同时扩大至海外市场,扬州漆工也为此大量移居上海,成为上海漆作业的中坚力量。全面抗战前夕,扬州尚有漆器作坊二十余家,甚至还有专制木胎的漆工若干,如“周大金,专制盘盒卷木胎;孟祥标,专制车旋木胎……”,且漆工作坊多为祖传,坊主能够审时度势,根据销售情况随时妥善经营。例如,扬州久负盛名的“梁福盛漆器作”,自光绪年间兴起,年产万件,原本只面向内部市场,至20世纪30年代,因上海崛起,“梁福盛漆器作”得以借此契机大量出口,年外销量竟达2至3万件,其制漆器也多用木胎,如《民国甘泉县续志》所记“檀香床外罩施以雕漆”一言,寄啸山庄所藏多件扬州产紫檀边漆屏,与清末御贡之材别无二致,可见扬州漆艺行业在处境堪忧的社会背景下仍能不改祖业,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安身立命。

除此以外,几经战乱,本就左支右绌的各地漆作业难免分崩之势,但竟也有鲜少地方漆艺行业能够异军突起,贵州即是一例。贵州漆器“品质优良,光滑耐用”,历史由来最早者,首推大定县,以皮胎与木胎为主,此处撇开皮胎不谈,其制木胎选杜鹃木、桦槁等当地优质木材。外国列强入侵之际,沿海沿江一带行业屡遭重创,大定县位于偏僻后方,因地理优势幸免于难,漆艺行业竟大为发展,销量空前,“几遍战时西南”,从业者达三倍以上,从事漆作的人家有四十余所,外销则以漆皮盘、漆烟盒、漆皮箱为主,覆巢之下,有此成绩,实属万幸。

上述几点,仅对所得资料作大致分类,并非将当地漆作行业一概论之,近现代漆艺体系宏大庞杂,漆艺行业并非急转直下,而是几经起落,各系因素旁逸斜出。除文中所提以外,尚有诸多未能列入,今仅以木胎为线索,选典例作论述,所言不足万分之一二,还望读者裨补阙漏。

三、因陋就简,抱残守缺——近现代漆艺行业的症结所在

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正处救亡图存之际,国民经济屡遭重创,在此期间前述漆器行业皆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者不在少数。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呈复苏之势,但漆器行业几经波折,多地未再能重整旗鼓。如前文所述潍坊“红木嵌银”工艺,在困境中仍能改良木胎,摒弃旧制,转危为安,但在如今生产者因消费者无法区分红木种类,竟用杂木以次充好,用铝丝代替银丝,混淆视听。此非特例,抗战胜利后各地漆艺行业大体呈惨淡经营之状,借以福州漆器为例,归咎其因主要有三。

一为战争,因抗日战争波及层面过广,创面过大,不少漆艺行业再无复苏之力,但好在部分根基牢固的漆作坊仍能重拾底蕴,延续至今。福州漆器已有千年历史,制作精巧,样式繁多,以沈绍安漆器行最为出名,但因战事频发,也受重创,据1949年《中华国货产销协会每周汇报》称:

“福州漆器店,战前有五十三家,工人四百余名,十年来因受战争影响,漆器店收歇者颇多。目前仅余二十四家,但资金大都均极微薄,且因无合作社之组织,故发展极感困难。”

福州漆器店由战前五十三家锐减至二十四家,且经营不善收入微薄,除此以外,全国各地各行业皆受战争影响。八一三事变突发,全沪沦陷,上海资财悉毁于炮火,战区内各作坊均停工,上海手工业失业人数达4442,其中漆匠占109人;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北京雕漆,因海外贸易未断,北京雕漆作坊未遭大变,雕漆制品仍能畅销,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雕漆业未能幸免;前文所提扬州“梁福盛漆作”,曾遭日军抢劫,出口贸易关停,其余漆器作坊也相继倒闭,工人四散,另谋生计。

二为市场,因二战爆发,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停滞,无论外销还是出口,皆不景气,曾经享誉中外的福州漆器年出口收入可达百万元,因内忧外患,1937年前后,出口销量惨淡,跌至谷底,二来新兴产业的出现,平价产品早已开始取代工艺复杂、造价昂贵的漆器,挤压本就式微的漆艺市场。福州漆器制作工艺繁复考究,木料来源于当地,常用樟、银杏、松、杉、柏、柳等木材,要求木材纹理细致,木质坚软适宜,无割裂之处,而后将木材雕刻制成模型,打磨光滑,涂漆待干,再而涂抹多道漆层并打磨光滑,方能成坯(表2)。仅制胎一项就需多道工序,与塑料化工等流水线制品相比,福州漆器“因纯为手工制品,故出产极慢”,显然无法抗衡。三则因漆器品质参差不齐,唯利是图者借福州漆器之名售卖仿制、粗制漆器,售价颇高,败坏信用,对销量影响甚大。

表2 福州漆器木坯制法[32]261-264

三为工匠,先谈及工匠传习制度,“各家漆器店制造漆器,各有其祖传独特之技术,此种技术,不易传授于外人”,福州漆器往往以言传身教之法,但不外传,故外人对其知之甚少,因战争影响深远,漆器行业险些人亡艺绝,此等家传技艺制度势必革新,故自1903年时,应“实业救国”之诏,福州成立工艺局,“收学徒百六十人,每日下半午,教以制作竹器、皮器、漆器各工艺”,广招名师,培养诸多漆艺人才,但在1920年时因时局所困被迫解体;此后,1923年福建成立惠儿院,设漆工科、木工科,收养孤儿传授手工技艺;至1927年,福州民间漆器行帮成立,约百二十余人,仍延续师徒制度,其组织系统如下:

表3 1927年福州漆器业工会组织系统[32]261-264

然而,于1937年,因美国工人大罢工,销往美国的福州漆器滞销,入不敷出,惠儿院日渐离散;漆器工会则因薪资问题,漆工与坊主矛盾频出,漆工罢工潮兴起,故自抗战爆发前,福州漆器行业已呈不振之势。

再谈及工匠本身,因前二者影响,漆艺工人纷纷转业,制漆工匠人才断层,传统工艺后继无人,所剩无几的漆艺工人也墨守陈法,其样式品质,毫无改进,打着原有招牌投机取巧粗制滥造,不思进取。由此观之,现今各地漆器掌握制胎工艺的工匠寥寥无几、在木胎底上直接印刷图案滥竽充数的做法也有迹可循。

以上三点呈递进关系但又相互交织。战争因素不可掌控,适者生存,漆艺行业尚且有自我完善的喘息余地,现今中国国力日盛,国泰民安,战争的影响不再重现;列强入侵打乱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体系,漆艺行业受此波及,但具两面性,漆器虽受外来商品占据市场,但也开辟了海外出口的路径,同时也借鉴外来工艺品,为本土漆艺制品增添异域元素以拓宽思路,然而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不少漆艺行业就此关停,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就此销声匿迹;究其症结,实则是漆艺工匠四散,口口相传的传习制度不在,漆艺作坊难以为继,伴随髹漆工艺千年的“工匠精神”也日趋沉寂。

四、技以载道,鉴照古今——当代漆艺行业该走向何处?

“工匠精神”向来是古代传统工艺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考工记》开篇即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百工”即指工匠,在此文中定义的是能够利用材料特性制备民用器具的人,而工匠精神即是工匠在“造物”过程中专注、敬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于漆艺而言,汉代是古代漆器发展最为繁盛的朝代,设专门制作木漆胎的“素工”,《盐铁论·散不足》曾记述汉代制漆器“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至清朝,因顺治二年废除“匠籍制度”,解除世代相传的匠籍身份束缚,髹漆工艺突飞猛进,又因清朝统治阶级骄奢淫逸,髹漆工艺讲究“工不厌其繁,料不厌其贵”,漆胎多为高档木料,漆艺发展至今,虽不求名贵木种,但不少漆制品采用廉价杂木,连最基本的质量都无法保障,又何谈髹饰技法呢?且如今因时代的变化,漆器在民用器具中不再占据主要地位,行业发展受阻,流传千年的漆艺于当代该走向何处,在近现代漆艺行业的更迭起落中又能得到哪些启示?

(一)匠心独运,重拾传统格法

重拾传统格法,其一是借鉴古法中的髹漆工艺,漆艺由来已久,但流传至今且详述完备的相关古籍只《髹饰录》一本,诸多关于漆艺的文献资料散佚于历代史料中,需要我们去挖掘解读,并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与现代髹漆技法结合,探索其中的关联性。

其二是继承古代漆工的工匠精神,清廷造办处曾设准则,“匠役一年者为学手,不令成造活计,二年者为半工,三年者为整工,如三年后仍不能成活造计,即行革退,严加则处”,造办处匠役需有三年学工阶段才能“成活造计”,且若未达标准者,立即革退惩处,可见清代宫廷对于工匠水平的要求极高,管制极严。再回顾《髹饰录》所言,工匠四失为“制度不中”,所制器物不适用于社会需求;“工过不改”,制作过程中有错处却不更改;“器成不省”,器物做成之后不加以反思自省;“倦懒不力”,制作漆胎骨时就不到位,后续不值得再去加工髹饰。此四者几乎遍及如今漆艺行业乱象,可见古人之思尤可纳为今用,亦可作为当下匠人髹漆之准则。

(二)因材施教,培养专业人才

漆艺依赖历代匠人的传承得以延续至今,但随着一辈又一辈老艺人的退场,掌握漆艺的专业人员数目不足,髹漆工艺后继乏人,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对漆艺专业人才的培养。一为民间艺人,保护现今仍具备传统髹漆工艺的老艺人,并汇集其掌握的工艺技法与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二为高校师生,注重漆艺专业学生的教学培养,也可校企结合,邀请漆艺企业的专业人员为学生做指导,或是将学生送进漆艺企业实习实践,为漆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三为普罗大众,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媒介,或博物馆、画廊等线下场所,潜移默化地提升大众对漆艺文化的认知度,激发大众对漆艺的兴趣,自然会有感兴趣之人来尝试、了解,一来拓宽漆艺制品的销售市场,二来吸引外行人士步入漆艺行业。

但漆艺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原料成本高等因素,让许多考虑学习漆艺的人望而却步,如何改良漆艺的原料与加工方式,也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三)用材、技法、用途的折衷

在近代漆艺行业面临困境时,尚有漆作坊改善用材风格,借鉴他者,整改原法,尝试开辟出新的道路,现今制漆工艺的不断改良同样势在必行。漆艺本是纯手工艺,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原料的推陈出新,加工方式的层出不穷,其他产业得以蓬勃发展,而纯粹依靠手工的漆艺,面临着工序复杂、耗时长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手工的特性,制漆过程中工匠一遍又一遍地髹漆打磨,才使得漆艺制品如此纯朴自然、厚重大气,具有不可替代的手工温度。创新与守旧,并非是相互矛盾的命题,漆艺行业的振兴并非只有一条道路可走,根据受众定位,可分为高端人群与普罗大众,根据用途定位,也可分为工艺美术制品与日常实用器具,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即可选择不同的材料与加工方式。

如长北提倡的“绿色漆艺”,强调使用天然原料,还原漆艺的本质,重拾大漆髹饰工艺,自当可取,亦有人提出,在漆艺创作中,也可依靠现代木工设备加工木胎原料,减少气候对木材的影响,也可在以原木为主的同时,加入混合材料,既保持原料本色,又能打破传统观念,为漆艺提供新的展现形式。偷工减料的行为固然为人深恶痛绝,但在漆艺发展的路径上,保证原始材料的使用,再加入新型材料与更为方便的加工方式,也是一种促进漆艺行业发展的新途径。

(四)因地制宜,打造品牌效益

观其古代漆艺,各地皆有引以为傲且独具地方特色的漆器制品,有些甚至可以是一个时代的工艺美学象征,而现今各地漆艺行业似乎失去了原本的招牌,或是闭目塞听千篇一律,或是将他法生搬硬套,使原本独具魅力的漆器制品变得不伦不类。因此,漆艺行业革新的路径需要按照各地的不同形势,谋求不同的改良方式,凸显在地性特征。比如,采用该地的原材料,继承地方固有的漆艺技法,将其原有的特色与品牌声誉保留并放大;同时借助旅游业推广地方漆艺文化,打开知名度,打造品牌形象,才能拓宽漆艺的销售渠道,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制品。

结语

纵观历代漆艺发展,有风光无限大放异彩之时,亦有青黄不接举步维艰之时,即便在盛世也有凋敝者,在乱世亦有振兴者。回到本文开篇提出的议题,杨明对《髹饰录》中漆器胎骨注曰,“质乃器之骨肉,不可不坚实也”,木胎之于漆器,如同骨肉之于人体,漆胎“坚实”,漆器才能久负盛名。而木料本身,或取之于良材,或随时间化为朽木,古法髹漆,目的在于木材防裂防蛀,故派生出漆艺一脉,哺育历代匠人。制漆匠艺是漆艺文化的根骨所在,传统工艺亦是民族文化的根骨所在,对漆艺反哺拾遗,是民族文化立根固本的重要议题。

漆艺发展至当下,其未来的处境如何无从得知,但通过分析近现代漆艺行业各地的不同处境,不难发现,危机与机遇实则并存。未来漆艺行业该走向何处,就要看现下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既要对髹漆工艺“守旧”,保有漆艺的传统价值,又要掌握行业动向,结合当代特征,让当今的漆艺制品独具时代魅力。

猜你喜欢

漆艺漆器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蹇然漆艺作品
东方色彩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天府之韵 漆艺之美
藏天府之韵展漆艺之美
漆器收藏三问
大漆:鲜活的现在进行时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传统漆器的当代困境
山神漆器鬼斧神工的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