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联合直肠功能训练在神经源直肠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21梅馨莲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分型

祝 微 梅馨莲 邹 静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九江 332000

神经源直肠指由于控制直肠各项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者直肠周围神经受到某种损伤,从而引发的直肠功能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秘,严重者表现为大便失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2]。相关报道显示[3],给予神经源直肠患者直肠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直肠功能,促进排便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近年生物反馈疗法逐渐受到临床关注,该疗法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其通过安全性高、无创、操作简便的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刺激患者肌电活动,以达改善盆底肌肉活动,加快相关症状康复的目的[4-5]。基于此,本研究将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干预与直肠功能训练相结合,探究其在神经源直肠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神经源直肠患者的护理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60 例神经源直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0~63 岁,平均(43.47±5.73)岁;功能障碍分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6]):Ⅰ型12 例,Ⅱ型9 例,Ⅲ型9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30~63 岁,平均(44.21±5.79)岁;功能障碍分型:Ⅰ型11 例,Ⅱ型10 例,Ⅲ型9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满足中脊髓损伤标准[7],且存在球海绵体反射阳性或其他提示脊髓休克期结束的情况;②国际胃肠组织的世界胃肠病学组织(Organization Mondial de Gastroeneterology,OMGE)[8]指南中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③受试者或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或肠道占位性病变;②有精神疾病;③有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直肠功能训练:①定时排便:确定恰当排便时间,维持排便习惯。早期取左侧卧位排便,后期取坐位,利用重力促排便;②盆底肌训练:收缩提肛肌2~6 s,行腹式深呼吸并收紧盆底肌群5~10 s,呼气松弛,以用力咳嗽、屏气等延长压迫直肠时间,反复10~15 次;③手指直肠刺激环形运动(Digitalrectalstimulation,DRS):左侧卧位使双下肢稍屈髋屈膝,中指戴套经肛门以直肠壁顺时针行牵拉转动,并夹紧上提肛门,30~60 s /圈,10~15 min/次,每次间隔2 min;④腹部按摩术:餐后1 h,操作者平卧以手掌按结肠走形按摩,避开膀胱,4~5 次/d,5~10 min/次,连续干预4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行干预: 应用PHENIX USB4 法国杉山盆底康复治疗仪行生物反馈。干预前,患者放松并将肠道粪便排空。于诊疗室,取左侧卧位,置入电极于肛门。后取端坐位,指导患者同时行盆底肌训练,关注肌电曲线,向患者转述自身肌群控制情况。随后行腹式呼吸,让患者完成收缩肛门外括约肌活动,1 次/d,20 min/次,每两周评估1 次,连续干预4 周。注意电极棒专人专用,每次干预后清洗干净。

1.3 观测指标

干预1 个月后应用Bristol 粪便性状评分量表(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9]评估患者粪便性状分型。量表共包括7 种类型,包括Ⅰ型羊粪球状、Ⅱ型麻花状、Ⅲ型香肠状、Ⅳ型香蕉状、Ⅴ型棉花糖状、Ⅵ型软稠状、Ⅶ型液态状。分型越低表示患者粪便肠道传输时间越长。

干预前后应用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量表(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10]评估肠功能,量表共包括10 个条目,包括分项目有平均排便时间与次数、排便时伴不适、头痛或大汗、手指帮助排出、排便与排气失禁情况、服用泻药、服用止泻剂或治疗失禁药物、肛周问题、总评分等,量表总评分47 分,评分越低表示肠功能越好。

干预前后应用Barthel 评分评估日常生活能力[11],量表共10 个方面,总分100 分,其中能够完全独立进食10 分,独立洗澡5 分,完成修饰5 分,独立穿衣10分,自己控制大便10 分,独立控制小便10 分,自己上厕所10 分,独立完成床椅转移15 分,自己平地行走15分,独立上下楼梯10 分。轻度、中度、重度依赖评分范围为61~90 分、41~60 分、≤40 分。

干预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比较:参照本院护理质量检查考核评价表评估护理质量,质控项目包括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由科室护士长进行质控检查并评分,每项指标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质量越高。调查表具有较高信效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并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粪便症状分型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粪便症状分型整体良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BD 评分与排便困难程度的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NBD、Barthel 评分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BD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BD 评分与排便困难程度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BD 评分与排便困难程度的比较(分,±s)

注 NBD: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量表

组别NBD 评分Barthel 评分观察组(n=30)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对照组(n=30)干预前干预后t 值P 值17.65±3.98 12.11±2.84 6.206<0.001 34.12±4.75 62.12±3.62 25.679<0.001 t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P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t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P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17.96±3.87 14.08±4.22 3.712 0.001 0.306 0.761 2.121 0.038 34.36±4.23 59.77±3.58 25.115<0.001 0.207 0.837 2.528 0.014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例数理论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态度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0 30 85.76±11.39 78.89±9.57 2.529 0.014 83.76±11.24 75.37±10.58 2.977 0.004 83.89±8.53 76.13±10.55 3.133 0.003 84.37±11.83 74.96±10.22 3.297 0.002 85.87±10.59 77.32±9.27 3.327 0.002

3 讨论

神经源直肠功能障碍患者由于排便系统与神经中枢联系障碍,导致胃结肠反射欠佳,影响机体肠道蠕动,加之内容物中水分被过多吸收,从而导致患者发生顽固性便秘。早期有效的肠道管理训练及神经反馈调节可有效促进神经源直肠功能障碍患者肠道和排便功能康复。

表1 两组患者粪便症状分型的比较[n(%)]

王焕利[12]研究结果表明,电生物反馈仪可促进神经源直肠患者更好地恢复排便功能,提高患者肠道蠕动能力、胃结肠的反射能力及自主排便能力,改善盆底肌肉的扩张和收缩能力,可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粪便症状、分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NBD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仿。既往研究表明[13-14],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通过在给予患者电刺激同时,经外部通道和反馈通道行生物反馈干预,反馈仪可将人体肌电、脑电等意识不到的身体信号放大,将其转化为可视听信号如图像、声音等,并借助多媒体帮助患者观察自身盆底肌肉收缩情况,指导患者有意识的通过“动作-反馈-学习-再动作”过程反复训练,以此形成反馈通路,调节神经反射,逐步解除患者的盆底肌肉痉挛,从而改善患者排便功能。其次,生物反馈干预具较强趣味性,其动画程序画面、声音和音乐可一定程度提高患者配的度,让患者在干预过程中能够坚持,从而提高干预效果,改善患者胃结肠的反射能力,盆底肌肉的扩张和收缩能力及Barthel 粪便症状分型水平[15-16]。本研究将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与直肠功能训练相结合,明显降低了不能正常排便带给患者的痛苦,促进Bristol 大便性状分型好转。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使用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结合直肠功能训练,可提高护理质量。分析其原因,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的使用,提高了患者训练配合度,加快患者恢复,可一定程度调控护理人员心理弹性,从而促进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直肠肌电生物反馈仪联合直肠功能训练应用于神经源直肠患者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肠道和排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分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