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经辨证针刺结合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效果

2022-06-21蒋晶晶黄桂榕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肩关节水肿关节

林 琴 蒋晶晶 黄桂榕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推拿一科,福建福州 350003;2.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3;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脑病康复科,福建福州 350003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起病急,且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的脑血管疾病。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1-2],高达8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而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于脑卒中后1~3 个月,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患侧的肩、手、腕出现肿胀、疼痛、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研究显示[3],SHS 若早期处理不当,约80%的患者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永久性畸形,甚至完全丧失相应的功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故本研究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SHS 急性期(Ⅰ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经辨证针刺结合毫火针治疗SHS Ⅰ期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SHS 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78 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 例。治疗组中,男25 例,女14例;年龄40~70 岁,平均(61.4±12.3)岁;发病情况:脑出血12 例,脑梗死27 例。对照组中,男28 例,女11 例;年龄42~70 岁,平均(60.2±11.7)岁;发病情况:脑出血9例,脑梗死30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以及符合《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5]中SHSⅠ期临床表现者;②病程≤3 个月者;③患者年龄40~70 岁,配合治疗和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者;②合并有认知、肢体功能、凝血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的常规疗法作为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凝、良肢位摆放、脑卒中常规护理等等。

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具体内容如下。在基础治疗同时由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康复评定,制定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Bobath 训练,上肢肩、肘、腕的主、被动训练。治疗过程中,肩关节活动训练均以患者耐受度为限。每次训练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次,间隔2 d,连续治疗4 周。

治疗组患者使用康复训练加分经辨证针刺结合毫火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以下两个治疗:(1)分经辨证针刺。①选穴。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分经辨证施治。病在手阳明者,选取商阳穴;病在手少阳者,选取关冲穴;病在手太阳者,选取少泽穴;病在手太阴者,选取少商穴。②操作。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1 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30×25 mm,批号:200321),在相应穴位处迅速刺入2.5 mm,留针时间30 min,每天1 次,每周5 次,间隔2 d,连续治疗4 周。出针后嘱咐患者最大限度的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内外旋等主动活动,以其耐受为度。(2)毫火针治疗。①选穴。根据患者病位所在之经,在其上肢经穴循序的部位,寻找其疼痛的阳性反应点,并用龙胆紫进行标记;②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操作部位,常规消毒后,使用1 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将针身置于酒精灯上进行灼烧,当针尖烧至白亮色时,在标记处进行迅速点刺,刺入即出,并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2 min。毫火针治疗隔日1 次,每周3 次,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 周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后的肩关节功能、水肿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1)肩关节功能评定: ①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oulder-hand syndrome scale,SHSS)评分。根据SHSS[6]对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总分为14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肩关节活动障碍越明显。②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量表(Constant-Murley scale of shoulder function,CMS)评分。CMS 量表总分100 分,共评估4个部分内容,分别为疼痛15 分、生活影响评估20 分、肩关节活动度40 分(外展、前屈、外旋、内旋各10 分)、三角肌肌力25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越好[7]。

(2)水肿评分:参考相关文献资料[8]制定水肿评分标准,分别为0~3 分。3 分——重度水肿(即关节肿胀或、积液高出相邻骨突);2 分——中度水肿(即关节肿胀、积液高与相邻骨突相平);1 分——轻度水肿(即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出现按压凹陷,松开即消失);0分——无水肿。

(3)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取两组患者清晨时的空腹静脉血液2 ml,置于真空采血管中进行离心,转速为3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时间10 min,取其上清液,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测定,相关操作过程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4)临床疗效:参照《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等[9-10]相关内容标准进行疗效评定。①治愈——患肢无疼痛、水肿、肌肉萎缩表现,且关节活动度正常;②显效——患肢疼痛、水肿减轻,且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③有效——患肢疼痛、水肿、肌肉萎缩稍有减轻,且活动范围稍好转;④无效——患肢疼痛、水肿、肌肉萎缩情况以及关节活动无明显变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S、SHSS、水肿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MS、SHSS、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MS评分高于治疗前,SHSS、水肿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SHSS、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S、SHSS、水肿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S、SHSS、水肿评分的比较(分,±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CMS: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量表;SHSS: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

组别CMS 评分SHSS 评分水肿评分治疗组(n=39)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9)治疗前治疗后42.86±6.36 74.28±9.51ab 11.23±2.21 5.92±1.67ab 2.59±0.50 0.90±0.38ab 43.54±5.07 61.79±9.83a 11.28±1.65 7.84±1.71a 2.64±0.49 1.67±0.48a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分,±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高敏C 反应蛋白

组别IL-6(ng/ml)TNF-α(ng/ml)hs-CRP(mg/ml)治疗组(n=39)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9)治疗前治疗后49.13±9.32 23.40±4.44ab 35.00±9.99 15.12±4.38ab 6.39±1.25 1.73±0.70ab 48.36±8.13 29.99±7.58a 37.98±9.05 22.07±4.95a 5.85±1.31 3.05±0.64a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疾病,而约有50%的患者会在发病的1~3 个月后出现SHS,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肩关节、腕关节的疼痛、肿胀与活动受限,同时局部皮肤温度异常,临床上一般将SHS 的疾病进展分为3 期,而在初期控制不良或治疗不当时,症状严重者常导致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并丧失正常的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沉重负担[11]。SHS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阶段研究认为[12-13],SHS 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关节的周围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同时脑卒中发生后,偏瘫侧的上肢常出现异常运动模式,肢体的肌张力增高,拮抗肌张力降低,使关节发生屈曲改变,同时导致上肢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末梢神经血氧供给不足,诱发和加剧炎症因子的释放,造成持续性的周围组织炎症,引起关节的肿胀、疼痛[14]。

SHS 在中医学中归于“痹症”,由于中风后机体气血逆乱,脏腑阴阳失衡,加之风寒之邪袭留肌腠,邪气偏盛,而致气血壅滞,脉络瘀阻,血行不通,不通则痛;或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而致肩臂失濡养,不荣则痛。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SHS 由痰阻气血瘀滞、脉络闭阻等引起[15-17]。《金匮要略》中有云“血不利则为水”,故血瘀可使致肢体肿胀,水泛肌肤。因此治疗SHS应以活血化瘀、益气温经、化痰通络消肿为主。肩部是手三阳及手太阴的经筋结聚之处,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十二经筋的主要功能为连接骨骼、筋肉与关节,使其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运动功能[18]。故而本研究中通过患者的具体症状,根据分经辨证进行针刺,可以起到直接通过经络、腧穴、经筋的调节系统,起到通达气血、疏理经脉、滑利关节、平衡阴阳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 有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温则消而去之……”。毫火针借助火烧后的温热作用,刺激相应穴位,起到温通经脉、鼓舞气血的作用,从而舒筋缓急、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同时毫针火烧,不容易引起患者恐惧,更助温阳补虚、扶正祛邪的功效[18]。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康复训练加分经辨证针刺结合毫火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M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SHSS、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训练加分经辨证针刺结合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CMS 评分,降低患者的SHSS 评分、水肿评分,不同程度降低血清IL-6、TNF-α、hs-CRP 水平,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分经辨证针刺结合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可以有效提高肩关节的功能,调节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肩关节水肿关节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关节才是关键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