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6-21刘衍军齐丽雯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组间病原菌肺部

刘衍军 齐丽雯

1.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肥城 271600;2.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肥城 2716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输出量无法满足全身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1],临床主要表现在组织、器官循环充血,患病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以及体液潴留[2],高发于老年人群体[3]。长期处于HF 状态下,会导致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引起肺循环淤血,最终导致肺部感染[4],而肺部感染又会诱发HF,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5]。临床常用的治疗HF 合并肺部感染疾病的抗感染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三大类,单一用药对于HF 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不佳[6]。研究表明,头孢菌素类与喹诺酮类两种药物合并使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7]。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 例老年HF 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老年HF 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 例老年HF 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73.45±2.12)岁;平均病程(4.54±0.65)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28±0.14)kg/m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1 例,Ⅱ级13 例,Ⅲ级8 例,Ⅳ级6 例。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73.49±2.15)岁;平均病程(4.55±0.72)年;平均BMI(23.31±0.16)kg/m2;NYHA 心功能分级:Ⅰ级12 例,Ⅱ级12 例,Ⅲ级7例,Ⅳ级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肥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HF 诊断标准:患者查血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超过正常值,临床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活动后气促[1]。肺部炎症诊断标准: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高于正常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胸部拍片或者CT显示肺部纹理增多,或者有胸闷、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4]。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HF 和肺部炎症诊断标准;患者近1月内未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血糖、尿水平正常;患者年龄>60 岁。排除标准:心律失常患者;肝肾功能不足者;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叮嘱其卧床休息,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同时控制患者的钠盐摄入量,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HF 治疗,确保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对照组给予患者注射用头孢他啶[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426;生产批号:190105,规格:1.0 g(按照C22H22N6O7S2计)]2.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进行治疗,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477;生产批号:6B19022002,规格:100 ml/0.5g(按C18H20FN3O4计)]进行治疗,采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 g,100 ml 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 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自动化血生化检测仪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考察BNP、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BNP、IL-6、TNF-α 采用酶联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检测;PCT 含量采取免疫发光检测法检测;WBC 含量采取常规血样检测。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水平,采用PHILIPS 彩超机Affiniti 70 进口心脏彩超(徐州恒大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心脏舒张末期内径(end diastolic diameter,LE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收缩末期内径(end inner diameter systolic,LVDs)的变化情况。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情况,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送检样本,检测其病原菌株数。病原清除率=(治疗前病原菌株数-治疗后病原菌株数)/治疗前病原菌株数×100.00%。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显效(X 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无阴影,心功能改善2 级以上者)、有效(X 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阴影大部分减少,性能改善1 级以上,但不及2 级者)以及无效(X 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阴影没有改善甚至有所增加,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6、TNF-α、BNP、WBC、PC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BNP、WBC、PCT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BNP、WBC、PCT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s)

注 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BNP:B 型利钠肽;WBC:白细胞;PCT:降钙素原

组别IL-6(ng/L)TNF-α(ng/L)BNP(ng/L)WBC(×109L)PCT(ng/ml)观察组(n=3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3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2.79±0.85 2.12±0.64 3.267<0.05 29.38±5.58 24.57±4.83 5.026<0.05 461.82±39.74 138.30±28.55 14.295<0.05 22.14±4.38 8.87±1.46 5.292<0.05 18.51±2.56 5.22±1.54 4.986<0.05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2.84±0.81 2.48±0.71 1.353<0.05 0.263>0.05 2.322<0.05 29.41±5.43 26.88±4.72 1.305<0.05 0.024>0.05 2.109<0.05 458.79±32.65 229.41±30.68 12.443<0.05 0.363>0.05 13.401<0.05 22.27±4.29 12.05±3.21 7.303<0.05 0.131>0.05 5.559<0.05 18.48±2.59 10.05±2.24 3.522<0.05 0.051>0.05 10.953<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EVDD、LVDs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EVDD、LVDs 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s)

注 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VDD:舒张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内径;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组别LVESD(mm)LEVDD(mm)LVDs(mm)LVEF(%)观察组(n=3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38)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51.38±5.11 31.92±3.28 4.263<0.05 64.00±5.32 45.88±3.42 6.022<0.05 38.57±7.14 33.21±4.25 7.291<0.05 34.34±6.55 46.17±5.76 11.947<0.05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51.51±4.91 45.35±4.12 2.353<0.05 0.113>0.05 15.721<0.05 64.22±4.98 56.33±3.57 6.313<0.05 0.186>0.05 13.030<0.05 38.37±7.55 36.54±4.38 1.427<0.05 0.119>0.05 3.363<0.05 34.41±6.31 38.31±5.62 3.515<0.05 0.047>0.05 6.021<0.05

2.3 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的比较(株)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HF 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70 岁以上人群HF 患病率超过10%[9],这是由于老年人群的本分泵血功能由于年龄的增长逐渐消退导致易产生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疾病[10],这类疾病发展的最终形态即为HF[11]。HF 该种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极大[12],并且患者患病后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大多数HF 都是从左心室开始,患病后会发生肺循环淤血,更易引发肺部感染[13]。患者在HF 合并肺部感染的过程中,随着病程的发展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4]。

本研究在该病症的治疗中,观察组采用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头孢他啶作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种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15-16],适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一些类感染疾病,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进行杀菌治疗[17],并且头孢他啶对于β-内酰胺酶具有较高稳定性,适用于治疗肺部感染[18],但是长期单独使用头孢他啶治疗会使肺部感染中的主要病原菌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从而使治疗效果不佳[19]。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20],进入机体后通过抑制细菌DNA 解旋酶活性,阻断病原菌的RNA 与蛋白质结合,组织DNA 合成和复制[21],并且对非分裂细胞产生作用,抑制其活性,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22]。头孢他啶联合左氧氟沙星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扩大了抗菌谱,最大程度提升了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23-24]。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BNP、WBC、PCT 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BNP、WBC、PCT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EVDD、LVDs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EVDD、LVDs 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确实能够改善患者的炎症感染情况,并且减轻肺部感染对心脏造成的负荷,对于HF 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老年HF 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组间病原菌肺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