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2022-06-21唐淑琼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包块甲氨蝶呤异位

唐淑琼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四川泸州 646000

受精卵在子宫腔外受孕的过程称为异位妊娠,其病因常见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症引起管腔阻塞,导致受精卵在宫外着床,患者常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疼痛难忍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本病临床中常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其为抗叶酸类、抗肿瘤类药物,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达到阻碍肿瘤细胞合成、抑制其生长与繁殖的效果,可缓解出血症状,但部分患者在服用期间易出现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2]。米非司酮是一种类固醇类抗孕激素制剂,不仅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等,还可用于妇科手术操作,如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宫颈扩张、刮宫术,主要起到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60 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 例)与观察组(80 例)。对照组年龄26~35岁,平均(29.38±1.36)岁;其中初妊娠38 例,既往妊娠42例。观察组年龄24~37 岁,平均(29.63±1.89)岁;其中初妊娠44 例,既往妊娠36 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早期异位妊娠快速诊断新方法》[4]中相关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且经B 超检查确诊者;②年龄24~38 岁者;③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2000 IU/L者;④包块直径≤4 cm,且未发生过妊娠包块破裂流产者等。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者;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此次研究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6210601,规格:5 mg/支)肌内注射治疗,50 mg/次,2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武汉九珑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5210301,规格:25 mg/片)口服,25 mg/次,3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 周并随访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相关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 恢复正常时间、尿β-HCG 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治疗前后血β-HCG、孕酮(progesterone,P)、包块直径:采用彩超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的盆腔包块直径。离心步骤中,抽取6 ml 静脉血,垂直放置30~60 min 后分离血浆,标准放置离心机中,盖上离心机盖,打开离心机电源,设置离心转速及离心时间,以3000 r/min)离心5 min,取出血清标本,离心半径为8 cm。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血清β-HCG 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P 水平。③治疗前后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取②中剩余3 mL 静脉血,依据相同的血清制备方式,采用光谱法测定法检测E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LH 水平,采用卵泡刺激素生物测定法检测FSH水平。④治疗前后婚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的婚姻调查问卷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重测效度为0.83)评估两组的业余活动、与亲友关系、信仰一致性、子女和婚姻,满分均为5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婚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 恢复正常时间、尿β-HCG 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d,±s)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d,±s)

注 β-HCG: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组别症状消失血β-HCG 恢复正常时间尿β-HCG 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n=80)观察组(n=80)t 值P 值7.21±0.63 6.12±0.56 11.566<0.001 12.98±0.86 11.67±0.84 9.747<0.001 14.36±1.38 11.69±1.24 12.872<0.001 24.78±2.95 21.36±2.92 7.370<0.001 28.64±3.12 25.17±3.09 7.068<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P、包块直径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血β-HCG、P 水平及包块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β-HCG、P 水平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包块直径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β-HCG、P 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P、包块直径的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P、包块直径的比较(±s)

注 β-HCG: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孕酮

组别血β-HCG(IU/L)P(nmo/L)包块直径(cm)对照组(n=8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观察组(n=8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2138.35±119.63 1191.63±59.12 63.457<0.001 8.79±1.86 7.63±1.45 4.399<0.001 3.78±0.96 3.15±0.69 4.766<0.001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2135.72±118.78 1138.98±58.96 67.229<0.001 0.140 0.889 5.640<0.001 8.68±1.84 5.69±1.36 11.688<0.001 0.376 0.707 8.728<0.001 3.76±0.95 2.68±0.59 8.638<0.001 0.133 0.895 4.631<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2、LH、FSH 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E2、LH、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E2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LH、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LH、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2、LH、FSH 水平的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2、LH、FSH 水平的比较(±s)

注 E2:雌二醇;LH:促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激素

组别E2(pmol/L)LH(U/L)FSH(μg/L)对照组(n=8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观察组(n=8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77.98±20.16 62.36±19.45 4.987<0.001 3.96±1.12 3.85±1.11 0.624 0.534 6.32±1.34 6.12±1.32 0.951 0.343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77.63±20.14 84.96±19.43 2.343<0.001 0.110 0.913 3.384 0.028 3.94±1.13 3.67±1.09 1.538 0.126 0.112 0.911 1.035 0.302 6.29±1.33 6.07±1.29 1.062 0.290 0.142 0.887 0.242 0.809

2.4 两组治疗前后婚姻质量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婚姻质量相关指标(业余活动、与亲友关系、信仰一致性、子女和婚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婚姻质量相关指标(业余活动、与亲友关系、信仰一致性、子女和婚姻)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后的婚姻质量相关指标(业余活动、与亲友关系、信仰一致性、子女和婚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婚姻质量的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婚姻质量的比较(分,±s)

组别业余活动 与亲友关系 信仰一致性 子女和婚姻对照组(n=8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观察组(n=8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31.69±3.15 33.67±3.18 3.957<0.001 27.13±2.12 29.36±2.14 6.621<0.001 26.78±2.06 29.16±2.08 7.272<0.001 32.69±3.17 36.78±3.21 5.734<0.001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31.71±3.16 36.69±3.22 9.873<0.001 0.040 0.968 5.969<0.001 27.16±2.13 33.76±2.18 19.369<0.001 0.089 0.929 12.883<0.001 26.79±2.08 31.69±2.12 14.757<0.001 0.031 0.976 7.619<0.001 32.71±3.19 39.69±3.26 9.679<0.001 0.040 0.968 4.023<0.001

3 讨论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患者宫腔体外发生受精卵着床,导致其出现严重的腹痛等临床症状[5-6],需早期诊断与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甲氨蝶呤可通过干扰机体叶酸的代谢能力引起DNA 及蛋白质合成障碍,且对胚胎滋养细胞增生有抑制作用,可破坏受精卵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但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佳[7-8]。

米非司酮是一种类固醇类的抗孕激素制剂,可有效抑制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表达,通过结合机体孕激素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靶器官P 的合成,促使机体的滋养细胞对米非司酮产生敏感性,同时胚胎发育可得到孕激素的支持,进而促使各项指标水平恢复正常,缓解病情[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血β-HCG、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 恢复正常时间、尿β-HCG 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婚姻质量相关指标(业余活动、与亲友关系、信仰一致性、子女和婚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β-HCG 及水平,缩小包块直径,提高婚姻质量,与曾莲[11]的研究结果一致。米非司酮通过降低蜕膜组织内孕激素受体浓度,使机体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孕酮生理活性丧失,诱导子宫内膜出血,停止受精卵发育,进而可抑制机体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LH、FSH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则高于对照组,提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调节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与韩淑梅[1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缩小患者盆腔包块,促进机体性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提高婚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包块甲氨蝶呤异位
多发肿瘤样钙盐沉着症复发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孕酮联合CA125对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儿童颈部包块须警惕
香油消肿化瘀
乳腺癌术后静点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