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在胆囊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2022-06-21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良性

葛 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肝胆外科,辽宁沈阳 110016

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所公认的治疗胆囊癌最有效手段,然而因该病早期具有极强的隐匿性,导致绝大部分一经确诊便已是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预后普遍不良。因此,如何有效早期诊断胆囊癌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MiRNA是近年来所发现的一类长度在21~25 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可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1-3]。且有研究报道证实[4-6],miRNA-187 在乳腺癌以及宫颈癌等肿瘤细胞中存在异常表达;miRNA-143 在胃癌以及膀胱癌中存在异常低表达。然而,关于上述两种miRNA 在胆囊癌中的表达研究并不多见[7-8]。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血清miRNA-187、miRNA-143 和胆囊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诊断胆囊癌的价值并予以分析,以期为胆囊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21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2 例胆囊癌患者为胆囊癌组,另取同期收治的80 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胆囊良性疾病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 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胆囊癌组中,男32 例,女60 例;年龄34~79 岁,平均(62.62±10.34)岁;TNM 分期:Ⅰ~Ⅱ期31 例,Ⅲ~Ⅳ期61 例;分化程度:低分化23 例,中高分化69 例;淋巴结转移41 例,无淋巴结转移51 例。胆囊良性疾病组中,男28 例,女52 例;年龄32~79 岁,平均(62.71±10.31)岁;疾病类型:胆结石32 例,胆囊腺肌症11例,胆囊炎30 例,胆囊穿孔7 例。健康对照组中,男27例,女53 例;年龄31~82 岁,平均(62.66±10.25)岁。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人员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②均为成年人;③入组前均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④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心、肝、肺等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③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和)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标本获取 分别获取所有人员的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于室温条件下静置0.5 h,取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转速820 r/min,半径12 cm,离心10 min。获取上层血清置于离心管内,于常温条件下实施16 000 r/min 离心,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至-80℃冰箱中待检。

1.2.2 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水平检测检测方式为实时定量PCR,首先按照微RNANeasy 提取试剂盒说明书完成微RNA 的提取,借助紫外分光度将吸光度比值处于1.8~2.0 的标本用作上述血清学指标的检测。遵循微RNA 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逆转录获取cDNA。按照GenBank 中的miRNA-187、miRNA-143 以及U6 序列号,采用Premier Primer 5.0 软件完成引物的设计,由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引物合成。其中miRNA-187 引物序列如下:正向引物5′-TCGTGTCTTGTGTTGCAGC-3′,反向引物:5′-GTCAGGGTCCGAGGT-3′。miRNA-143 引物序列如下: 正向引物5′-ATGCCCTTTCATCATTGC-3′,反向引物:5′-GAGCTACAGTGCTTC-3′。U6 引物序列如下:正向引物5′-CTCGCTTCGGCAGCACA-3′,反向引物:5′-AACGCTTCGAATTTGCGT-3′。实时定量PCR 总反应体系25 μl,涵盖上下游引物各1.0 μl,cDNA 0.8 μl,RNaseH2O 为12.2 μl,SYBRPPrimix Ex TaqTM10 ml。反应条件如下:预变性95℃10 min,变性95℃5 s,退火60℃60 s,延伸55℃60 s,共40 个循环。以2-△△Ct表示相对表达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绘制ROC 曲线分析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水平诊断胆囊癌的效能。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水平的比较

胆囊癌组血清miRNA-187 高于胆囊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而miRNA-143 低于胆囊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良性疾病组血清miRNA-187 高于健康对照组,而miRNA-143 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三组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水平的比较(±s)

表1 三组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水平的比较(±s)

注 与胆囊良性疾病组比较,a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例数miRNA-187miRNA-143胆囊癌组胆囊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F 值P 值92 80 80 6.61±1.32ab 3.20±1.01b 1.02±0.31a 42.593<0.001 0.48±0.13ab 1.33±0.32b 2.25±0.47a 56.739<0.001

2.2 不同临床特征胆囊癌患者血清miRNA-187 水平的表达情况

TNM 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患者的血清miRNA-187 表达水平均高于TNM 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临床特征胆囊癌患者血清miRNA-187 水平的表达情况(±s)

表2 不同临床特征胆囊癌患者血清miRNA-187 水平的表达情况(±s)

临床特征例数miRNA-187t 值P 值性别0.419 0.676男女32 60 6.69±1.36 6.57±1.28年龄(岁)<60≥60 TNM 分期Ⅰ~Ⅱ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中高分化淋巴结转移0.930 0.355 39 53 6.46±1.26 6.72±1.37 6.643<0.001 31 61 5.30±1.18 7.26±1.41 5.608<0.001 23 69 7.87±1.45 6.19±1.17 7.454<0.001有无41 51 7.74±1.37 5.70±1.25

2.3 不同临床特征胆囊癌患者血清miRNA-143 水平的表达情况

TNM 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患者的血清miRNA-143 表达水平均低于TNM 分期为Ⅰ~Ⅱ期、中高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临床特征胆囊癌患者血清miRNA-143 水平的表达情况(±s)

表3 不同临床特征胆囊癌患者血清miRNA-143 水平的表达情况(±s)

临床特征例数miRNA-143t 值P 值性别1.109 0.270男女32 60 0.50±0.13 0.47±0.12年龄(岁)<60≥60 TNM 分期Ⅰ~Ⅱ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中高分化淋巴结转移0.829 0.409 39 53 0.49±0.12 0.47±0.11 10.931<0.001 31 61 0.70±0.20 0.37±0.09 7.879<0.001 23 69 0.30±0.07 0.54±0.14 8.632<0.001有无41 51 0.33±0.12 0.59±0.16

2.4 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诊断胆囊癌的效能

分析ROC 曲线发现,血清miRNA-187 联合miR-NA-143 诊断胆囊癌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两项指标单独诊断(表4、图1)。

表4 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诊断胆囊癌效能的ROC 曲线分析

图1 血清miRNA-187及miRNA-143 诊断胆囊癌效能的ROC 曲线

3 讨论

MiRNA-187 以及miRNA-143 均是miRNA 家族重要成员之一,是近年来所发现的两种新型miRNA,且和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密切相关,甚至具有成为多种恶性肿瘤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胆囊癌组血清miRNA-187 水平高于胆囊良性疾病组,而miRNA-143 水平低于胆囊良性疾病组(P<0.05)。这在徐顺林等[12]的研究报道中得以佐证,提示了血清miRNA-187 在胆囊癌中异常高表达,而miRNA-143 异常低表达,两者均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原因,miRNA-187 的过表达可促进多种促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以及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值、转移以及侵袭。miRNA-143 可发挥调节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从而起到抑制肿瘤增殖、分化的作用,在胆囊癌中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此外,血清miRNA-187 联合miRNA-143 诊断胆囊癌的AUC、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两项指标单独诊断。这提示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两项血清学指标水平,继而达到早期辅助诊断胆囊癌的目的。究其原因,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从抑癌基因以及促癌基因两个方面为胆囊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miRNA-187 与miRNA-143 的表达和胆囊癌患者TNM 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即随着miRNA-187 水平的升高以及miRNA-143 水平的降低,胆囊癌患者TNM 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风险越大。这在既往相关研究报道中均得到类似发现[13]:结肠癌转染miRNA-187之后,其增殖活性显著升高,且迁移能力显著增强,凋亡细胞的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miRNA-143 主要定位于染色体5q32 位点,于恶性肿瘤的增殖、迁移以及药物抵抗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有研究报道显示,胆囊癌在转染miRNA-143 之后,胆囊癌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抑制,而在转染miRNA-143 抑制剂之后,胆囊癌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强,迁移能力亦显著提高,证实了miRNA-143 和胆囊癌的增殖、迁移关系密切[14-15]。

综上所述,胆囊癌患者血清miRNA-187 存在异常高表达,而miRNA-143 存在异常低表达,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胆囊癌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评估。

猜你喜欢

胆囊癌胆囊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哪些胆囊“要不得”
胆囊癌误诊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