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

2022-06-21周立宇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洛尔美托心功能

周立宇

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山东滕州 277599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血糖的长期紊乱,可导致其机体发生多器官功能异常,甚至出现功能障碍性疾病,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1]。冠心病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心血管并发症的一种,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进而发生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进而心肌因缺血、缺氧坏死。目前,临床上对该类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2-3],美托洛尔作为β 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4]。蔡旭阳等[5]指出,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紊乱等情况,进而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但目前,美托洛尔的使用剂量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基于此选取110 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试验,探究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寻找最佳给药剂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滕州市中医医院的110 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 例,女48 例;年龄53~78 岁,平均(70.15±2.81)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7.95±2.12)年;冠心病病程1.5~9年,平均(4.73±2.05)年;心功能分级:Ⅱ级47 例,Ⅲ级63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5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性别[n(%)]男组别例数年龄(岁)女糖尿病病程(年)冠心病病程(年)心功能分级[n(%)]Ⅱ级Ⅲ级研究组常规组χ2/t 值P 值55 55 30(54.55)32(58.18)25(45.45)23(41.82)23(41.82)24(43.64)32(58.18)31(56.36)2.883 0.090 70.41±2.59 69.87±2.98 0.759 0.451 7.73±2.31 8.14±1.95 0.757 0.452 4.86±2.16 4.58±1.89 0.544 0.588 0.037 0.847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检查结果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6];②患者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相关标准;③患者认知及沟通能力正常;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其他类型心脏疾病;②患者伴有肝、肾等其他功能障碍;③患者伴有其他类型并发症或近期出现过心血管事件;④患者对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存在严重过敏史或不耐受。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并采取低糖、低脂饮食干预,在此基础上,两组均给予维格列汀(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55,产品批号B14202075405)早晚各给药1 次,每次50 mg,100 mg/d。同时给与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产品批号:B14202000531),研究组患者用量为12.5 mg/次,2 次/d;常规组患者用量为25 mg/次,2 次/d,均为口服,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 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1 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为患者心功能降低幅度≥2 级或达到Ⅰ级,且在治疗后未出现心绞痛症状;有效为患者心功能降低幅度≥1 级,且在治疗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无效为患者心功能分级及心绞痛发生率无明显改变[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血糖改善情况 记录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 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

1.4.3 心功能改善情况 于干预前后,对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eft ventricular end contractile diame 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进行检测,检测时,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并对各指标连续检查3 次,取其平均值。

1.4.4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恶心呕吐、乏力及腹泻等发生率。

1.4.5 血清炎症因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进行测定,即在400 倍镜下,选取5 个不重叠视野,使用Image-Pro Plus6.0 测定视野中IL-6、IL-8、CRP 及TNF-α 的累计光密度值,以5 次的平均值作为其相对表达水平,记录并比较其数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PG、2 h PG 及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 及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FPG、2 h PG及HbA1c 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FPG: 空腹血糖;2 h PG: 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

组别FPG(mmol/L)2 h PG(mmol/L)HbA1c(%)研究组(n=55)治疗前治疗后常规组(n=55)治疗前治疗后9.46±1.53 6.49±0.89a 11.34±1.40 9.15±1.16a 9.46±1.26 6.07±1.15a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9.37±1.42 8.13±0.97a 0.319 0.749 9.239<0.001 11.21±1.19 10.57±1.24a 0.525 0.601 6.202<0.001 9.89±1.31 7.43±1.23a 1.754 0.082 5.599<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 高于治疗前,LVESD、LVEDD 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LVEF 高于常规组,LVESD、LVEDD 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组别LVEF(%)LVESD(mm)LVEDD(mm)研究组(n=55)治疗前治疗后常规组(n=55)治疗前治疗后36.48±4.15 47.26±4.41a 65.82±7.45 41.27±6.29a 56.53±5.45 36.16±4.07a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37.08±3.37 44.16±4.29a 0.832 0.407 3.373 0.003 64.24±7.46 49.43±5.27a 1.111 0.269 7.375<0.001 57.08±5.24 45.27±4.13a 0.539 0.591 11.65<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IL-8、CRP 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IL-8、CRP 及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IL-6、IL-8、CRP 及TNF-α 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的比较(±s)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的比较(±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CRP:C 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IL-6(ng/L)IL-8(ng/L)CRP(mg/L)TNF-α(ng/L)研究组(n=55)治疗前治疗后常规组(n=55)治疗前治疗后149.53±16.48 28.64±3.49a 46.87±4.80 10.36±2.58a 43.16±4.36 11.38±3.46a 54.80±5.87 16.68±3.24a t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P 两组治疗前比较值t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P 两组治疗后比较值148.64±15.67 48.10±4.85a 0.290 0.772 24.15<0.001 46.49±4.87 30.58±3.46a 0.412 0.681 34.74<0.001 42.68±4.53 32.43±4.57a 0.566>0.572 27.23<0.001 53.44±5.69 26.48±3.69a 1.234 0.220 14.80<0.001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其发病机制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等情况,进而在患者冠状动脉形成粥样斑块并贴附于患者血管壁,导致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液供应,张洪波等[8]指出,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未能得到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本次研究探讨了美托洛尔不同剂量分别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炎症因子表达及安全性的影响,取得显著效果。

维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能够使内源性的肠促胰素活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该药还可以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延缓胃排空,提高患者的饱腹感,强化外周组织对于胰岛素的反应作用,便于葡萄糖得到利用与摄取。相关的研究报道称[9],维格列汀能够在人体中被迅速吸收,在给药1.5 h 后会出现血浆药物峰浓度,而且生物利用率约为85%,因此治疗效果显著。而美托洛尔作为临床常用药物,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律失常等症状,该药物为2A 类即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对β1-受体具有选择性阻断作用,药理作用约与普萘洛尔相等,能够达到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降低自律性和延缓房室传导时间等作用。同时,王柳等[10]指出,该药物能够有效提高胰岛素抵抗水平,并通过改善骨骼肌的血流程度、降低血浆肾素活性等方式,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另外,该药物还能够通过激发脂质氧化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进而达到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降低美托洛尔的给药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小,其原因可能包括:①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与患者血脂水平有关,王淼等[12]通过给予冠心病患者不同剂量美托洛尔,结果发现,随着给药剂量的提高,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血脂水平改善程度有所提高,但对粥样硬化的改善程度相对较低;②该药物口服后可快速吸收[13],其生物利用率为50%,且吸收后快速进入细胞外组织,在服用后1.5 h 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最大使用时间为1~2 h,另外,研究发现[14],该药物血药浓度与患者血压不平衡,但与患者心率的降低呈直线关系[15],因此,当血药浓度达到有效剂量后,增加给药剂量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小[1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降糖效果与安全性均优于常规组,该结果与李春杏等[17]学者研究结果相符,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逐渐降低,其原因可能包括:①美托洛尔能够抑制糖原分解,达到降糖的作用;②研究发现,该药物对β2受体的阻断作用相对较小,而胰岛β 细胞中受体的影响程度也较低,但随着给药剂量的增肌啊,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加,导致控糖效果的减弱;③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其对糖原分解的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加,进而促进人体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④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机体产生的负荷也逐渐增加,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将剂量控制在12.5 mg/次,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洛尔美托心功能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