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分析

2022-06-13兰文立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补阳阿托研究组

兰文立

甘肃镇原县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甘肃镇原 744506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PN)在糖尿病患者中多发,占比为10%~20%[1]。 DPN 在发展过程中主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减少营养物质以及氧在下肢及周围组织的转运,由此引发疼痛,甚至下肢缺血性坏死或溃疡感染, 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水平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2]。 西医治疗DPN 的治疗手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血糖控制、营养修复神经、改善循环、手术治疗等, 但目前还未发现有特异性的药物或方法对DPN 其明显效果[3-4]。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DPN 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多层面、多途径的治疗方法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的表现尤为明显, 国家也推荐采用中医结合方法治疗DPN[5]。 基于此,该次研究将选取2019年1 月—2021 年1 月在该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该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 例)和研究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其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3~67 岁,平均(53.67±6.44)岁;平均病程(4.36±1.24)年。研究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0~68 岁,平均(53.54±6.40)岁;平均病程(4.41±1.25)年。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2011)》[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并发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近期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③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④药物过敏者。 该次研究符合伦理学标准且经由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治疗包括运动、饮食控制、胰岛素降糖、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153035),100 mg/次,1 次/d。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33127)口服治疗,20 mg/(次·d)。治疗维持2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成:牛膝、麦冬、川芎、赤芍、当归各15 g,熟地20 g、桃仁10 g,红花10 g,桂枝3 g,附子6 g,生黄芪45 g,地龙10 g。 1 剂/d,分2 次服,治疗维持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症状评分:DPN 患者症状程度采用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MDNS)[7]进行评价,包括感觉、肌力和反射3 个项目,总分0~45 分。分数越高,症状越重。

②临床检查: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患者踝肱动脉指数(ABI)及足背温度。 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及总胆固醇(TC)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DNS 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MDN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MDNS 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DNS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DNS 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BI 指数及足背温度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ABI 指数及足背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ABI 指数及足背温度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BI 指数及足背温度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BI 指数及足背温度对比(±s)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IB、TC 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FIB、T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FIB、TC 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IB、TC 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IB、TC 水平对比(±s)

?

3 讨论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64 亿, 在全球占比25%,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DPN 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也随之增多[8]。 DPN 的主要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 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可有四肢疼痛、冰凉、麻木、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临床表现, 到晚期则表现为足溃疡、 肌无力、坏疽等[9]。 目前,西医对DPN 的病因机制解释还没有定论,其中微血管病变学说、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学说及氧化应激学说是较为流行的机制解释, 因此临床上西医也缺乏对DPN 的特异性方案[10-11]。

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DPN 可归属为“痹证”“痿证”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早期阴津亏虚,虚热内生,之后逐渐气阴两虚,到疾病后期正气虚衰、肝郁、脾虚、肾亏,痰浊、血瘀、寒湿等病理产物伴随而生,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失于濡养,出现麻木、疼痛、发凉等症状[12-13]。 DPN 总属于本虚标实,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寒、湿、痰、浊为标,病变涉及肝脾肾, 病机演变遵循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基本脉络。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 的疗效逐渐得到肯定,其优势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4]:①大部分中药作用较为温和且疗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小;②中医强调整体观念, 对于治疗DPN 具有多层面、多途径的优势;③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部分中药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抗氧化方面具有良好作用。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MDN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DPN 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刘伟等[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补阳还五汤中大量使用黄芪补气以促进血液运行,配伍附子温阳散寒止痛,当归配伍桂枝活血祛瘀,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熟地、麦冬合用可滋阴降火,牛膝补肝肾、活血通经止痛,全方共奏补气养血、温阳散寒、活血通经止痛之效,符合DPN 的基本病机[16]。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对照组ABI 指数及足背温度均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FIB、TC 水平均高于研究组(P<0.05)。 其原因在于DPN 患者的四肢远端神经障碍及四肢发凉等表现均与阳气亏虚、四肢失于濡养有关,补阳还五汤能温阳散寒、活血通经止痛。 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补阳还五汤中红花、 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 调节血液循环,黄芪扩张血管,促进血运,强化毛细血管抵抗力,能双向调节血糖水平[17-18]。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缓解DPN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及脂代谢水平。

猜你喜欢

补阳阿托研究组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