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分析

2022-06-13叶雅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围术胃肠道血糖

叶雅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福建厦门 361004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且患病率处于持续不断增长状态[1]。 相关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具有抗感染能力、组织愈合能力等相对较差的特点,于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而言, 耐受程度多不佳,手术期间极易发生感染、低血糖等相关并发症,且不利于伤口愈合[2-3]。同时,手术应激所致高血糖也会进一步增加手术风险,导致预后结局变差,故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对护理有着更高要求,因此,临床需加强、重视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护理,以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结局[4-5]。 该研究选取2020 年1月—2021 年6 月内该科室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80 例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评估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科室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80 例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围术期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比组 (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优质护理),每组40 例。 对照组男女例数各为22 例和18 例; 年龄35~75 岁, 平均(60.54±10.78)岁;胃癌15 例、直肠癌13 例、结肠癌12 例;糖尿病病程1~5 年,平均(3.06±0.98)年。 研究组男女例数各为23 例和17 例;年龄34~75 岁,平均(59.89±10.36)岁;胃癌16 例、直肠癌14 例、结肠癌10 例;糖尿病病程1~6 年,平均(3.17±1.02)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报备后通过审核批准开展。

纳入标准:①根据典型症状、耐糖量试验等被确诊为糖尿病, 同时符合相应胃肠道肿瘤诊断指南与标准;②具有手术治疗适应证、耐受性;③本人及家属对研究涉及内容、 目的等均知情, 同意参与该研究;④具备一定交流、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②无法耐受麻醉者;③凝血功能异常或障碍者;④意识、认知以及精神等障碍者; ⑤因病情加重等因素未能完成研究情况者。

1.2 方法

对比组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同时,监测血糖水平,并进行降糖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术中,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波动,若出现异常,立即向医生反馈并协助进行处理,配合完成手术操作。 术后,继续予以必要监护,至恢复至稳定,指导科学饮食、适当运动。

研究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1)术前:①血糖控制。 加强患者血糖水平监测、控制以及管理,若为轻型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等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如为严重患者,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降低血糖水平。②合并症管理。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等多种病症,致使手术风险增加,因此,护理工作需重视合并症管理,依据实际情况做好肠道准备、皮肤处理等。③饮食护理。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规范性经口摄食及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确保摄入充足营养供机体消耗代谢, 且防止因不当饮食造成血糖水平异常波动。④充分准备。依据患者认知情况、心理状态,予以个体化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提升其对疾病和手术治疗的认知度及依从性。 同时, 全面评估手术可行性、潜在风险,制订应急预案,确保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条不紊进行处理。 (2)术中:①合理安排手术时间。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应尽可能将手术时间安排至上午, 尽可能缩短其保持空腹状态时间,避免血糖水平出现较大波动。②及时补充血容量及含胰岛素葡萄糖。 手术期间注意监测患者血糖波动,依据监测结果,及时补充血容量、含胰岛素葡萄糖,防止发生血糖含量异常、酸中毒等。 ③压力性损伤预防。糖尿病患者因存在代谢紊乱,皮肤营养状态一般较差,术中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因此,需根据患者手术体位在肩胛、 臀部等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部位使用减压设备,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将皮肤浸湿。(3)术后:①血糖监测。叮嘱患者做好必要禁食、禁饮,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变化,频次为每2 小时监测1 次, 参照监测结果, 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②进食、活动管理。术后组织修复消耗能量较多,需确保补充充足营养, 每日能量供给一般保持在84~105 kJ/kg 之间, 适当增加维生素、 微量元素摄入,若无肠麻痹等相关症状,先指导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菜粥等,促进肠蠕动恢复,而后逐步向正常饮食过渡。 至恢复稳定状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尽早鼓励和指导先进行床上肢体屈伸、坐立等活动,而后进行下床站立、行走等锻炼,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1.3.1 分析血糖水平 于入院后、术前,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并比较差异。

1.3.2 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压力性损伤、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统计计算实际发生率。

1.3.3 分析术后相关指标 包括切口拆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1.3.4 分析早期恢复质量 采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15)于术后24 h 进行评价,共5 个方面内容,评分高示恢复情况好。

1.3.5 分析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问卷填写时,由责任护士一对一地指导其正确填写,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40×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入院后, 两组FPG、2 hP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FPG、2 hPG 水平均较对比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比组(2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切口拆线时间、 胃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比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d]

?

2.4 两组患者早期恢复质量比较

研究组QoR-15 量表筛选5 个维度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早期恢复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早期恢复质量比较[(±s),分]

?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00%)较对比组(7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 胃肠道肿瘤均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疾病,同时,由于糖尿病、胃肠道肿瘤发生及进展与人们年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等存在密切关系,近年来,受老龄化进程加快、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等一系列因素作用及影响,使得糖尿病、胃肠道肿瘤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 导致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数量随之增加[6-8]。国内外诸多研究及临床实践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 手术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究其原因得知,这一情况与糖尿病自身所致组织器官损伤存在密切关系,因此,糖尿病是外科手术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9-11]。 此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 机体血糖水平与情绪状态存在一定关系,恐惧、焦虑等心理情绪可导致血糖水平出现异常波动,进而形成恶性循环[12-14]。因此,针对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 于围术期采纳科学护理至关重要。 既往在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中一般实施常规护理, 虽然也可满足患者及手术基本需求,但是,常规护理不足、局限愈加明显,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患者及临床需求,需对护理服务模式、措施等进行优化与改进[15-17]。

该研究中,入院后两组FPG、2 hP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FPG、2hPG水平上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提示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分析原因为优质护理为新兴干预模式,更具系统性、全面性及针对性,可以从术前、术中及术后等不同阶段实现患者血糖水平合理控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比组(20.00%)更低(P<0.05),该研究结果与杨冰[18]研究结果(项目组并发症发生率4.26%明显较普通组17.02%低)具有较高一致性,提示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 分析原因为优质护理一系列护理措施能够更好规避、控制并发症风险因素,故可以降低实际发生率。研究组切口拆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比组更短 (P<0.05);研究组QoR-15 量表筛选5 个维度评分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提示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够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提高康复质量,分析原因为优质护理服务尊重患者中心地位,能够更好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进而为术后恢复提供良好保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00%)较对比组(77.50%)更高(P<0.05),提示优质护理可以取得患者获得认可, 分析原因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措施等更符合当前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能够使其生理、心理处于舒适状态。

综上所述, 在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中,于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对血糖水平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进程、 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猜你喜欢

围术胃肠道血糖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