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食物进食顺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2022-06-13范雪娟廖雨娟宋仁欢赵玉蓉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饮食食物血糖

范雪娟,廖雨娟,宋仁欢,赵玉蓉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福州 350001

糖尿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糖尿病都是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随着我国发展建设的逐渐推进,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日常饮食习惯和质量均发生变化,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增高, 该疾病已经成为了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疾病, 当前已经得到了临床的广泛重视, 并成为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构成因素。对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干预是尤为重要的,如果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控制,并将其贯穿到整个干预过程中, 可将患者的胰岛负担减轻,减少患者的血糖波动,促进患者恢复。因此,合理调控饮食顺序, 避免对患者血糖造成波动是尤为重要的[1-5]。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8 年1 月—2021 年10月期间接收的9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和改变食物进食顺序干预,对其临床干预效果展开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接收的9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该院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 例。研究组中, 男26 例, 女19 例; 年龄62~80 岁, 平均(71.42±4.38) 岁; 糖尿病病程1~12 年, 平均病程(6.21±2.17)年。 对照组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龄61~80 岁,平均(71.59±4.28)岁;病程1~12 年,平均(6.22±2.1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患者均与WHO 的2 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相符合[6-7];患者资料完整;患者在得知整个研究过程后,自愿参与配合;患者均为老年人,年龄在60 岁以上。

排除标准:患者为其他类型糖尿病;患者意识紊乱;患者存在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全身感染问题;患者存在禁忌证。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患者病情, 并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常规管理,并给予常规血糖控制干预。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干预方法基础上改变患者食物进食顺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对患者的调查研究,帮助患者明确具体研究目的, 并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将患者以往的饮食情况进行掌握,包括患者的进食种类、进食量等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患者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讲解调整进食顺序的重要性, 以便患者正确认识相关问题,积极配合进食顺序调整工作,同时,需要将正确的进食顺序提示卡放置在患者床头, 叮嘱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饮食。 同时需要尽量为患者选择高纤维蔬菜类食物,以蛋白质和脂肪食物,碳水化合物等为主,进食顺序设置为高纤维蔬菜类食物-蛋白质和脂肪食物-碳水化合物。 该过程实施时,还需要为患者发放饮食日记本, 对患者的每日进食和每餐所用食物种类进行指导, 并对进食顺序进行记录,在发现患者不能坚持方案实施时,需要帮助患者暂时恢复原有的饮食顺序,并与患者进行协调,以便于再次展开饮食顺序方案调整。 针对患者的饮食顺序调整方案来说,还需要在患者具体实施时,对患者的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监测,保证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情况, 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 血糖值。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 主要将该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应用,调查表内容较多,包括的服务态度、干预效果和干预方法等。问卷满分为100 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比。 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打分,分数在85 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分数在65~85分表示患者满意,分数在65 分以下则表示患者对服务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 主要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每项评分最高分为100 分,分数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好[8-9]。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得以降低,研究组患者的控制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mmol/L]

?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为95.5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从临床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较多,并且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了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疾病。 就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其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体内血糖水平过高,因为老年患者体质较弱,容易合并多种基础病,如果不能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患者的病情控制不佳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进餐顺序不科学,导致患者饮食出现问题,无法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患者甚至出现血糖水平不断升高的情况,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一般情况下,临床对患者进行干预,需要给予患者饮食、运动、药物和胰岛素干预,而实际上,人体对食物的消化顺序是严格按照进食顺序展开的, 不同食物对患者的血糖影响不同。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合理科学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再配合血糖监测和正确的胰岛素使用,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患者的进餐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安排,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保证进食顺序正确性是尤为重要的[10-15]。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 主要食物包括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 大部分的2 型糖尿病患者在进食时都是采用传统进食方法,以先食用主食为主,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患者在进食后的2 h 内会出现血糖高峰,对患者造成威胁。在此情况下,对患者的进食顺序进行合理调整,先给予患者高纤维的蔬菜, 随后再服用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最后摄取碳水化合物,可保证患者身体消化系统先对纤维蔬菜进行消化, 避免患者肠道内吸收过多的血糖。 与此同时,受到患者消化速率的影响,一些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 其所用消化时间明显超过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时间, 在让患者最后食用碳水化合物时, 可促进碳水化合物先摄入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并将其进行充分混合,保证碳水化合物从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向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进行转变。 在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中展开饮食顺序方案调整, 可促进患者身体营养素结构的改变,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帮助患者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维持患者理想体质量,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对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在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后,可帮助患者改善其身体代谢功能,保证患者科学饮食,将患者的个人管理能力进行提高,保证患者自控能力的增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也具有积极意义[16-20]。

该研究在以该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时, 促进患者食物进食顺序的改变,结果显示为:两组患者的血糖值比较中,患者在干预前数据差异均较小,患者的血糖值均较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得以降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值分别为(6.14±0.88)mmol/L 和(9.34±0.78)mmol/L,均比对照组低(P<0.05),相比之下,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 同时,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5.56%和82.22%,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 (84.23±6.11) 分、(84.34±7.11) 分、(78.45±7.66)分、(81.45±6.98)分和(82.34±7.21)分,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研究组患者干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改变食物进食顺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干预满意度,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意义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饮食食物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健康饮食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