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行针灸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2-06-13修咏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五物优良率桂枝

修咏梅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南 271103

DPN 大多数是因为长期血糖升高,血糖控制不 稳定,引发人体代谢出现障碍,血管受到损伤,导致神经营养因子流失,引发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疼痛,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1-3]。临床上西医治疗主张采用营养神经给药进行治疗,但实践发现, 药物使用会增加对机体的二次损伤刺激,不利于合并基础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且长期单一给药控制会增加耐药性等合并症风险, 不利于延续治疗[4]。 因此医师开始更加注重中医温和疗法,DPN 属气虚血瘀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散寒补气,针灸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区,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该研究选取2019 年7 月—2021 年7 月该院收治的42 例DPN 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中西医给药治疗,对患者血浆黏度、神经传导速度及优良率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DPN 气虚血瘀证患者42 例,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常例组、中医组,每组21 例。 常例组男11 例、女10 例;年龄45~78 岁,平均(52.43±5.28)周岁。 中医组男12 例、女9 例;年龄46~77 周岁,平均(53.13±4.6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 符合DPN 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神经传导减慢等临床症状;②通过讲解研究办法,患者获悉签字。

排除标准:①本身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②对研究所涉及药物有严重过敏史者; ③入组前1 个月内接受其他营养神经治疗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自主交流沟通、 治疗依从度欠佳或中途退出研究治疗者。

1.2 方法

常例组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 ①指导患者接受常规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基础治疗; ②指导患者口服甲钴胺片(国药准字H20143107;规格:0.5 mg/片,20 片/盒)1 片,0.5 mg/次,tid。

中医组患者加用针灸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治疗:①黄芪桂枝五物汤,配方:黄芪30 g,白芍20 g,补骨脂、地龙、川牛膝、山药、当归、党参、山英肉各15 g,桂枝、川芍、赤芍各12 g,白附子10 g,桑枝9 g,生姜6 g,大枣3 枚。医院煎好,每日在家热水烫温口服,150 mL/次,bid;②针灸,取患者曲池穴、肾俞穴、胰俞穴、脾俞穴、三阴交穴、血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以平补平泻施针,得气后留针10~20 min,qd。 两组患者均接受持续治疗28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 神经传导速度及优良率。 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 监测血浆黏度,正常值参考范围:0.82~1.99 mPa·s。 采用刺激电极测算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2 项,正常值参考范围:50~70 m/s。 疗效判定:优秀:患者的疼痛、麻木感觉均消除,血浆黏度显著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升, 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良好:患者的疼痛、麻木感觉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浆黏度有所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提升,或见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经药物调整及延续治疗即可改善;欠佳:患者的疼痛、麻木感觉均未得到改善或有加重情况,血浆黏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未见明显好转,或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需停药接受其他办法治疗。 疗效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

中医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常例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中医组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常例组; 中医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常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神经传导速度比较(±s)

?

3 讨论

近年来DPN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类患者常伴有肌肉无力、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发生感知系统和运动系统障碍等并发症, 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临床上西医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采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来对疾病进行预防和延缓神经疼痛,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不是很理想,仍然处在慢性疼痛中,且大部分为老年患病群体,多合并基础疾病情况, 长期的给药控制治疗一方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欠佳,错服、漏服都会影响疾病的控制效果; 另一方面长期口服给药会增加患者机体的二次损伤风险,造成不良反应发生及耐药性产生,不利于长期控制治疗[5-8]。 该文中使用的甲钴胺片是治疗DPN 的常用药物, 但长期口服会增加胃肠道不适、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治疗。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加用针灸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治疗后, 相较于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病患,其优良率(95.24% vs 66.67%)显著提高,血浆黏度显著降低,神经传导速度也显著提高(P<0.05)。与王芹等[9]在“针灸联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中研究结果对比,疗效均显著提升(88.33% vs 61.67%),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 这是因为,我国祖传医学认为DPN属气虚血瘀证,病机在于血行瘀滞、气阴两虚、肾虚督弱等,需要采用温经同弊、散邪祛风办法治疗[10-13]。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活血化瘀,配合党参等养气活血,且具有抗氧化作用,从而更利于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白芍、丹参及鸡血藤合用可以对血管起到扩张效果,从而更利于气血运行通常,缓解肢体终末端的血供水平,从而更利于降低血浆浓度,恢复神经功能,诸药合用起到甘温补气、养气活血、补肾温阳、调和营卫、固本补虚功效[14-17]。针灸通过多个穴位共同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以达到舒经通络效果,更利于改善终末端的微循环,从而快速提升神经功能[18]。

综上所述, 加用针灸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治疗DPN 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浆黏度,更利于基础指标的控制,并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更高,值得普及使用。

猜你喜欢

五物优良率桂枝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桂枝香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牵引治疗轻型脊髓型颈椎病32例
Big Head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