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新闻报道如何实现守正创新

2022-05-31游勇超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

游勇超

【内容摘要】本文对2021年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教育类获奖作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了教育新闻报道如何在守住主阵地的同时推陈出新,更好更快地到达受众,以期对教育新闻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教育新闻;中国新闻奖;守正创新

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成千上万家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生之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类新闻报道是民众了解最新的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战线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信息的窗口,也是发现相关问题,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教育类新闻报道题材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中国新闻奖作为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代表着过去一年来新闻报道的最高水平。获奖的教育类新闻作品反映了教育新闻发展的最新趋势,也为提升教育新闻报道质量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一、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教育类获奖作品分析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这一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国际国内舆论场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既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时代元素,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全新挑战”。①因此,此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更显意义重大。

此届评选最终诞生了346件获奖作品,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7件(含12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104件、三等奖170件。笔者对这346件获奖作品进行了统计,其中教育题材共有9件作品入选,占比达到2.6%,这既与“战疫”“扶贫”两大主题报道的获奖作品数量相去甚远,也低于本届获奖的经济类报道、科技类报道。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类新闻报道在内容质量和影响力上还有待提高。

从以上获奖作品的题材和内容来看,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教育类获奖作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获奖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主题重大且鲜明,体现了独特的教育视角。如获奖的两个一等奖作品《“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都是将教育战线的典型人物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张桂梅、陈立群作为教育扶贫的典型人物,长期扎根大山,在大山深处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不仅改变了当地孩子的命运,也改变着当地群众对教育的看法。从一个孩子到一个家庭,再到一个地方,他们用自己全部的爱心和耐心,诠释了什么是“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如安徽广播电视台采制的《新闻特写:延期的高考,不延期的梦想》,聚焦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受洪灾影响延期高考的考生,细节生动的现场、清晰紧密的事实、报道利用不同场景把新闻叙事逐步推向高潮,不仅做到了“率先发声”,也以完整生动的报道回应了社会关切。

二是报道方式多样化,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获奖的教育新闻既有电视消息、电视专题片,也有文字短消息、文字评论、文字通讯,还包括了广播新闻专题、新闻漫画等,反映了教育新闻在各类题材上的报道质量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如获二等奖的新闻漫画《孔夫子“失业”》,聚焦备受关注的校外培训乱象。通过孔子的弟子纷纷离开杏坛,前往各个补课机构的比喻,讽刺校外补课机构泛滥,偏离正轨的现象,漫画一经推出,因其以古讽今的生动性受到广泛关注,被众多媒体转载。

如获三等奖的《记者探访育民小学:教学正常 部分学生完成核酸检测》,记者以Vlog的方式,呈现了北京育民小学在出现学生家长确诊新冠肺炎后的应对举措。通过探访的形式,记录了记者在现场观察报道的全过程,发挥了电视媒体及时生动,现场感强的优势。

三是在体现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使命的同时,凝聚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获二等奖的文字消息《降低干部舒适度 提升群众满意度 盐城:政府机关用电要为中小学教室“让路”》,记者在参加当地政府会议时结合会议建议,敏锐找到教育的切入点,从政府机关用电为中小学教室“让路”的角度入手,展现当地政府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的“大行动”,让文件里的民生工程更接地气。

如获三等奖的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迟到”的公示终还高中生清白》,记者从一则不起眼的拟表彰见义勇为人员公示中发现,原本是见义勇为的高中生却被列为犯罪嫌疑人,记者用时半个多月,采访了有关各方,深度还原了新闻事件的曲折经过,也还了高中生李皖合的清白。教育类监督报道与其他监督报道有所不同,很多情况下,记者面对的是尚未成年的学生。如何用权威报道保护学生权益、反映学生主张,是主流教育媒体应该高度关注的。

二、教育新闻选题、手法与传播方式的创新

教育类新闻报道作为典型的行业报道,既有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属性,也有自身专业特点的行业属性。“教育领域的活动周期长,规律性强,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变化,也缺乏惊心动魄的情节,教育活动这种内在的平静性使得教育新闻报道偏于静态。报道对象的这种‘先天不足,使得许多教育报道的视野狭窄。”②

从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数量和分布来看,目前教育新闻仍有行业新闻固有的选题范围较窄的弊病,在融媒体传播日渐兴盛的当下,具有突出创新精神的教育新闻还比较少见。如何在教育蓬勃发展的大时代,抓住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可以在此届获奖的为数不多的教育新闻中一窥答案。

(一)從社会视角看教育 挖掘时代精神

教育新闻作为行业属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其专业性不言而喻,仅按教育类别划分报道内容,就可以分为学前教育报道、基础教育报道、高等教育报道、职业教育报道、成人教育报道等。大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报道,如果无法结合社会热点,难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影响范围局限在某个“小圈子”里。因此,要深刻把握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放在更大的社会意义上予以关注。

在此届的获奖作品中,有两篇文字报道都关注了“燃灯校长”张桂梅,分别是《新华每日电讯》的《“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中国妇女报》的《张桂梅为什么感动中国》。报道不单单局限于挖掘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全心育人的故事本身,而是将事件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下,关注背后的教育扶贫,乡村变化上,这也让张桂梅的故事更显珍贵,更加打动人心。

教師是一份职业,更应成为培根铸魂的“大先生”,因此典型人物报道在教育新闻中更加普遍,不少媒体更是把“奉献”“无私”作为教师的人生注脚,如何把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具体、感人,不能一味强调教师的“牺牲”,更要说细节、讲故事,把人物的动机、心路历程阐述出来,这样才能凸显平凡人的“不凡”。

(二)探索更多元的报道方式 彰显新闻现场感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广播电视对于记录新闻现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充分调动视听语言,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新闻现场。今年获奖的两则电视消息,就突出展现了视频所能呈现的现场感。

在电视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中,通过记录全国“时代楷模”,支教校长陈立群最后一次家访的特殊节点,生动地展现了在暴雨中陈立群和金榜题名的学子合影留念,孩子们大声呼喊“陈爸爸,不要走”,村民边唱山歌边含泪送别等鲜活的新闻现场。在报道中,陈立群校长一句“我拄着拐杖也要来关注台江教育”,既体现了教育扶贫过程中教育人“久久为功”的锲而不舍,也升华了全片的主题,展现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意义。

在电视消息三等奖获奖作品《记者探访育民小学:教学正常 部分学生完成核酸检测》中,在北京新发地疫情发生后,记者经多方消息核实后确认,确诊的 “西城大爷”是育民小学学生家长。校园学生密集,学生抵抗能力差,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如果疫情在校园内蔓延,后果难以设想,学生家长和广大市民也一时间议论纷纷。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通报该病例后的第二天,记者在早上7点便来到学校门口进行探访,通过采访学生家长、校方、北京市西城区教委有关工作人员,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最终记者以Vlog的形式记录了探访的全过程,及时回应了舆情,反映了校园防疫的现状,避免了谣言和恐慌的进一步蔓延。而通过vlog的形式,也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探访过程同时还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布,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也反映了观众对这种报道形式的认可。

对于教育新闻,特别是一些突发的教育热点事件,作为专业的教育媒体,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使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及时跟进,关注最新的动态和发展变化,及时回应民众最为关心,最能引起共鸣的话题,才能在重要的教育选题中发出教育专业媒体的声音,凸显教育专业媒体的价值。

(三)以到达为目的 探索全媒体传播方式

传播的目的在于到达,被观众所认可,被读者所接收。教育新闻虽然是行业报道,但受众却不仅仅是老师、学生。因此,从事教育报道绝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局限于行业内的影响力。在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阅读和观看习惯都越来越“短平快”。

因此,教育新闻报道绝不能故步自封,在坚守原本阵地的同时,还要直面受众,积极开疆拓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③

纵观此次获奖的教育新闻,都是在本媒体发布的同时,在“两微一端”及时跟进发布,随后被更多媒体转载,在被同行认可的同时,也被更多受众看见。一些作品还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的媒介属性和受众习惯“一鱼多吃”,如中国教育电视台获奖作品《记者探访育民小学:教学正常 部分学生完成核酸检测》,在电视首发的同时,还将3分多钟的电视消息分拆为多个30秒左右的短视频,在微博、微信迅速发布,短时间内在微博的观看量近3.2万次,在抖音,点赞数量超过1.9万,近8000条转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8年中国新闻奖增设“媒体融合奖”,这是2006年中国新闻奖设立“网络媒体奖”后的又一次创新布局,体现了中国记协对新闻作品的数字化、移动化及交互性等新技术应用的鼓励。此届并没有教育新闻获得媒体融合获奖项,也反映了主流教育媒体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上仍有发力空间,从此届获奖作品来看,教育新闻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一些突破,但与其他类型、其他行业领域的报道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对教育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历来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再一次证明了教育是人民群众关注的头等大事。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给教育新闻提供了丰富的时代背景和报道素材,也对报道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新闻要成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回应社会期盼关切的重要助推力量,要反映教育的时代主题,及时报道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成果、新经验,树立典型模范,坚持舆论监督,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报道。

注释:

①《好作品决胜关键何在?中国新闻奖广电四项初评评委有话说》,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1-07/20/c_1310072706.htm,2021年7月20日。

②李毅荣:《教育新闻报道的选题创新路径——以中国新闻教育类获奖作品为例》,《东南传播》2021年第8期。

③《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5-12/26/c_1117588434.htm,2015年12月26日。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得者)

【特约编辑:刘徐州;责任编辑:陈小希】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
浅谈江苏航院“一体两翼”思政教育模式
守正创新,新时代广播经营之道
党报新闻人执业的“变”与“不变”
基层党建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提升“四力” 守正创新做好典型宣传
找准增强新闻“四力”的着力点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