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意识建构

2022-05-31任小梦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国际传播

任小梦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化符号学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背后所塑造出的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意识建构中所具有的价值以及意义机制,并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传播策略。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文化基因;国际传播;《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全新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聚焦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书籍,每期选取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通过亦讲亦演、古今对话的全新原创舞台形式,跟随书籍的千年流传,穿越古今中外,借由不同时空坐标写书人、读书人的闪亮故事,让经典照进现实,展现经典书籍中的中华文化立场和中华文化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①“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②从文化符号学理论出发探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意识的建构,本质上就是阐释中华民族基于共享文化符号意义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机制,契合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一历史命题,既能够从理论层面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理性,也能够从实践层面通过文化符号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意识的凝聚力。

一、文化符号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基因的存储、再现和重构

(一)文化是一种“凝聚性结构”

“文化记忆”理论的创立者扬·阿斯曼指出:“文化记忆”包括一个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必不可少且反复使用的文本、图画、仪式等内容,其核心是所有成员分享的有关政治身份的传统,相关人群借助它确立自我形象。③基于“文化记忆”,该集体的成员意识到他们共同的属性和与众不同之处。在阿斯曼的定义中,文化是一种“凝聚性结构”,且与身份认同息息相关。文化在社会和时间层面上起到连接和联系的作用,凝聚共识、价值原则和实践进而形成认同,这种将“文化”与“记忆”相结合的视角,有助于理解文化的历时性变化,弄清文化以什么样的形式经年累月后仍保持本色。

以扬·阿斯曼为代表的文化记忆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历史,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人们要想获得关于身份的认同必须依靠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的产生不仅仅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生物活动,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

《典籍里的中国》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探索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中华传统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构建。慎海雄在《求是》刊文中提到为何策划《典籍里的中国》时说,“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④

(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文化符号”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

根据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乔治·米德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符号”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符号充当了人们内部心灵活动和外部社会交往的媒介,社会群体的凝聚非常依赖群体成员之间通过具有共享意义的符号互动。在文化记忆理论中,研究的核心问题有三个:“‘谁在记忆’,‘记忆什么’,以及‘如何记忆’。”沿着文化记忆理论的这三个核心问题,可以进一步探寻文化符号在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意识过程中所表征出来的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的内在逻辑。

而第二个问题“记忆什么”指向的是记忆的内容或材料,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文明,更重要的是,人们记忆的内容和材料是超越物质性实用层面的东西,确切地说,是精神、意义和价值范畴的内容。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文化的传承和涤荡交替进行,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凝聚与提升。漫长的历史积累沉淀造就了《尚书》《史记》《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诸多流芳百世的典籍,这成为《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创作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节目组选取优秀典籍中蕴含的深邃的中华文化精神和典籍创作、流传过程中极富传奇色彩的文化故事,揭示出千百年来诸如“为何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的中国智慧。

而第三个问题“如何记忆”,则是文化记忆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如何将好的文化内容用不同寻常的处理方式表现出来才是问题最终的意义所在。节目首期就选取了具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地位的《尚书》,揭示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真谛,《尚书》篇由中国话剧院的资深演员倪大红饰演了90多岁的爱书、护书、讲书人伏生,讲述了他为了护书,孩子被敌兵杀戮,妻子被冻死的悲惨经历。而伏生却将尚书藏在墙壁,得以保存。后来汉文帝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和典籍,邀请家住在青州的伏生来长安讲学,但是路途遥遥,老人年迈,皇帝只好派晁错前去听伏生讲学,最后整理出《尚书》28篇,留给了后人。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典籍,无人讲解今人很难读懂。《典籍里的中国》摄制组让古人和现代隔空对话是一大亮点,也是别具匠心。“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

集體记忆对于民族群体的意义和价值何在?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认为,集体记忆在民族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显然,集体记忆在建构民族身份的过程中扮演着黏合剂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建立在民族群体对历史文化、价值规范、道德传统等集体记忆的基础之上。⑤这些内容和材料是以文化符号作为载体呈现出来的,记忆的过程包括存储、再现和重构,这个过程中承载内容的中介就是文化符号,通过文化符号的意义结构,集体记忆和实在世界产生逻辑关系,在地理空间和历史时间的范畴中获得关于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写莫高窟时说的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那些典籍也是。看那些山川河流残垣断壁,那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些奇闻轶事民风民俗,都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那些鲜活律动的生命,将华夏文化根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积淀在了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

二、文化符号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基因的情感、温度和质感

(一)艺术形式就是以抽象手段表现人类情感的文化符号

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进一步把符号区分为推理的符号即语言符号和表现的符号即非语言的符号。并把艺术视为具有表现形式的独立符号,即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因此,她区分了“表现”和“自我表现”。⑥艺术形式就是以抽象手段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艺术符号告诉我们事物的具体状态,并使心理活动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从而把不同感觉的信息联结起来,它的逻辑关系至少包括主体、符号、客体和概念。

“符号”给想象的静观提供形式。“符号”分为“推理符号”和“表象符号”两类。前者如语言,它能形成推理的模式,有时间顺序的思维,它表现为陈述。后者如图画,其意义即在自身,难以语言复述,难以互相反驳,它就是“艺术”,是非推理的,适合于情感和情绪领域的表现方式。苏珊·朗格以“情感”为出发点,认为人类的情感分为个人情感和普遍情感,而普遍情感即是在人类共同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类似于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普遍情感的表现需要以符号作为媒介,将之呈现为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客观形式。

惟吾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绵延至今……《典籍里的中国》是面向过去的传承,是面向未来的开启,是将戏剧的传统美学融入电视创作的积极探索。节目能够成为爆款,重要原因是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

(二)文化符号产生民族认同、民族情感,由此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

在民族认同理论中,民族文化身份确立的关键在于厘清“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民族文化身份关联着民族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显示出延续性和变异性。

如第七期《楚辞》,这部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诗歌总集,以往解读大多从词义角度或从修辞学的角度,而《典籍里的中国》却主要选择了《天问》和《离骚》两篇作品,以《天问》的问宇宙天际、问大地万物以及问人类社会的求索,去诠释《离骚》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目睹南仁东建造的天眼、“天问一号”的发射升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屈原高呼“我把诗写在竹简上,他们把诗写在宇宙中”。这样的解读方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华夏数千年的文明结合起来,用更加新颖的视角、独特的解读、便民的理解让名著典籍走下神坛,融入平民百姓的生活。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强调,《典籍里的中国》致敬传统、尊重观众,有风骨、有血肉、有方向,体现了国家大台的风范。同时,精准找到能让古人和当代人内心贴近的共振点,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说,《典籍里的中国》引领了传统戏剧艺术和媒体传播艺术的交叉融合,形象感性地解读了根植于中国人血液当中的历史文化基因,让观众看得懂,产生共鸣,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创新探索。⑦

也正是因为有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巨作,才让中华民族群体的每一位成员高度认同这样的民族情感,由此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也让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基因有了情感、温度和质感。

三、文化符号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基因的自在、自觉和自醒

费孝通先生在阐释“中华民族”时提出“自在”和“自觉”两个概念:“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从人类生活世界的符号性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事物要想获得人的感知和认知,就必须建构起自身的符号系统,把自身符号融入人类活动之中,对于民族共同体这样一个包含漫长历史记忆、众多族群成员、复杂文化要素的事物来说尤其如此”。⑧

中华文化符号价值内涵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意识的建构提供了意义基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衍生出了数量繁多、类别多样的文化符号,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符号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表意机制。按照符号的物质载体,可以将中华文化符号分为自然物象符号、实用意义符号、艺术意义符号。

艺术意义符号与实用意义符号具有相似性,都属于人工制造或生产的符号,艺术意义符号某种情境下也具有实用性,只不过对于符号的接收者来说,艺术意义符号具有更多的审美和文化内涵,更趋近于“纯符号”,其实用性价值被置于次要位置。在中华文化符号系统中,艺术意义符号数量众多,具有典型的中华文化之美,从文学作品到神话传说,从书画艺术到五音六律,无不散发着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这些艺术意义符号在几千年的历史流转中,表征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认知。正如蒙曼教授所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⑨

《典籍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营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场,跨时空演绎了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生动诠释了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國情怀,以及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可以说,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情感的爆点,惊艳了观众,成为无数“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节目中,《传习录》的戏剧舞台采用倒叙的创作手法,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王阳明人生的重要节点“龙场悟道”,在演员辛柏青的诠释下直抵人心。首次尝试古今穿越现场表演的辛柏青对这场戏的印象极为深刻:“我想这应该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呐喊,每次喊完都差点晕厥。”

节目中安排了三位主持人,其中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张舒越担任图书馆讲解员。节目邀请倪大红、李光洁、王学圻、王劲松、吴镇宇、王洛勇等口碑与演技俱佳、老少观众皆喜欢的演员担任影视嘉宾。通过他们生动传神的演绎,让观众很好地了解了《尚书》《论语》《史记》《道德经》《本草纲目》《楚辞》《徐霞客游记》等经典巨作背后的感人故事。

典籍是中華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的范本。其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早已深深根植在了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积淀了一代又一代;它不需要树立,它就在那儿,只是沉睡着,只待着一束光将它唤醒。那束光可能是各类大型文化节目,也可能只是一席话、一页书。是一个个有意义有价值有传承的精神文化符号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基因的自在、自觉和自醒,它宏大而厚重,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与守护。

四、文化符号激发了中华民族文化记忆基因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⑩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果典籍高悬在象牙塔,尘封在藏书馆,即便散落在教科书中,倘若无人自觉赓续文脉香火,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丢掉根和魂。而这样的一档贴近民众、形式新颖、谈古论今的节目,无限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生命力

1.在求真中让文化情感再现

在情感表达方面,用“情”讲述故事,以“情”打动人心。《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的演绎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左右,几乎都穿插着一些打动人心的情节:《尚书》中,伏生饱含深情讲述为护《书》其子以命相搏,其妻不愿烧《书》取暖而病亡。当伏生因《书》经战祸残缺而伏案痛哭时,观众也一样潸然泪下。《天工开物》中,宋应星与支持自己著书却已逝去十余年的兄长宋应昇、好友涂绍煃之间的对话。《孙子兵法》中,孙武与伍子胥的诀别。这些情节令观众被兄弟之间的情谊深深打动。

又比如《楚辞》一期,戏剧故事围绕屈原手中的“柑橘”展开。橘子不只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人民的一种情感隐喻,还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荧屏上,屈原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一个自沉汨罗,一个客死于秦。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甚至吞下了皮,感知到人物的情绪,几乎所有观众都潸然泪下。

2.在求深中让文化鲜活

《论语》一期中,身陷困境之时,孔子与诸弟子分食薄粥。《传习录》一期中,王阳明痛失爱徒徐英,穿越生死相见之时,一句“我不敢看你的手稿”让观众有感于师徒之情的深厚。《史记》一期中,无论是司马谈临终托付著书理想,还是司马迁就宫刑而无愠色,在遭受宫刑后坚持著书,观众被司马迁父子二人的精神传承所感动,为司马迁忍辱含垢完成著史理想的坚持所动容。希望先贤的美德能流传于后世的大义,父子、兄弟、朋友、师徒之情,带给观众的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也由此,屈原和“天问一号”的梦幻联动显得格外珍贵动人。2000多年前,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2000多年后,依然传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中国人,已经奔赴深空,将最浪漫的诗篇写在了宇宙之中。在故事发掘中,深入了解故事当时的背景以及联系现代时政热点,更好地契合在了一起,从而让文化更加鲜活。

3.在求细中让文化感人

《典籍里的中国》留下了太多名场面。比如《孙子兵法》,其所承载的“重战”“慎战”的思想光辉,深远影响后世2000多年。节目借戏剧的方式带领观众推开历史之门,“目睹”柏举之战大败楚军后,孙武劝吴王“止戈为武”的一幕。当孙武和伍子胥道出“这打来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吗”的历史真谛,许多观众读懂了《孙子兵法》“安国全军”的精髓要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薛国安进一步阐释:“如果我们现在面临着对和平发展的严峻挑战,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既敢战又善战的新一代‘孙武’,自古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根本不愿意战争,但是也不惧怕战争,我们会以亿万同胞凝心之力,共筑新时代的万里长城!”

4.在求美中让文化流芳

《典籍里的中国》还仪式化地设置了知名演员演绎经典的呈现模式。仪式是一种不断重复出现的程式化的社会行为,带有一定象征意义。奥斯卡·G·布鲁克曾指出:“仪式是一种知识形态,通过仪式可以继承传统和传授知识。”这种带有仪式感的镜中凝视,既是身份的互换,也是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正如屈原的扮演者王洛勇所言:“就有那么一个瞬间,你不是在演戏了,你真的是感受到你把自己交给这么一个人物,似乎他就把你带走了,我真的仿佛跟他有一种隔空对话的感觉。”这种仪式性的身份转化也暗合节目片头所言:“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二)创造力

1.综合运用实时跟踪、环幕投屏、AR等新技术、新手段,采用不同演出区域营造“现实”与“历史”的穿越时空感

《典籍里的中国》创造性地设立了“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利用实时跟踪、环幕投屏、AR等新技术、新手段,令人惊艳地制作了空间划分、气氛营造、背景装饰,生动地展现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起源、核心思想和流转传承中闪亮而动人的故事。5G、4K/8K、AI等传播方式,突出现场感、体现仪式感,让典籍文化故事像电影大片一样精美震撼。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采用创新的历史表述方式,跨时空古今对话,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打造沉浸式观影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有四个演出区域,一号台是主舞台,三号台为上下两层,再有二号台和舞台中间连接的甬道,观众分散排列在甬道两侧。结合灯光的切换、背景音乐的运用,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相关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实现了“现实”与“历史”的穿越。

如第二期《天工开物》,一号主舞台被利用到极致,或分割为二或分割为四,分割为二虽都是麦田场景,却有古今之别,而古今之别却不妨碍做着同样“禾下乘凉,天下富足”的梦;分割为四则兼顾明朝街坊和书坊,真实再现明代的生活场景。二号舞台用于追述先贤,点评人物。由多条叙事线索的相互交织,来推进故事情节呈现故事主题。

2.以“节目+访谈+戏剧+影视化”的多种表达技巧,营造沉浸式觀影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演绎经典往往有两个叙述者:一个是故事的主人公,是故事的亲历者。一个是见证人,是故事之外的叙述人。如第九期《老子》,撒贝宁以见证人的方式,用全知视角讲述郭店楚简的发现和东西方关于《道德经》的争论。由老子来叙述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故事,诸如与祁清进入守藏室之事,孔子问道之事,以及挚友祁清护书身死之事等。这种叙述方式简化了叙事结构,由主人公的讲述将观众代入故事里,而故事外的叙述者则进行客观描述,并引发观众进行理性思考。

3.采用“前世+今生”的叙事模式,跨越古今“双向互动”、打造多维化的舞台设计

总导演卢小波在颁奖现场所说:“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图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大胆的古今对话‘穿越’手法,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节目努力将积淀深厚的历史性与寓意深刻的思想性以鲜活的艺术形象呈现于观众面前,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例如《天工开物》篇中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心愿与当代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交相辉映,一粒种子身上凝聚着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与历史担当,观众仿佛置身于“袁隆平、宋应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的场景,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感,也为千百年来“中国的脊梁”的孺子牛精神所深深折服。厚重的历史性、深刻的思想性与高度的艺术性的有机融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在当下”“活在年轻人心中”,成功地“破圈”与“筑圈”,搭建了历史与当下、古人与今人、传承与发展、高雅与通俗、古籍与艺术、抽象与具象、理性与感性沟通的桥梁,达成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效果。

4.多部门集中发力,发挥不同领域的“长板”优势,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上而下、全力打造的一档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期间得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合作单位的鼎力支持,并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纲艺术总监。同时,这也是总导演卢小波和左兴、主持人撒贝宁、总编剧张昆鹏这个默契合作了六年的“黄金组合”的再次携手突破之作。

作为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戏剧导演之一,艺术总监田沁鑫注重当代艺术观念和东方美学相融合的舞台表现,重视舞台复杂时空结构的可变性和流动性转换,强调戏剧肢体语汇表达和诗化语言融合的表演,舞台视觉追求“形象魅力、姿态狂热”的东方美学表达。谈及戏剧视频首次亮相大型演出,田沁鑫特别表示:“我们就是要用不断创新的方式,让戏剧艺术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可能。”

合作单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典籍里的中国》有灵魂、有情怀、有厚度,它捕捉到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独特标识——历史典籍,诠释了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深度挖掘出了蕴含在典籍中最久远、最深沉、最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

(三)影响力

1.多方位立体式打造国家文化符号以塑造国际传播形象

霍夫斯泰德认为,文化是从内到外分层的“洋葱式”结构,其中最内层是价值观,最外层是符号,因此一个民族群体最为显现的文化形式就是直观可见的符号。与霍夫斯泰德持有相同观点的是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中,格尔茨说:“文化符号可以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文化体系有的不只是抽象思想,还有相当多与之相适应的象征符号”。

根据符号的意义结构,民族文化系统中的符号也是以“差序格局”分布和排列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不仅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主要意义来源,同时也是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主体力量,我们将这样的符号称之为国家文化符号。文化软实力作为当今全球竞争的着力点,其突出地表现为国家文化符号的力量。

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只能存留在历史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知来处,明去处。正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代代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能坚强屹立,中华文明饱经沧桑仍能薪火相传。

益智增德,如沐春风。《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贤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

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及其对全球传播秩序的重构,国家文化符号在对内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在全球传播时代,互联网与国家文化符号的组合在建构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塑造国家形象层面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现代国家及其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就是一个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创造符号、传播符号、使用符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典籍里的中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传播作用。

2.跨代际、破圈层传播,打造国际传播的“现象级”产品

《典籍里的中国》推出后,迅速引发广泛传播,成为“现象级”产品。第一季节目中,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开篇,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王阳明的《传习录》收官。事实上,第一季11期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情感的爆点,每次更新都会掀起新一轮热议,被许多年轻人称为“封神之作”。截至2021年10月中旬,节目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抖音#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播放量超14亿,节目相关视频全平台播放量超20亿。著名评论家饶曙光认为,《典籍里的中国》能成为“现象级”节目,即在于创作者深挖传统精髓,探寻典籍里的中国精神之源,为当代人指引征途,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还使《典籍里的中国》走向世界,该节目在海外视频网站的观看点击量高达2.5亿次,为世界看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

可以看到,随着近年来中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地位的提升,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打造,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价值内涵,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符号IP。这不仅在文化产业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以互联网媒介技术为依托,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价值内涵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价值内容打造的国家文化符号真正展现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国家形象,能够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意识牢牢凝聚在一起,从而增进全体国民的民族与国家认同。

注释:

①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

②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3-12/31/content_2558147.htm,2013年12月31日。

③〔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金寿福 、黄晓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

④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求是》2021年第5期。

⑤〔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8-70页。

⑥〔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页。

⑦田博群:《〈典籍里的中国〉让典籍“点”亮来路》,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1/02-25/9419093.shtml,2021年2月25日。

⑧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⑨杨鑫宇:《中国的真正问题是什么?这个答案让人深思》,中青在线,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8-04/10/content_17087348.htm,2018年4月10日。

⑩《习近平在北大歷数中华文化中永不褪色的思想和理念》,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05/c1024-24975949.html,2014年5月5日。

位林惠:《白玉兰获奖名单揭晓 〈典籍里的中国〉获“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奖》,人民政协网,http://www.rmzxb.com.cn/c/2021-06-11/2879401.shtml,2021年6月11日。

〔荷〕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第二版)》,李原、孙健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页。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作者系北京城市学院讲师)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 旖】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国际传播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