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所带来的好处

2022-05-30张美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品德劳动

张美兰

摘要:劳动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可以让学生体会生产活动的不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希望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劳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孩子在实践中能得到经验和教训。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懂得劳动光荣、懂得自己的幸福靠劳动创造,懂得热爱劳动人民,劳动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智力爱好人格体质技能的提升

2022年,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课程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为何国家要开设劳动课程呢?因为劳动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可以让学生体会生产活动的不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希望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劳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孩子在实践中能得到经验和教训。这真的是实打实的劳动课程,那么劳动教育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一、智力的提升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在青少年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此话说明劳动能帮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双手灵巧的孩子,思维一般都清晰敏捷、喜欢钻研。能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必然是通过眼观察手触摸,感受到物体(硬度、温度、形状、颜色、重量等)物质特性,这就为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爱好的提升

劳动教育所涉及的形式多样,形式多样的劳动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如我校的中草药的农业种植、手工,木工、与养殖等……利用劳动培养儿童的才能和爱好。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不仅可以找到属于个人的精神寄托,还可以找到兴趣爱好,这样孩子的那些天赋就显著表现出来了,这是一件可以让人受益终生的事情。

三、人格的提升

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没有劳动就谈不上真正的幸福。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一切的观点,懂得劳动光荣、懂得幸福是靠劳动创造,例如,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如洗红领巾、托地、整理书桌、洗碗筷等……学生们在这些家务劳动中,慢慢就会树立了劳动观念和为别人服务的思想,同时在劳动中不断克服碰到的困难,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良好品德、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勇敢诚实的良好美德。

四、体质的提升

在开展劳动教育中,体质较弱的孩子能得到很好的段练、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组织他们去参加不同的劳动过程中,使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鍛炼。强健体魄增强肌体各器官的功能,使肌肉、筋骨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劳动过程中还可以减轻学习的压力,缓解学习所造成的精神紧张。

五、技能的提升

通过劳动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自我服务”能力。例如自己的玩具车、家里的台灯、修个小电器等……这些劳动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工具,都是可以掌握而不用求助于人的。

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劳动课程的开设让孩子们懂得劳动光荣、懂得自己的幸福靠劳动创造,懂得热爱劳动人民,劳动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品德劳动
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品德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