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指导下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22-05-30艾喜勤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培智车位新教材

艾喜勤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颁布与实施,使培智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更多需要关注到中重度智障儿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更加注重功能性目标的实现,更加增强生活化技能的融入。在新课标指导下,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本位,以生活为旨归,以互动为载体。

一、以学生为主体,制定教学目标

当代心理学把教学目标定义为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研究学生需要怎样的成长,学生始终是教学目标的主体。需要指出的是,特殊学生的障碍类型、障碍程度差异大,需要教师去了解去研究。要对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最近发展区做到心中有数。

以生活语文新教材三年级下册《寻找春天》一课为例,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不应该出现教师教学行为(如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来认识春天),而应该是学生行为转变(如观察四季图片,能把图片与磁卡正确配对);不应该出现要学的主题(如带领学生去寻找春天),而应该是学生达到的程度(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不应该出现概括化的行为模式(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应该写清楚具体的情境.对象等(如阅读与大自然有关的古诗和童话故事);不应该写得宽泛笼统大而空(如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而应该具体明确可衡量(如结合场景说句子“春天到了,同学们在草地上……”,并用该句式拓展说出其他内容);行为动词的使用不应该是“引导、激发、训练、培养”,而应该参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使用听懂、模仿,知道、认识等这些以学生为主语的行为动词,且体现出认知层次由低到高的梯度变化。

二、以实践为本位,设计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讓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各项数学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让他们动起来,真正使活动成为他们发展、成长的载体。

例如在生活数学新教材三年级下册《6减几》一课中,复习导入阶段为学生设计其各自喜欢的卡片(基于课前评估,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卡片样式),卡片背面有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都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单脚站立6秒钟(针对平衡能力欠缺),连续拍球6下(针对控制球的能力弱),沿线左右跳6下(针对左右部分,协调能力不好),对着纸条吹气保持6秒(针对肺活量偏低),用筷子从红色的盘子里夹出6个玻璃球放到蓝色的盘子里(针对精细动作能力弱),脚尖贴着脚跟沿着1一6的数字走直线(针对平衡协调能力不足)……这些有针对性的个别化互动小游戏不仅带领学生有效复习了数字6,同时也把康复训练融入其中。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游戏是儿童认识兴趣与情感兴趣之间的缓冲区。因此,在探索新知环节设计套圈游戏活动。准备一个瓶子、6个比瓶子粗的圆圈,要求每个学生依次用这6个圆圈进行套圈比赛,例如第一个学生套中2个,还有4个没有套中,列式6-2=4.6-4=2。这个过程中,全体学生参与,有人记录,有人数数,有人列式计算。整个套圈过程中,学生瞄准、投掷.数数.计算,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掌握6的减法。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也满足了学生情感上的需要,让学习变得有趣,让数学不再枯燥。

三、以生活为旨归,打通知识与生活的通道

培智教育的课程名称是生活起头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这就决定了培智学校教学的生活性。培智课堂要以生活为旨归,打通知识与生活的通道,走向生活,联系生活。

如教学生活语文新教材三年级下册《寻找春天》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和学生就一起带着风筝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春天。学生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这儿看一看,闻一闻,那儿摸一摸。他们发现了叶子上的露珠,瓢虫,枝头的小鸟,闻到了香香的花和一种有臭味的草,还发现了带种子的蒲公英和已经枯萎的蒲公英,触摸到不同的叶子感受到不一样的手感,牵着风筝的线在草地上奔跑……学生就这样在春天的校园里自由地叫喊着、欢笑着、奔跑着。教师则及时拍下鲜活的视频、照片。回到教室以后,学生与教师、与伙伴说自己寻找的春天。因为学生有观察就有话可说,有体验就有话可写。在生活化课堂里,课堂活动与生活空间紧密联系,真正实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与生活相互融通。

四、以互动为载体,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和方法

为了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合的数学教育,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

例如生活数学新教材二年级上册《1—10的数序》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情境,学习1—5的数序。森林里召开运动会,1—5号小动物走来了,但是他们没有按序号排队。教师抛出两个要求:1.请“检录员”(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给这5个小动物排排队;2.说一说为什么这么排?通过学生动手排、动口说,1—5的号码牌按顺序呈现在黑板上。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与排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二层为互动游戏,学习6—10的数序。出示相应卡片的背面,我来说你来猜:1.“我”比5大一点儿,比7小一点儿,猜猜“我”是谁?2.“我”的邻居是7和9,猜猜“我”是谁?3.“我”是大名鼎鼎的老7,排在“我”前面的是谁?后面的又是谁呢?4.“我”是这些数字卡片里最大的数,待猜“我”是谁?在互动游戏中,数字的排列顺序呈现出来。第三层次为小组活动,巩固1—10的数序。一张卡纸上画了1—10个车位,10辆玩具小汽车需要停到规定的车位上。请学生两两一小组,一个问题一个答,一个提出要求一个按要求停放车位。例如:“我”想将车停在8和10之间,应该停在几号车位上?“我”想停在从大到小的第4个车位上,应该停在几号车位上?“我”想把车停在数字最小的车位上,是几号车位?学生在互动与交往中通过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深化对1—10数字顺序的理解。这样以课标为依据,加强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教材的沟通与联结,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主动获取知识。

猜你喜欢

培智车位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为了车位我选择了环保出行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我自己找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