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在内镜中心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2-05-19吴曙霞贾晓宁蓝延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引导性考核成绩实习生

吴曙霞,贾晓宁,蓝延美

(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内镜中心集中了胃镜、肠镜等一系列内镜检查,由于检查手段具有侵入性,因此对护士的护理水平也具有较高要求。模拟教学是通过模拟各种情景,进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以此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1]。目前,模拟教学以其可反复练习、操作安全等优势,已在护理带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模拟教学,仍然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引导性反馈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双向互动的反思性对话,以此深化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2]。本研究尝试在内镜中心护理带教中应用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取得满意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内镜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的70名护理实习生为对象。入选实习生均完成在校课程,实习时间≥1个月,知情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名实习生。实验组均为女生,年龄20~24(21.51±2.43)岁,专科27名,本科8名;对照组均为女生,年龄20~24(21.63±1.46)岁,专科25名,本科10名。两组实习生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根据内镜中心的具体病例,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与操作示范,包括内窥镜及附件的结构构造、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各种内镜检查的适应症、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实习生反复观摩并记临床实习笔记,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进行分项技能练习和操作实践。教学时间共4周。

实验组应用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带教老师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之上,每周组织1次集中授课,共4周。以内镜中心的护理情景模拟录像为基础,引导实习生进行全程模拟演练,并在模拟演练结束后,以实习生的模拟演练录像为基础,进行6个阶段的引导性反馈。(1)模拟演练:根据内镜中心具体病例设置逼真的临床情景,简短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后,让实习生以小组(3~4人)为单位,使用模拟教具进行演练,演练内容包括胃镜和肠镜的检查前准备、检查时的配合技巧与动作、检查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术后设备检查与整理等。(2)引导性反馈:实习生模拟演练结束后,通过播放模拟演练录像进行回顾,并立即实施6个阶段的引导性反馈。其中,体验问题阶段结合“模拟情景中发生什么事、有什么内心感受”等问题,促使实习生进行思考并释放情感,加深对临床情景的体验;合理引导阶段结合“在模拟演练中采取护理行为的依据有哪些、护理流程是否正确”等问题,让实习生集中注意力并自我思考,探讨护理行为及判断的依据;反思阶段通过操作示范或播放规范操作视频,结合“你是否认同自己表现、小组是否明确分工”等问题,让实习生作为反思依据并识别自身的表现;抽象概括阶段组织实习生进行相互交流,结合“面对真实病例时该如何做”等问题,解答实习生的疑惑并重新定向正确的操作、决策与判断;概括总结阶段将抽象知识进行概念化讲解,结合“下一次模拟演练中有哪些问题和困难、如何在真实临床环境中进行应答”等问题,总结概括实习生的自我梳理过程并促使知识获取,同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包括情景内容、护理措施、决策依据、自身感悟、教学意见;实践体验阶段让实习生参与不同临床情景的护理实践,分别体验胃镜室护士、肠镜室护士、清洗消毒人员、预约护士等角色,以此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并循环上升,实现教学的目标。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包括内镜护理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病历书写,百分制。

(四)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实验组实习生的3项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分,

三、讨 论

研究显示[3],模拟教学具有逼真性、解决问题等特点,教学过程中运用引导性反馈,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应用了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并与常规教学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3项考核成绩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说明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的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分析原因,常规教学为单向传授护理经验,容易忽略实习生在实践操作后的指导与反思,无法保证实习生对内镜中心护理产生深刻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进而学习成效有限。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通过引导实习生进行自我思考与小组讨论,不仅为实习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实习生自我能力与团队意识,进而显著提高理论、操作及护理病历书写水平。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由带教老师担任引导者,并在模拟演练结束后,结合录像回放从5个阶段进行引导,可促使实习生对整个护理场景、护理要点的把握与反思,有助于改善实习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紧张等状态,使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为实习生创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在5个阶段设置不同的问题,可使实习生有计划地表达自身想法与观点,并且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进程更为循序渐进,可真正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助于实习生进行规律学习,加深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理解,进而促使理论结合实践。

综上所述,内镜中心护理带教中应用引导性反馈下模拟教学,可显著提高实习生的理论、操作和护理病历书写水平,对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及进一步完善模拟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引导性考核成绩实习生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评价研究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