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参与共享治理试点病房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2-05-13杨玲莉郜琳娜

护理与康复 2022年5期
关键词:病房对象护士

杨玲莉,郜琳娜,陈 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30

共享治理(shared governance,SG)是指通过授权使护士从医院共同利益出发,激发其潜能和责任感,起到带头实施和连续监督作用的模式[1]。国外为进一步改善护理职业环境实施了共享治理,并进行了包括理论、组织结构、护患结局等多方面的实证[2]。研究表明共享治理是磁性医院维持护理实践模式结构模型及改善工作环境的主要策略,在优化护士实践环境、提高护士满意度、构建磁性文化方面有积极作用[2-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制定了“共享治理单元”计划,优先选择专业发展思路和执行力强的病区作为共享治理单元试点,目前正逐步向全院各病区推广[6]。消化内科自2019年7月为共享治理试点病房,实施以病房为基础的共享治理模式。从培训到实施,针对病房管理、工作流程、安全隐患、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开展,以共享治理理念来开展病房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培养护士决策能力、责任感、领导力等综合能力。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究护士参与实施共享治理的真实体验,为完善共享治疗管理机制和优化护理工作环境,构建磁性医院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在职护士为访谈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护士资质的在职护士;从事临床工作≥2年;参与病房共享治理≥6月;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实习、进修、轮转护士。本研究样本量以信息饱和为原则,即在继续访谈中不再出现新的信息为样本截止。本研究共纳入12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8.5岁;工作年限2~16年,平均5.83年;学历:本科11人,硕士1人;职称:护士5人,护师5人,主管护师2人。访谈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n=12)

1.2 研究方法

1.2.1共享治理实施方法

成立病区共享治理委员会,设护理安全小组、护理人文关怀小组、护理科研创新小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采取自愿参与和推选的原则设置每个管理小组的负责人和成员。培训共享治理的相关知识,共同制定各个管理小组的职责、目标、方法;每周三晨会进行“天使夸夸夸”的活动,找出护士、工作环境、治理流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加以总结和讨论,优化工作和管理流程;每周一次线上会议,梳理本周各个小组工作;每月病区护士满意度互评,对于同行满意度最高的护士予相应的绩效加分奖励;护理安全梳理:每月线下进行病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梳理在共享治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或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改进计划。

1.2.2访谈方法

本研究对研究对象实施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初步拟出访谈提纲,再经过2位护理专家审核,反复修订,形成访谈提纲,主要包括:“在参与共享治理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感受?”“参与共享治理的过程中,您对护理管理方面的认知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您觉得这种共享治理方式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比如个人观、价值观、职业观等。能具体谈谈吗?”“您在参与共享治理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惑?您是如何解决的?”“您对共享治理模式下的护理管理方法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访谈地点在医院会议室。首先告知访谈对象本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访谈内容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录音,分析资料时隐去访谈对象真实姓名,以N1~N12代替。访谈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再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中研究者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不使用任何诱导性的语言,并及时记录访谈对象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适时采用反问、追问、重复等技巧。访谈时间为45~60 min。

1.2.3资料分析方法

所有录音资料在访谈结束后24 h之内转录成文字,并及时将文字材料返给被访谈者进行核对,确保内容的真实性。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7]进行编码、主题提取等,提取的主题返回访谈对象处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由2名研究组成员同时分析访谈资料,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结果

2.1 主题1:职业发展体验

参与共享管理能够激发护士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护士对工作的自主性、专业性、责任感等,同时也让护士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形成促进自我改变的动力,来促进自身成长和进步。N9:“每个月的护士满意度互评,让我看到别的老师身上的优点,心里就会有向他们学习的冲劲儿。”N12:“通过参与共享治理,感受到了作为领导者所需要的能力,还是要继续不断的学习呀。”N10:“以前没想过自己可以参与病房的管理,通过共享治理的学习,让我专业实践和理论都有了提高。”

2.2 主题2:磁性环境改善

共享治理的实施是为了最佳决策,由一线临床护士参与制定和实践决策制度的建立[8],通过护士的角度改善其工作环境,多数访谈对象表示自己参与管理中,能更切实地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N5:“通过每周三的讨论,我们都可以发言找出平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措施,给予优化,让现在的护理工作比原来顺畅很多。”N8:“我们科本来检查比较多,通过共享治理,大家找出发放检查单中的繁琐环节加以优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序,工作效率更高了。”N6:“每个人都会参与,彼此协作支持,工作开展得更好。”

2.3 主题3:护理质量提高

本研究中的访谈对象都认为共享治理能够简化临床中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护理质量得到提高。N3:“我年资比较低,缺乏临床处置能力,但是在共享治理中,通过发现问题,慢慢学习和积累,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在解答患者问题时也有底气了,患者夸我年轻但是很专业。”N12:“通过每月学习和总结,让我能学到很多,回答患者问题的底气更足了。”N8:“工作流程优化,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与患者交流,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

2.4 主题4:管理体制优化

共享治理是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在专业范围内进行组织改革,克服官僚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得到优化,能够稳定护士团队稳定性,但是具体实施需要结合临床,进一步探索流程制度及实施方法。N6:“虽然对于有隐患的工作流程加以优化,可是面对人力资源不足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希望有方法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N11:“这个模式很有潜力,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但是希望能够有更系统的培训和实施方案参与。”

3 讨论

3.1 共享治理能够激发护士的内在工作动力及稳定护理团队

研究表明,多数护士认为其较少参与医院事务管理,更没有机会决定医院事务,社会地位不高,这也是国内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9-11]。共享治理可以通过给护士授权的途径提升护士的工作投入[12]。构建共同参与式管理,鼓励护士参与决策及管理,增加护士对工作环境的控制能力及信心,激发护士参与病房管理的动力,使管理者与护士之间被动的管与被管的关系转变为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双向沟通的关系[13]。消化内科作为共享治理的试点病房,通过病区式共享治理,初步建立管理系统,形成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共同参与建立护理实践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共同体。在共同参与的氛围下,为了实现工作目标和计划安排,激发潜力,护士通过学习以弥补知识和个人能力的不足。通过共享治理理念,让护士能够在工作中反思如何提高自身的领导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和促进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而提升职业满足感,稳定护理团队[14]。在不断优化工作环境的过程中,护士不断探索、协调、学习,对自身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在整个质性访谈中体现出访谈对象希望管理者为护士创造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其更能够获得工作所需的资源、支持和信息。由此可见,共享治理能够促进护士自身的学习和专业发展。

3.2 共享治理的管理能够改善磁性医院环境并提高工作质量

共享治理是通过护士的角度和临床发现,从而为自身工作创造安全的环境。临床护士从工作中可以不断寻求改善和优化措施,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而是通过参与和决策,为病区工作质量提高进言献策,共同提升护理质量。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修订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和提高护士的职业满意度。但是,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任务下,护士也希望共享治理的实施能够为护理专业及个人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而不仅仅额外的增加工作任务。对于共享治理的实施体系,目前国内仍处于摸索状态,存在理念模糊、认识不清的情况,缺乏量化的考核[15-16]。提高共享治理认知水平,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构建循证护理框架,从而促进管理方法改变。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管理者提供充足的资源和鼓励措施来激发护士内在动力,实现思想和行为结合的共享治理实践体系。

猜你喜欢

病房对象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病房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