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联合医共体模式下海岛地区PICC维护网的建设与应用

2022-05-13徐海燕吴慧芬

护理与康复 2022年5期
关键词:总院医共体分院

徐海燕,吴慧芬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浙江宁波 3157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能为患者化学治疗、静脉高营养、长期输液等提供无痛性的中长期治疗途径[1]。PICC置管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等特点,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但其留置后需要定期维护,且维护相对复杂,要求较高[2-3]。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2019年)指出,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应每5~7 d维护一次,如有特殊情况需及时更换。带管患者若缺乏规范和有效的PICC导管维护,会导致静脉炎、血栓、感染、堵管、脱管甚至断管等并发症,影响治疗的顺利完成,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4]。目前国内较多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医院尚未开展PICC门诊,偏远地区的带管患者回到当地找不到维护机构或因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而造成部分非计划拔管[5]。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带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超过30%[6]。象山县属海岛区域,三面环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偏远乡镇的PICC带管患者维护导管的平均路程时间为2~3 h。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是一所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自2019年3月成立医共体,通过技术下沉、资源共享等在医共体下属8家分院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并结合“互联网+护理”创新服务模式,建立PICC维护网,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互联网+”联合医共体模式下PICC维护网的建立与应用

1.1 组建团队

团队成员10人,2名组长为总院PICC专科护士,组员8人分别为各分院PICC专职人员。组长负责组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及资质认定,负责制定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指引,编写制作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操作视频及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健康宣教手册等。组员负责各片区PICC带管患者资料收集建档、门诊标准化导管维护、就近片区“互联网+”PICC导管维护接单及上门维护、健康宣教、回访记录等。

1.2 构建区域PICC维护网

医共体维护网由总院加8家分院组成,涵盖6个偏远乡镇,辐射直径达80 km。各家分院定人、定点、定时错时开设PICC门诊。并建立交流微信群,组员将每周PICC导管维护情况发至微信群,组长组织经验交流会、案例分享、疑难病例业务学习等,重点培训并发症处理及最新静脉治疗指南解读。

1.3 PICC维护网应用

医共体分院PICC门诊开设前期由总院PICC专科护士到各分院坐诊,促进分院PICC专职护士专科能力的提升。物资由总院统一调配,收费项目经医保审核。集团微信公众号、象山日报、象山电视台报道医共体便民新举措,扩大百姓知晓度。组员每日登记门诊人次,组长每月对分院PICC门诊运行情况进行护理质量督查,每季度汇总分析、反馈整改、追踪评价。

2 效果评价

2.1 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总院PICC门诊行导管维护的103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6月医共体区域内行PICC导管维护的103例患者(“互联网+”PICC导管居家护理5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医共体区域内PICC带管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要化疗者;在总院置管或在上级医院置管回本区域维护者;年龄≥18周岁,<80周岁;意识清楚,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死亡者;Karnofsky评分<60分;未能完成化疗期随访者。建立各区域患者PICC维护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导管维护信息、导管相关并发症及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本研究通过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审批号:2020-Z-02。

2.2 评价指标

2.2.1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

PICC带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局部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堵管、非计划拔管。在入组患者导管维护过程中,由分院8名小组组员(PICC专职护士)登记有无上述情况发生。

2.2.2患者满意度

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PICC门诊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组长统计两组满意度数据汇总。问卷评价内容包括门诊诊间环境、服务便捷、健康宣教、专科服务质量、收费项目、等候时间6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分很满意(5分)、较满意(4分)、基本满意(3分)、较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满意度总分为30分。选择8名研究对象检测调查表的信度,测得本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40,邀请相关领域5名专科护士评价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本满意度调查问卷的CVI系数为0.900。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比较 例(%)

3.3 两组PICC带管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服务便捷、健康宣教、专科服务质量、收费项目、等候时间、满意度总分等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PICC带管患者满意度比较

4 体会

4.1 “互联网+”联合医共体模式有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

“互联网+”联合医共体模式下开展PICC专科服务,使患者可以就近享受到专科护理。PICC带管期间需至少每5~7 d维护一次,以保证导管的正常功能。海岛地区、交通不便利,导致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下降,影响导管正常功能。PICC带管多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身体虚弱再加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多数患者需卧床。“互联网+护理”可为患者提供上门PICC居家护理。本研究显示,“互联网+”联合医共体服务模式,使患者能及时就近享受到PICC专科护理,局部感染、非计划拔管及>7 d逾期维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在患者住院及治疗间歇期,将接受多名护士为其维护及输液,涉及护理人员较多,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作为衡量本研究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ICC堵管与患者疾病、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4.2 “互联网+”联合医共体模式有利于提高PICC带管患者满意度

象山县属于海岛,交通不便利,多数PICC带管患者每周一次导管维护平均路程需2~3 h,费时费力,增加化疗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研究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结合“互联网+”创新思维模式,通过专科培训、技术指导、总院扶持等举措,在医共体分院成立PICC门诊,同时建立“互联网+”PICC导管维护网,在区域内形成返院维护+社区维护+居家维护PICC导管维护三大体系,患者可根据各自需求就近选择维护点和维护方式,满足PICC带管患者就医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服务便捷、健康宣教、专科服务质量、收费项目、等候时间及满意度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本研究的“互联网+”联合医共体模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总院医共体分院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宁分院 王光勇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在重庆全面迈向智能化时代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团的兴趣分析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