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古愁情,同中有异

2022-04-06刘银元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能力

刘银元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目标,强调侧重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古典诗词对比鉴赏教学是一种能促进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与李煜的《虞美人》为例,开展对比鉴赏教学。古典诗词对比鉴赏教学首先需要合理组合对比诗词;其次,找出诗词的对比点;最后,挖掘表现手法的异同。

【关键词】对比鉴赏教学;思维能力;深度学习

对比鉴赏是一种发展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好的方式。古典诗词对比鉴赏教学也是一种发展学生比较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组合两首或几首诗词,确定对比点,分析两首或多首诗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挖掘诗词的情感及表现手法,对诗词进行对比鉴赏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与李煜的《虞美人》这两首词就非常适合采用对比阅读教学方法,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合理组合对比诗词

在开展古典诗词对比鉴赏教学之前,首先要合理组合对比阅读的诗词。对比鉴赏教学的古诗词要有可比性,如,诗词内容的可比性,表现手法的可比性,情感的可比性等,找到它们的对比点之后,就可以进入对比鉴赏教学。合理组合对比鉴赏教学的材料,是古典诗词对比鉴赏教学的基础,对比教学内容选择越恰当,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课堂效率也就越高。李煜为南唐后主,“词中之帝”;李清照为宋代才女,“婉约之宗”。他们都是以写“愁”而屹立于中国文学之林的杰出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与李煜的《虞美人》都是文学史上抒发愁情的名篇,一篇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表达自己的心境,一篇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问自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兩首词抒发的都是愁情,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两首词中愁的具体内容不一样,身世遭遇不一样,表现手法也不一样,这就具有可比性。

二、找出诗词的对比点

诗词对比鉴赏教学的内容具有关联性,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可以同中找异,也可以异中找同。李清照的《声声慢》和李煜的《虞美人》两首词都是抒发愁情,但是 “愁”的具体内容不同。《声声慢》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的“愁”;《虞美人》所表现出来的是曾为君王、现为阶下囚的毫无自由的“愁”。学生初读两首词后,可以引向写作背景的搜集,进而了解词人为何而愁?愁什么?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开明让她饱读诗书,其少女时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她与丈夫避乱江南,丢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在逃亡路上,丈夫病死,她独自漂流江南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所以,晚年李清照的词风格较为忧郁、愁苦,抒发的大多是国破、家亡、夫死的愁情。

李煜本是南唐后主,宋太祖攻陷金陵,南唐灭亡,李煜被俘,被软禁在宋朝国都,成了阶下囚。《虞美人》可算是李煜的绝命词了,李煜作此词是南唐灭亡两年之后,被封陇西郡公之时,是处处受人监视的阶下囚。词间满是沉郁哀思,充满对故国的怀念伤悼之意,由是招致杀身之祸。

两首词抒发的都是愁情,但身世遭遇不同,愁情中所蕴含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三、挖掘表现手法异同

欣赏古典诗词,我们既要知道诗词抒发的情感,更要体会抒发情感的表现手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诗词对比鉴赏教学,可以更深入地挖掘诗词的表现手法及这种表现手法的妙处。同样是表达愁情,《声声慢》一开头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奠定感情基调,被誉为“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为词家叠字之法”;用一系列的意象“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塑造了一个凄清的意境,在这么一个凄清的意境里,自然而然抒发出国破、家亡、夫死、孤独的愁情。以哀景衬哀情。李煜的《虞美人》描绘了 “春花”“秋月”的美景,面对美景,词人并没有沉浸其中,而是期盼早日“了”,小楼的“东风”带来春天的气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感慨,“雕栏玉砌”更是给人“物是人非”的悲凉,这种以乐景衬哀情,其哀情更哀。

在《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千古佳句。以水喻愁,将胸中酣畅的哀愁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在此独辟蹊径,相对于李煜愁如江海,化少为多,表达情感更加细腻,表现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已倾泻无遗。

通过对比鉴赏,细品两首词的词句,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叠词在词中的作用;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的区别及其作用;即使都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情感,但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有不同的效果。

千古愁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对比鉴赏教学,层层深入,提升了学生比较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古诗词的深度学习。相对于与单篇教学,两首或多首诗词的对比鉴赏教学能放大各诗词的特征,能把诗词中一些隐含的信息突显出来,达到学生易于理解,教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提升课堂效率目的。

[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专项课题“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古典诗词对比鉴赏教学研究”(课题编号:NSKY2019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赤峰市松山四中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汪常春.李煜《虞美人》与李清照《声声慢》的异同及成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0).

[3]董武.异代同杼,异曲同工——李煜、李清照词中之“愁”比较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责任编辑  陈  洋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