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有效保证中学体育课练习密度

2022-04-06潘灿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潘灿梅

【摘要】练习密度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质量,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教育内容进行深度反思的重要手段之一。练习密度的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熟练水平。本文简要讨论了体育课练习密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对影响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学体育;练习密度;有效保障;教学质量;运动负荷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一般指的是学生在体育课中进行练习的时间总和与体育课课时的总和之间的比值。目前,评价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学生在体育课时的练习密度,它关系着学生身体的健康体质和对体育运动掌握的情况。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能负荷,在体能能够负荷的基础上保证应有的练习密度,使学生体质得到锻炼。

一、体育课练习密度的现状

现阶段,虽然从小学开始便有体育课,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學校和教师往往会更加重视对文化课的教学,而忽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很多的学校体育课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体育课除了简单的跑步和准备热身运动外就开始自由活动。教师对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并没有合理地规划和重视,使得练习密度根本就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需要。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体育课教学任务难以实现,同时也没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体育课练习密度的重要性

现阶段,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已经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等所关注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的练习密度,其科学合理的安排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体质。通过对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安排,对课时的练习密度进行适当的加大,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对运动欲望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影响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因素

1.场地器械利用不合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场地器械的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学生课时练习密度的高低。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出现集合过频、组别过大的问题。当个别学生使用器械的动作不够规范或错误的时候,教师往往会集中全部的学生对这些不具普遍性的不规范动作进行指正。另外,由于器械相对较少,学生分组过多,使得在轮流使用器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的时间都消耗在等候练习的过程中,从而影响了体育课时的练习密度。

2.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事先没有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和体能负荷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是机械地照搬体育教材上的内容,从而造成学生无法适应课时的练习密度,要么出现练习强度过大,要么是练习强度过小。这种不科学的练习密度,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3.教学形式单一,重视度不足

现阶段不少的体育课时教学具有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索然无味,体育教师对课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等问题。这使得体育课给人的印象就是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进行简单的跑步及课间操等,这种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的体育课不仅阻碍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而且对体育课堂的练习密度造成了负面影响。

4.体育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随着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退休,年轻的教师进入了体育教学的行列。由于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对体育课堂的教学节奏和场面控制能力严重匮乏。与此同时,个别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的责任心,对体育课堂教学和练习密度的安排草草了事,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5.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

过去,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把重心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使得学生普遍被课堂作业、试卷等所包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习压力。因此,很多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的设置就是一种对学习时间的浪费,严重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也就无从谈起。

四、如何保障体育课练习密度

1.重视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教师要提高对课时练习密度的重视程度,要在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对练习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既不能使其超出学生的体能负荷范围,也不能出现过低设置导致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能锻炼需求。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需要,对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调整,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时的锻炼既取得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实现体育教学对练习密度的要求。

2.教学内容要合理,练习密度要科学

体育教师在对课时的练习密度设置之前,要对学生的平均体能素质做好调研工作,以相关数据资料作为科学合理设置练习密度的依据,避免因练习密度过大而造成对学生身体的伤害。教师在体育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时场地器械、学生队列等的调整要做充分的考虑,避免过多地进行调动,导致出现课时教学节奏的混乱无序。这样既避免教学时间的浪费,还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能素质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应做好课时相关体能数据的调查和整理,根据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对练习密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学生的运动量需求。

3.提高准备活动的组织和编排

体育教师要在课时运动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以避免剧烈的运动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教师提前做好课前准备活动的编排工作,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多套准备动作的定期更替,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避免其产生厌倦情绪,以保证课时练习密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4.发挥学生组长的作用

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经常需要组织学生做分组练习活动,这时体育教师往往会分身乏术。为了有效保证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要发挥学生组长的带头作用,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这样,教师就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进行观察,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体育教师除了安排学生组长协助进行常规教学工作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充当学生分组练习的“小老师”,做好分组练习中的保护和辅助工作。这样的组织安排,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和锻炼机会,有效提高了体育课时的练习密度。

5.注重运动安全措施的保障性

由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体育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课时练习密度目标的实现。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教师要对场地中的练习器械做好检查和维护,做好提前排除器械故障的工作,并在其周边布置软垫,避免学生在练习中出现运动损伤。

6.激发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积极性

体育课时练习密度的实现离不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如果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就能够有效地确保课时的练习密度。当学生在课时练习中遇到问题时,体育教师要及时地做好示范的工作,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肯定和表扬,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课时的练习,保证体育课的练习密度。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平均体能素质的实际情况,对体育课时的练习密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这有利于学生坚毅性格的养成。与此同时,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视学生的身体承受力,使学生身体出现无法负荷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要对课时的练习密度的设置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保证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