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理论的小学英语对话情境教学设计

2022-04-06张如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整体情境教学小学英语

张如娜

【摘要】Let's talk板块是一个单元的核心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定准话题和核心句型,抓住语用功能,从建构理论下的情境设计出发,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教材中的话题和核心句型自然地迁移到真实的生活中,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建构理论;情境教学;整体

Let's talk板块是PEP教材中一个单元的核心学习内容,新版的PEP教材中的Let's talk板块旨在把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和词汇融入到一个有一定意义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对话的时候整体体验词汇和句型的语用环境,并作为范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并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自身对知识主动认知,探索实践及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的对话情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建构理论下的英语对话情境教学是提倡学习者在具体的情境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核心词汇和句型自主构建语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最早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儿童是在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具体问题的情境,通过展开会话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去扩展认知能力,从而让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笔者观察到大多数一线教师在进行Let's talk板块教学时,更多的是先教学单词,教学新的句型,然后再来感知对话,学习新对话,练习使用新对话。整个流程下来,教学挺顺畅的,但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也没有创设一个平台让学生去自主建構语句。而人教版PEP英语教材中的Let's talk板块的教学目的是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活用。它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让学生整体体验词汇和句型的语用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单元核心句型和表达法进行自主建构,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并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下面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Where did you go?Part A部分的对话为例,说明建构理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巧用Let's try听力板块,构建真实教学情境

修订后的人教版PEP英语教材中的Let's talk有听力板块Let's try,通过听力活动引出Let's talk板块的对话话题,感知将要学习的核心句型。并且铺垫了对话发生的情境,可以说是对话学习的一个热身。

(一)充分利用音频,创设语言情境

学生通过听Let's try的音频,完成三个句子的判断。从而也感知了What happened的用法。在此,创设了John不在学校的语言情境,给学生提供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学生在进行以上三个句子进行判断的时候,会用逻辑思维去思考:Where is John ? 就会不由自主地主动和同学交流,获得对方的见解,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深入解读音频内容

学生对音频进行整体理解的时候,就对关键词“hurt”产生了兴趣,于是教材中的图片就应邀而至,教学过程也无痕地从Let's try过渡到Let's talk。学生在音频的帮助下,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获取John的个人信息,而且还为Let's talk部分铺垫了核心的句型。

二、运用活动深入情境实现情境互动

本课的中心话题是Amy和John在讨论John在五一节假日期间玩过的地方和做过的事情。从对话内容可知,John在说他去过的地方:Mt. Tianshan Xinjiang and Turpan。还有在这些地方做过的事情:rode a horse and saw lots of grapes。因此,有些教师以为本课的中心话题就是单一的“去过哪里”(Where did you go ?)和“做过什么”(What did you do  ?)。但是,笔者认为本课的话题不仅是以上单一的“去过哪里”和“做过什么”,而是设计问题,构建真正的教学情境,如:

How was your holiday ?

Who did you go with ?

When did you go ?

Did you do anything else?

(一)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继Let's try之后,Amy上完课就去看John,了解到John 是因为fell off the bike才受的伤,以及还 rode a horse,并且区分了horse和mule的区别。这部分,笔者在PPT中做好选择题及链接,在学生在说到horse的时候,进而出示一些horse和mule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上感知它们的不同及渗入It looks like a mule.的句子的运用。

(二)运用任务情境,拓展语用能力

在感知了John的一些很基本的情况后深入去学习John去了哪里及什么时候去的,教师设置两个问题,一个是Did John go to Turpan? 一个是When did John go ?让学生再一次听录音来回答。其中,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Yes, he did.时,教师再加上一句话:He went to Turpan.。这时,教师引出Turpan的地图,让学生感知地理位置,又出示了Mt. Tianshan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风景。最后出现了一张中国的地图,让学生去找出Xinjiang的位置,进而进行新的对话建构:Did you go to …? Where did you go? When did you go?Who did you go with?学生在地图的帮助下,一下子打开记忆的匣子,纷纷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去过哪里,什么时候去的及和谁去。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主动建构新的对话,从而能够活用核心句子。

(三)深入教学情境,促进知识建构

在完成了热烈的七嘴八舌地讨论去了哪里和什么时候去的,接下来着重学干了什么。这一次,是让学生跟读,并在跟读的过程中找出所做的事情。有了上面两大块的铺垫,学生都能很快地找到答案。这个活动是从易到难,培养学生听懂、读懂英语内容之后的信息整理和归纳的能力,凸显了英语的语用功能。

可以看出,以上三个语境,都是在书本内的语境下的层层递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是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再创造和再加工,从而完成师生之间的合作性建构。

(四)运用角色扮演,开展故事情境

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笔者出示挑战朗读任务,按照不同的要求示出三个星级的任务。有了明确的标准,学生都愿意尝试,并且努力完成三星级的任务。为了达成自愿选择的挑战任务,学生自觉努力地对照要求进行练习,他们要朗读中努力做到语音语调入戏,并配上动作,入情入境。

(五)自由交流信息,真实体现语用功能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设计的第四个语境活动是:Talk about your holiday.这是一个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输出活动,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谈论假期的主要句型,联系生活实际来自由谈论。让学生在完成语言交流的活动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Let's talk的教学要将重点放在talk上,定准话题和核心句型,抓住语用功能,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创建情境,让学生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输出。笔者主要从设计问题、运用内容、深入教学、角色扮演和交流运用这五个方面来设计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在本节课学到的核心句子活用起来,重新建构,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但是笔者也发现,接受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核心句子的识记度不熟悉的情况下,在进行口语表达时不够自信。因此,对于情境方面设计的层次方面是笔者后期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温长雨晴.浅析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21(6).

[2]康霞.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的任务型商务英语谈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3).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出版社,2008.

[4]刘兆义.中学英语整体教学的探讨[J].成才,1992(2).

[5]金菲飞.例谈PEP教材Let's talk板块的教学策略[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6(2).

[6]李潺潺.整体教学设计视域下小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0).

[7]張玲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整体情境教学小学英语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