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视野下的武汉市吉庆街景观改造设计

2022-04-03国永祎朱超谋

文化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弹性街道距离

国永祎 朱超谋

公众健康是城市建设最基本的目标。近年来,全球化和城市化不断演进带来的人口聚集、高频的社会流动使城市累积了大量的自然和社会风险[ 1 ],城市公共健康面临脆弱性突出、风险不确定性增大等严峻挑战。2020年爆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公众带来强烈的心理恐慌,也给小商品市场和人们的出行消费带来很大影响。街道作为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健康灾害的最直接承担者,也是治理公共健康危害的直接参与者和重要力量。不同类型的街道发展程度存在差异,面临的健康灾害较为复杂,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面对。研究健康视野下的街道景观设计,提高基层抵御公共健康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治理公共健康的着手点与关键环节[ 2 ]。

吉庆街概括

吉庆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便捷的大智路和“天下第一步行街”的江汉路之间,其地理位置优越、文化气息浓厚、客源丰富、交通便利,附近分布着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医院及社区。吉庆街内部的业态以餐饮为主,分布较为集中,以餐饮为中心向外分布着药店、五金杂货铺、小商超等,是条充满历史文化、民俗气息的街区。街边摊、工艺品、美味小吃都是历史的遗留,这些成为吉庆街的重要组成元素,吉庆街是一张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

在吉庆街活动的人群以附近居民为主,市内、省内、省外、国外游客依次递减。近期周边有工程建设,因此在中晚餐时间,来此吃饭聚集的工人较多,平时白天较安静,一到晚上便热闹起来,夜宵、排挡、烧烤、KTV等场所,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来这里聚会。

因此,吉庆街在改造设计中既需要保留传统元素,又要让街道更加健康,让吉庆街在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时,依然有商户经营,街道上依然有活动的人。

吉庆街现状问题分析

从健康的角度对吉庆街进行调研,发现其存在空间资源闲置、安全距离缺少及活动方式制约等问题。空间资源闲置体现为空间使用率低、街道空间闲置、设施缺少吸引力、车辆占道。安全距离缺少体现在人车共道、安全系数低、商铺占道严重、高峰期人流拥堵、街道路面分区混乱、生活卫生质量低。活动方式制约体现在缺少生产空间、街道使用混乱、缺少有序的开放集市、市场经营无序。摊位占用人行道导致人流通行速度慢、人群密度高;餐饮店占用店前空间导致道路变窄、车速流通慢、交通严重拥堵,并且使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让街道受到卫生安全的困扰,存在着很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吉庆街景观改造设计策略

为了让吉庆街有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也为了让吉庆街的设计迎合健康城市的规划,从健康街道的角度对吉庆街进行景观改造,“以三带促健康”,“三带”分别是灰色空间重塑弹性休闲活力带、沿街游憩安全距离餐饮带、经营区半市场化经济带。

弹性休闲活力带

人们在吉庆街进行观赏、集会、娱乐、步行等休闲活动,不断增长的需求与街道固有面积之间产生了矛盾。在活动场地无法增大的情况下,通过对街道进行分时段的弹性设计、开发设施的可变性来提供弹性休閑活力带。例如新增的“流光”景观设施,可以向下喷水雾营造小气候,带来夏日的凉爽,供人们玩耍,也可以直接作为景观灯带观赏;又例如新增的“盒体”街道设施,在平时它可以组装成为桌椅或是儿童玩耍的大积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它可堆砌成“柜”作为药箱使用,在同一块场地内通过对盒体的变形,满足多样的需求。

安全距离餐饮带

在公共空间中,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直接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这三种方式扩散。人们咳嗽、打喷嚏的距离是1—8米,病人或携带者的咳嗽飞溅出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接触后被人吸入导致感染,因此规定在街道内的社交区要保持1—2米的安全距离,通过地面铺装或地面涂鸦等方式限定人们的社交距离。病毒在空气中的含量为100万/立方米,混合在空气中的飞沫经过风吹,吸入后会导致感染,因此,在街道的驻足停留区域或户外餐饮区设置单人使用空间的景观构筑物,确保安全距离[ 3 ],同时在街道中设立便捷的消毒设施,减少人们接触到病毒后再触摸口、鼻、眼等导致感染的现象。

半市场化经济带

通过划分摊点区域、加强市场管理来满足商贩与顾客的需求。例如在店前空间就餐的区域新增“之字型”餐桌,带来了就餐落座的灵活性,也保证了就餐者的距离;在摆摊区新增样式种类多样的移动商贩贩卖亭,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和选择,也确保了摆摊区的卫生和责任落实;在沿街空间新增半市场化商场,给予人们购物的快感提升购物安全;或使用障碍物和标识,最大限度地简化商贩与顾客之间的互动。

吉庆街节点改造

后街菜市场的半市场化街道改造设计

后街菜市场是由一楼超市外部的骑楼空间组成,其实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街边摊菜市场。它的风貌难以与吉庆街相融合,现有的排污系统也无法满足菜市场的污水排放,并且铺装难以清洁。此外,后街菜市场旁的人行道时常被车辆停放所占用,造成街道拥堵、行人无法正常通行的局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对菜市场路段的建筑结构分析后发现,可对骑楼空间进行统一规划,有效利用门拱建立商铺,每个门拱为一个商铺单元,再为商铺搭建统一配套的商品架,同时对建筑外墙进行修改,以达到与吉庆街主体相搭配的统一的风格。在拥堵问题上,将道路交还于行人,设计将道路模糊化,划出一部分车行道、人行道并用。在人行街道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铺装设计和绿植栽种,分为贩卖区,休憩区和畅行区。在休憩区和畅行区,通过铺装来引导行人注意与他人的安全距离,并增设创意休憩设施,这些设施既可以划分街道空间,又能为行人提供休憩的空间。

街道中的摆摊空间弹性设计

在一段时间,武汉街头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外出摆摊,帮助经济复苏,但摆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老武汉人记忆里的吉庆街就有着各式各样的摊位,但随着城市发展,有些摊位逐渐消失,剩下的摊位也因管理疏忽导致卫生脏乱差、街道拥挤等问题。

摆摊不是全天候的,因此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让摆摊空间结合弹性设计而存在,既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又满足时段性的摆摊营生、消费需求。第一,每一个摊主需要在街道进行登记报备,街道根据摊位的类型分配合適的位置,确保每个摊位的打扫清洁工作、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到人。第二,摆摊空间的选址,或在步行道上,或在车辆少的分时段使用的机动车道边,增设护栏或绿地绿植来保障摊贩与消费者的安全。

在摆摊空间的设计上,可通过铺装色彩或画线的方式为摊贩划分出指定的出摊区域,在画线时要注意在每个摊位之间预留适当的安全距离,并且在出摊区域前,用不同色块的等距排列来引导客人,注意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购物的目的。摆摊的铺装材料应采用抗污能力强、便于清洁的材质,以便于责任人在摆摊结束后进行打扫和恢复街道原貌。在管理上,通过画线与色块铺装区分出的出摊区域便于城市街道管理,同时各项清洁卫生要求由管理员统一监督管理,对不合格者予以处罚。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在减轻管理难度的同时,达到安全购物的街道环境,打造出健康多样的地摊经济街。

区别于以往的在地面上放张垫子摆上物品吆喝的地摊,摆摊空间还提供“摆摊设施”,或是贩卖平台,或是可移动式贩卖亭,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更加灵活地移动和处理,贩卖亭和贩卖平台则可以供医务人员临时使用。

店前餐饮空间弹性设计

在吉庆街中以餐饮为主的商户向街道扩张,占用店前的街道空间摆设桌椅,以达到增长营收目的,在长此以往的临时占用,疏于管理的同时,临时行为也就转变为长期行为。由于私自占用的大多是人行道,为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街道空间也因此变得狭窄,给行人带来不好的体验。另一方面商户没有意识去维护所占区域的卫生安全,导致所占用区域地面脏乱。

首先对步行空间进行整理,清除路牙到建筑侧面之间的临时性棚子和桌椅。然后将步行空间分为通行区和弹性区,在弹性区中增加景观构筑物、“折之型”景观桌椅,人们可以在此游憩。在弹性区的铺装需要使用易于清洁的材质,并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凸显不同功能以及最佳的安全距离。通过街道中有颜色的地面,引导人们清楚地知道与他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从传播途径来遏制病毒细菌的传播。户外桌椅的清洁通过承包制来进行管理,商户负责店前户外就餐区域的清洁,垃圾桶的摆放、厨余垃圾的处理都要纳入商户的管理范围之内。街道可时常监管抽查,对不合格的商户进行适当处罚,给行人带来最好的游街体验,给就餐人提供安全、卫生且舒适的户外就餐环境。

健康街道是健康城市背景下街道发展的新模式,是提升公共健康水平、形成健康生活的街道设计方法。结合街道实际情况,从弹性休闲活力、安全距离餐饮及半市场化经济带三个方向进行把握,设计出既保证生产生活,又保障健康的街道。

参考文献

[1]刘佳燕,沈毓颖.面向风险治理的社区韧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2):83-91.

[2]姜晓杉,张春阳,吴子超.公共健康视角下广州社区韧性特征分析[J].住区,2021(01):37-44.

[3]余洋,蒋雨芊,李磊.城市公共空间的健康途径:健康街道的内涵、要素与框架[J].中国园林,2021,37(03):2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2013234002),项目名称:疫情思考中的武汉市健康街道营造——以吉庆街为例。

猜你喜欢

弹性街道距离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距离美
距离
风居住的街道
床到马桶的距离
弹性势能纵横谈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