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22-04-03郑伯旭

文化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馆员校园文化师生

郑伯旭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会对师生的思想理念及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所以,高校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储存与传播知识、激励凝聚师生等重要功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高校需要加强图书馆管理,并以此为切入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诠释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校园文化是在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及学校的教育中所涉及的文化,其传播主要是指对学生传播艺术知识,通过举行艺术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等,目的是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与建设中形成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由外显文化和隐性文化共同构成。换言之,校园文化既包括显而易见的物质文化,也涵盖了无法量化的非物质文化。整体来讲,校园文化并非只涉及学校的意识、习惯及情感领域,而是涵盖了学校在发展及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校风学风以及思维模式等,以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校园文化的主要构成

1.校园物质文化

简单来讲,校园物质文化指的是外显性较强的文化,比如学校的基础设施、绿化设计、校内建筑规划等。根据学校的外观基本上能够对学校的软硬件实力、教学理念等作出初步判断。学校在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硬件实力,积极完善硬件设施,从而打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2.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的职能范围等。它是基于学校章程形成的规范办学的系列要求,可能更多体现了学校管理者想要规范员工行为、维护学校秩序的一种美好愿望。校园制度文化虽然是一项隐性文化,但是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在学校的发展中自发形成的且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等。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建设之魂,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特色与精神面貌,在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精神文化既融合于校风学风之中,也凝聚于人文精神中,对师生的价值理念、行为意识等产生了较为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科研教学工作稳步开展的重要基地。无论是在具体教学方面,还是在科研探索方面,高校图书馆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概括来讲,其作用集中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在高校中,很多图书馆都坐落于校园中心区域,建筑造型宏伟壮阔,气势盛大,成为提升校园景观品质的重要手段。从校园物质文化的角度来看,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室内布局与陈设典雅安静,各种各样的书籍规范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走廊过道的墙上整齐地挂着名人字画,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书香之气。图书馆干净整齐,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电子阅览室、普通阅览室,莘莘学子共聚阅览室,手捧一書,沉浸于中无法自拔,静谧的学习环境以及浓厚的学习氛围既能够令学生沉下心,认真学习,也能够促其在良好的氛围中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实现心灵、思想的净化,这对于学生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课堂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推进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课堂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学生探索知识、汲取营养的需求。而藏书浩瀚如烟的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既能为学生提供大量专业书籍,也能促进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逐步朝数字化、现代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既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纸质书籍资料,也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网络资源,促进学生通过强大的检索系统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书籍和学习材料,为学生丰富个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视野提供强大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可结合个人所学专业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查阅并学习文献资料,使个人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术,为后期学术深造和工作实践夯实基础。

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和深度融合的今天,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甚至形成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并促其塑造健全人格是高校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构成之一,大学图书馆在优化学校学术环境、营造学习氛围、陶冶学生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知识、汲取精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场所。幽静的环境、深厚的内涵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哲学、文学等通俗类读物中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社会历史、朝代变迁,深刻地感受到名人领袖的顽强意志、坚毅品格及独特魅力,继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同时也能在浩瀚如烟的书籍中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燃起爱国主义的熊熊烈火,提升学生的自主判断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书籍的滋养下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逐步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理念,塑造健全人格,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栋梁人才,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的主要措施

加强馆舍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图书馆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师生的阅读态度和阅读能动性。宽敞明亮、干净整齐的阅读环境往往能够带给师生良好的体验,促使师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师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阅览室中人性化的设计能够带给师生更多的温暖,如配置沙发、安装空调、栽种绿植等能够营造出温馨轻松的环境,增强师生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从而激发师生前往阅览室学习探索的热情。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中定期组织诗词展览等主题鲜明、教育意义深刻的文化活动,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文化思想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学校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优化图书馆环境,注重挖掘并适度满足师生的阅览需求,增强自身的灵活性,积极为提升师生的阅览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引入专门的图书借阅系统或自助借阅系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机器系统的方式完成书籍的借阅及归还操作,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与规则意识,这也有助于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谓一举两得。加强馆设环境的建设既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借阅体验,也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促进图书馆的育人价值得到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从而在高校内营造起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

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夯实校园文化物质保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促进图书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的重要前提。馆藏资源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校園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大量的书籍既能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稳步开展,也能较好地满足师生汲取知识精华的需求,所以,高校需要大力推进文献资源建设,通过丰富卓越的文献资源夯实校园文化物质保障。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学校的专业开设情况、办学特色以及学科规划合理藏书,定时补充新的文献资源,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其次,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改革方针,强调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正确的价值理念,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对馆藏资源的严格把关,尽量引入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书籍,引导学生在阅览书籍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拓宽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需求

高校图书馆需要深刻认识到丰富馆藏资源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校内师生便捷高效地获取到所需的文献资料。高校图书馆在运行和建设过程中,不应只将其服务职能局限在为校内师生提供文献资料服务上,也需要通过开展书法展览、名人讲座等多种方式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师生深刻认识加强阅读、积极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习热情和能动性,逐步树立起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同时,图书馆需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化集成服务水平,使不同地方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以便于校内师生查找和使用;为校内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促进图书馆的潜力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大力支持。

加强馆员系统培训,提高校园文化服务水平

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并强化馆员队伍建设,增强内部馆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促进馆员更新工作理念、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从而使图书馆管理工作稳健有序地推进。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加强人才建设,以促进校园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第一,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大对新人的引入力度,面向社会、高校等扩大招聘力度,提高招聘门槛,加强对应聘者的严格把关,引进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杜绝任何形式的“关系应聘者”,从源头上保证人才质量,为后续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稳步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内部馆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促进馆员掌握更先进、更成熟的工作技能,提高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要引导馆员礼貌亲和地对待师生,利用娴熟的技能为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以促进师生获得良好的图书阅览及借阅体验。

第三,制定并实施严谨合理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及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一套成熟合理且具有较高可行性的考核机制,选取合适的指标,对馆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成效等进行客观合理的考评,并将其考评结果与馆员的薪资待遇、晋升等紧密联系起来,以此调动起馆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其服务意识,着力推进建设校园文化的进程。

综上,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高校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高校要加强图书馆管理与建设,通过改善馆舍环境、丰富文献资源、拓宽图书馆服务功能以及加强馆员系统培训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与优势,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促进学生在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增强荣辱观意识,提高自主判断能力,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逐步完善和优化个人品格,从而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及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志华.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化产业,2021(29):138-141.

[2]高翊,李莉琼.高校图书馆在利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20(01):54-56.

[3]于靓,郑辉.对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分析探究——以某高校图书馆周边环境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20(09):229.

[4]陈捷.浅析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J].读天下:综合,2020,(17):275-276.

[5]郝蕊霞.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文化产业,2021(12):108-109.

[6]李小红.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的地方普通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01):88-91.

猜你喜欢

馆员校园文化师生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