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实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分析

2022-04-03王琎

文化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徽州纪实方言

王琎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民间技艺有很多,也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古琴以及昆曲等,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现阶段,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其中纪实影像是传承效果比较好的方式之一,通过纪实影像可以将民间技藝真实完好地保存下来,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可以使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得到保留和传承。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记载着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超民间技艺,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们通过活态形式保留并传承至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有表演艺术类、节日仪式类、工艺技术类等[ 2 ]。

近年来,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得不到有效传承,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我国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无人,正面临消失的困境。

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影像资料进行保存的,但是影像录制的真实内容比较少,大多以宣传和介绍为主,造成录制影像资料与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偏差较大,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真实保留下来。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保护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他们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很好地被记录,例如某些地区的方言故事,由于记录人员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通常使用汉语进行直接转译,没有使用方言进行记录,也没有进行国际标准化的注音。这样保存下来的资料并不符合国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也就达不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来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影像录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并不断提高记录保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纪实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多采用纪实影像,并且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纪实影像由原来的胶片记录方式转变为数字化记录方式[ 3 ]。纪实影像通过使用摄像设备来记录高超的民间技艺以及历史文化传统,能够体现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既能反映现实生活,又能将其作为历史资料进行保存。

纪实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具有保存时间长的优势。通过相关摄影设备能够很好地将图像和声音进行储存并保留下来。由于储存时间比较长,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能够为以后的文化研究提供珍贵资料。二是具有成本较低、方便快捷的优势。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实影像可以利用相应摄影设备来记录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像形式进行保存,这比全面数字化的图书工程更加高效、便捷。全面数字化图书工程在编制过程中,有些古文字在电脑字库里找不到,会严重影响图书编制效率。通过扫描复制,也会有许多字不能识别的问题,致使数字化图书工程很难开展。通过纪实影像来记录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拍摄成本比较低,拍摄过程也比较方便、快速,能够更好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具有客观再现性。纪实影像不仅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具有客观再现的优势,它能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染下,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够将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展现出来。例如,纪录片《故宫》将纪实影像与语言介绍相结合,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重现历史场景,将故宫的历史影响和价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通过纪实影像的客观再现能够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进而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纪实影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作用

纪实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纪实影像能够真实完整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能够保护好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民间高超技艺得到有效传承。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有利于民族文化和风俗传统研究的展开,所以必须保证纪实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合理有效应用。

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纪实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一方面,纪实影像记录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记录时不添加任何主观意识,并且能够保证记录过程的客观性,这样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从而才能真正体现其历史价值,进而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纪实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信息存储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使纪实影像记录时间不受限制,完整地将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保存下来。纪实影像信息存储能力的提升,更加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徽州方言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能够体现徽州人民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及历史文化等,具有非常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徽州地区方言种类比较多,这是因为徽州村落非常多,但大都被群山阻隔,这就造成一个村落可能只有一种方言,如果两个村落距离较远,同为徽州人也可能听不明白对方所讲方言的含义[ 4 ]。徽州方言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徽州地区的语言文化得以流传下来,徽州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能够为研究徽州文化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源。然而,随着全国普通话的不断普及,使会说徽州方言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徽州方言缺少自己文字形式和读法音标,使徽州方言面临着消失的困境。通过采用纪实影像来记录徽州方言,能够以纪录片的形式对徽州方言进行留存和保护,采用纪实影像可同时记录声音和图像,弥补徽州方言缺少自己文字和读法音标的不足,从而保证徽州方言能够真实、完整地保存下来,进而能够使徽州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能够有效保护濒危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等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开展,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内容也比较多,这就对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档案学以及语言学等专业的综合人才。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同时具备这些专业知识的人才比较紧缺,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很难开展。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采用纪实影像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并保留下来,有了人才和资金的保障之后,再分批次分类进行整理和研究工作,能够更加稳妥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5 ]。另外,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且又无法传承的局面,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例如一些口传艺术、音乐舞蹈等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情况下,急需通过纪实影像来对这些濒危的民间艺术进行保存和传承。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历史悠久,至今有极少数人会使用民族语言来演唱长诗。如果通过纪实影像将这些长诗记录保存下来,能够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史诗一般极具民族特色,会记录民族的诞生、发展以及发生重大事件,对于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例如彝族史诗《查姆》、哈尼族长诗《哈尼哈巴》等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深入研究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6 ]。

能够保证民间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包括我国民间高超手工技艺,这些手工技艺凝聚古人智慧,体现匠人们高超的手工技能,使我国历史文化和手工技艺得以传承。近年来,珍贵的民间手工技艺正在逐渐消失,手工技艺急需新的继承人,需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取纪实影像来对濒临消失的民间手工技艺进行记录,能够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真实记录手工技艺内容,将其保存以便后续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学习。例如在我国江南地区的手工造船术,手工技艺一般是由家族传承,并且手工造船技术工艺比较复杂,掌握此项手工技艺的传人越来越少。可以通过纪实影像来录制完整手工造船术,以便能够长久进行保留和传承[ 7 ]。杭绣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杭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分为宫廷绣和民间绣,以盎金绣、包金绣、银线绣及彩丝绣等著称于世。现阶段杭绣传承人比较少,由于杭绣针法种类比较多,为了保证杭绣针法的传承,可以采用纪实影像的方式将各种刺绣针法进行录制保存,从而为后续杭绣传承提供保证,进而有利于杭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能够有效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不仅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加大力度不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播,例如可以在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等场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通过采取纪实影像,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录制下来,并制作成宣传片等,在博物馆等场所进行播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传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等场所引入VR视觉模拟技术,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能够吸引人们进行体验,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由于网络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纪实影像的拍摄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来进行,能够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拍摄中,并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吸引更多人去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达到有效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不仅有许多高超的民间手工技艺,还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纪实影像进行记录拍摄,可以真实、完整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能够将它们很好地保留下来,以供相关学者和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例如,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独具一格的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再如,贵州侗族的“嘎老”是一种“众低独高”的民族音乐。这些民族艺术文化均可以通过纪实影像方式,将其录制并保留下来,可以为研究我国历史民族文化提供珍贵的影像资料,研究价值极高[ 8 ]。因此,我们应该对纪实影像这一记录方式予以一定的关注,积极寻求合适的创作者,讓非物质文化遗产“动”起来、“活”起来。

综上所述,我国拥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纪实影像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纪实影像能够真实且完整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够有效保护濒危民间艺术,同时也可以保证民间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还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播,也能够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钰熙,丛红艳.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处境分析与对策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3(13):22+24.

[2]张萌.论“非遗”保护中影像记录的作用与思考研究[J].卷宗,2019,009(012):102.

[3]杨珏.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34):1.

[4]范晓颖.影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6):64-67.

[5]乔艳.浅谈影像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J].度假旅游,2019(01):111.

[6]向清菁,骆玮,焦镛兮.图像化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9):2-3.

[7]钟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原则与对策研究[J].传媒论坛,2020,3(16):142+144.

[8]汤佳佳.浅析数字影像对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以佛山茶基十番为例[J].艺术大观,2019(30):139.

猜你喜欢

徽州纪实方言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郑州擂台赛纪实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