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盆底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2-23赵敏娟

吉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肌力

赵敏娟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西 南昌 330006)

阴道分娩是临床常用分娩方式之一,但在分娩过程中阴道过度扩张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压迫,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风险,加重产妇生理和心理痛苦,不利于产后恢复,严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1-2]。因此,产后采取积极合理有效的盆底功能康复以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显得尤为重要。阶段性盆底护理通过全面评估产妇身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盆底康复护理方案,从心理疏导、生活干预、盆底康复治疗和盆底肌力训练等方面为产妇提供多样化护理干预,旨在促进产妇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阶段性盆底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阴道分娩的86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纳入标准:单胎足月妊娠;均行阴道分娩;产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既往盆腔手术史。观察组初产妇26例,经产妇17例;年龄22~38岁,平均(30.56±2.12)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6±0.54)周。对照组初产妇25例,经产妇18例;年龄22~39岁,平均(30.59±2.1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59±0.56)周。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向产妇讲解阴道分娩过程、注意事项以及产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嘱其做好心理建设;给予产妇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阶段性盆底护理:①健康知识干预:每周开展1次健康知识讲座,鼓励产妇和家属积极参加,采用PPT、图片等方式,介绍产后盆底肌力受损原因、注意事项等,耐心解答产妇疑问;②心理疏导:定期开展产后交流会,列举产后恢复良好的真实病例,并邀请恢复良好的产妇现身说法,分享自己分娩经历和产后康复经验,给予其他产妇个性化建议和帮助;③生活干预:嘱家属积极参与产妇产后康复护理,监督产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尿、排便,避免熬夜,保证休息充足,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④盆底肌力训练:训练前向产妇讲解盆底肌结构、功能、盆底功能损害原因、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产妇采取仰卧位,保持下肢弯曲,收缩肛门3~5 s后缓慢放松,5~10 s后重复上述动作,感受肌肉紧张、收缩状态,反复训练直至产妇完全掌握,最终训练目标为收缩肛门时间>10 s,10~15min/次,1~2次/d;⑤盆底康复治疗: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52211144,MyoTrac-Pro)行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嘱产妇排空膀胱,采取平卧位,双腿弯曲,清洁髂前上棘周围皮肤,贴上电极片,将肌电头放入产妇阴道内5~7 cm,对盆底肌肉和神经采取不同强度电流刺激,第1~2周设置频率为8~33 Hz,脉宽为320~740 μs,第3~4周设置频率为20~80 Hz,脉宽为20~320 μs,依据产妇耐受情况及时调整刺激强度,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身体情况,询问产妇真实感受,出现剧烈疼痛等异常立即停止,20 min/次,1次/d。两组均连续干预4周。

1.3观察指标: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评价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

1.3.1采用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检测法分级:肌力等级越高则肌肉收缩力越好。肌力分级:1级:Ⅰ类肌纤维作用可持续1 s,Ⅱ类肌纤维作用可连续1次;2级:Ⅰ类肌纤维作用可持续2 s,Ⅱ类肌纤维作用可连续2次;3级:Ⅰ类肌纤维作用可持续3 s,Ⅱ类肌纤维作用可连续3次;4级:I类肌纤维作用可持续4s,Ⅱ类肌纤维作用可连续4次;5级:Ⅰ类肌纤维作用可持续5s,Ⅱ类肌纤维作用可连续5次。

1.3.2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Brief Version,WHOQOL-BREF)评价,包括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4个维度,共26个项目,采用1~5分评分法,总分13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2 结果

2.1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n(%),n=43]

2.2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n=43)

3 讨论

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群收缩张力明显降低,产后易发生盆腔疼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对产妇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产后康复[4-5]。如何加强产妇盆底康复管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常规护理以盆底康复训练为主,训练方式单调、乏味,多数产妇难以长期坚持,训练效果不佳[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干预后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阶段性盆底护理能够改善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力,促进产妇生活质量提高。余平平研究[7]结果表明,阶段性盆底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中,能够有效强化产妇盆底肌力,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阶段性盆底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系统性,产后给予产妇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帮助产妇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能够充分激发产妇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盆底功能康复护理,有助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8-9]。针对性心理疏导的开展,能够减轻产妇心理压力,促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盆底康复护理,有助于产妇身心健康。盆底功能训练通过肛门、会阴收缩训练等方式,改善盆底肌肉群筋膜张力,加快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加盆底肌肉群数量,改善产妇盆底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促使产妇早日恢复[10]。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较盆底功能训练更加科学、规范,通过放置在阴道和腹壁内的电极对产妇施加不同强度的电流,能够使产妇学会正确放松、收缩盆底肌肉,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力,降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减轻产妇痛苦。

综上所述,阶段性盆底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产妇盆底肌力,改善生活质量,促使产妇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